正文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围坐话当年

作品:《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老了!

    时隔两个多月,再次见到赵崇刚,杜红英就有这种感觉了。

    一看就觉得不对劲儿,结果是小章说漏了嘴:老赵同志上个月因为感冒在县人民医院住了几天院。

    这对他来说简直一点儿也不正常,他觉得自己是钢铁打的,任何时候都压不垮,没想到现在上了年纪连一个感冒都能将他打垮了。

    不服输的老赵同志这次是真的服软了。

    在疗养院的日子,他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去烈士陵园看妻子,去和她聊天。

    但是感冒后,爬山都有点喘了。

    小章劝说了几次,最近他把去烈士陵园的时间改成了三天一次了。

    “爸,您住院怎么不给我们说呢?”

    杜红英也是服气了,天下老人是不是都这德性啊。

    生病住院都不告诉儿女。

    “就是一个小感冒,也没什么大毛病,告诉你们干啥?搞得大家都心惶惶的?”

    这是老赵同志的个性。

    他这一辈子独来独往的,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得很,没什么大毛病,所以不想麻烦儿子媳妇。

    “那您也应该给我们说一声啊,您现在没事儿吧?”

    老赵同志好像天生是搞地下工作的人,这么大的事儿都瞒着,杜家人也没听说。

    “还好,没事儿。”

    “有事儿。”小章可不想再跟着老首长说谎了,哪怕才首长瞪着他呢,他也要说出来,要不然就是自己的失职了:“老首长从出院后饭量就一直不太好,还吃不了肉,说看着就焖。”

    难怪呢,身体明显比上次见面时差了不少。

    人是铁饭是钢,吃了两碗硬邦邦,这话半点都不假,生过一场病后胃口就败了,身体也就越来越差了。

    有时候心里也很感慨,自己是要服输,毕竟明年就满八十的人了。

    “回头让红兵给你开两副中药调理。”陈冬梅对这个事儿很有经验:“上次我住了院回来也是吃不下,打不起油荤,红兵开了两副中药吃了就好了。”

    “那感情好。”

    老赵同志也是恍然大悟:对啊,他怎么忘记了县中医院名声响当当的杜医生可以用中药调理呢?

    杜红英看着老赵同志明显变瘦的脸心里想的是:要找姑姑和赵月岚商量商量了,得把老爷子哄回京城去了。

    在这地儿,虽然有小章照顾,到底还是远离亲人有些孤独了。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京城的医疗条件要比这儿更有保障。

    老赵同志不知道杜红英心里的小九九,倒是看着桌上水果篮子里放着的李子有点感兴趣。

    “这个李子看起来就有食欲。”赵崇刚拿了一个放进嘴里咬了一下:“嗯,味道不错,酸甜酸甜的。”

    老赵同志吃的不仅仅是李子,还有过往的回忆。

    那年部队经过一个村子时,走在前面的小子们就盯着路边树上的李子看,差点掉进了田里面。

    当然,他们也只是看看,是不会伸手去摘一个的。

    卫生队有一个女同志怀了几个月的身孕,看着李子想得很,最后是整个卫生队的掏空了家底凑了些钱找老乡买两斤李子,结果老乡坚持不收钱。

    一个想吃要给钱,一个给钱就不卖,只送给她吃,最后僵持不下,女同志只好咽着口水离开了村子,硬是没有吃一个李子。

    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贯彻落空得相当到位。

    那位女同志牺牲在了解放战争的战场上,那一年,她的孩子只有三岁。

    想起这些,赵崇刚觉得嘴里的李子变得酸涩了。

    “这个李子好吃。”

    小章到底是年轻人,牙口好,一口一个的炫,看得陈冬梅都流清口水。

    “小章喜欢吃,等会儿又去摘嘛,你李婶子早上还在说呢,那两棵老李子树结得多,摘去卖也不值钱,让你们想吃就去摘,不然还是掉了坏了。”

    “在哪儿,真能摘吗?”

    小章听到这话眼睛放光,那啥,自己这不算拿老乡的针线吧?

    毕竟都退伍回家的了呀?

    “在槐树土,你找不到,等会儿吃了饭让红兵带你去摘。”

    “要得要得。”

    年轻的小章觉得可以不吃鸡鸭不吃粽子,就想把这个李子吃个够。

    脆脆的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还是年轻好。”邱琼先看小章炫这么多李子感觉自己的牙都酸了:“昨天我路过井边,遇上罗家媳妇在摘李子,给了我两个吃了牙齿酸了半天。”

    “可不,我也不敢多吃,吃两个顶天了。”同样羡慕的还有陈冬梅:“我们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些果子吃,树上结点果子摘了去卖钱买油盐。”

    “是啊,牙口好的时候没得来吃,有吃的时候牙口不行了。”

    叶雨也很羡慕。

    看得出来,三个老太太都有同感。

    杜红英……我就要趁年轻,能吃的可劲的吃;想走哪儿去就去哪儿。

    可不能像这三个老太太一样六七十岁围坐一个圈话说当年,满满的遗憾。

    午饭是杜红兵下厨做的,杜红英只是打打下手。

    饭菜上桌,杜红英觉得杜医生都可以改行当大厨了。

    “红兵做的菜味道越来越好了。”丈母娘叶雨率先夸赞:“烧的菜味道好,又烧得软软糯糯的,适合我们老年人吃。”

    “就是呢,红兵这段时间做的菜都清淡,都是为了将就我。”陈冬梅道:“小静以前还要吃辣的,现在也跟着我吃清淡了。”

    “小静说她吃不得辣的了,吃了辣的肠胃受不了。”叶雨感慨道:“我年轻时也爱吃辣,到了小静这个年纪就不行了,看来她和我都是一个样……”

    老人们吃的菜清淡,杜红兵还是做了两个辣的菜。

    一个是水煮牛肉,一个是尖椒回锅肉,相当符合小章的胃口。

    吃过饭,小章主动帮着杜红兵一起收洗。

    “小章这个娃娃也勤快,哪个姑娘嫁给他也有福气。”

    自打知道小章快三十岁了还是单身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村里哪个姑娘与他合适。

    “娘,您又要做媒了哇?”

    杜红英觉得老太太有两个兴趣爱好,一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另一个就爱拉红线,简直看不得哪一个单身。

    老首长也很关心小章的终身大事,甚至怀疑他是因为跟着自己这个老头子被耽搁了好事儿。

    “你们几位老人帮我们小章谈一个媳妇,我让小章给你们包一个大红包。”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