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3章 汉军打杭州

作品:《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53章汉军打杭州

    南路汉军在严州府分兵,还带走了严州府江口的所有船只。

    坚守严州府城的通判张灼、县丞李承端,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军南北分兵,扬长而去。

    别说他们两个只是文官,还是地方文官里的佐官,兵事那是九窍通了八窍。

    就算换成能知兵事的浙江提督李长庚在这里,面对这局面也得抓瞎不可。

    没有了船只,严州府城就是孤城,要想出去只能走山路,翻山越岭耗费大量时间才能走的出来。

    等他们人从严州府出来,估摸着汉军早就把桐庐、兰溪两县给拿汉军分兵南北并进的消息,很快就被浙江巡抚阮元知道。

    金华。

    “抚台大人,汉贼大军已经兵围兰溪县,兰溪县令派出信使紧急求援,这该如何是好啊”金华知府张若采满脸惊惶失色的跑过来汇报。

    阮元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他这不是泰山崩于前的处变不惊,而是纯粹已经惊诧到做不出任何表情。

    什么情况

    明明几天前严州府城还在给他送信,让他快些派兵过去救援,怎么这才几天的工夫,连兰溪县都被汉贼给围了

    因为严州府地处三江交汇,按照常规的军事逻辑,汉军要想南下兰溪县,肯定得先打下江口的严州城,如此才能确保大军的后勤粮道安全。

    而现在汉军兵围兰溪县,那是不是代表严州府城已经陷落

    越想阮元越觉得有可能,要不然严州府但凡还在,怎么会突然跟金华府这边断了联系,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信使过来。

    阮元这个不怎么懂打仗的浙江巡抚,哪里能想到汉军这是完全不理会严州府城,还堂而皇之的就在严州兵分两路,分别走南北攻打桐庐和兰溪二县。

    北路的部队此刻甚至已经把桐庐县给拿下了。

    吴俊亲自领着北路的主力,刚到桐庐县摆开了架势准备开打,结果桐庐县令就毫不犹豫的打开城门投降了。

    跟阮元一样,桐庐县令也是差不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汉军能到桐庐县,肯定是严州府城已经没了。

    府城都挡不住汉军,别说他这小小的县城了,全县就算紧急招募乡勇守城,能不能凑出千把人都难说。

    吴俊兵不血刃再度收下桐庐县后,差不多算是摸清了目前浙江的清军概况。

    只能说,这位伪清的浙江巡抚阮元当真是个人才啊!

    浙中有农民军起义,这货甚至都顾不上起义规模大不大,该出多少兵马合适,就匆忙聚集浙江全部的清军兵马,跑到金华府镇压起义了。

    他这么一波搞下来,直接导致整个浙江全省,除了金华府有着数万清军,余下的严州府、衢州府、处州府……包括瞿文光发动起事的温州府,全部一个清兵都没有。

    偏偏严州府、循州府那可都是紧挨着汉地,这位浙江巡抚愣是没考虑过,自己把这两块地方兵力给抽空了,还不做其它的战战略部署,要是汉军突然打过来了怎么办

    反正,就在吴俊的北路主力拿下桐庐县,又马不停蹄顺江而下攻打杭州府城。

    金华府的阮元都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兵去救兰溪县,同时又一天连发三封调兵令书,急调正在温州府跟红巾军打仗的浙江提督李长庚。

    李长庚也是被阮元给整麻了,调他去温州府打红巾军的是阮元,现在让他赶紧带兵回去的也是阮元。

    问题是,温州的红巾贼军经过他的几波试探,发现就是群乌合之众,战力不能说不精锐,只能说是奇差,连基本的阵型号令都十分混乱。

    毕竟是地主乡绅组织的团练,而且为了应对清军,还短时间内进行过数次膨胀扩张。

    除了瞿文光的1500人老营,剩下的数千红巾军确实都是乌合之众,就连他的老营也是纯粹自己摸索着练兵。

    李长庚虽然打仗能力不是太行,但好歹也是会打仗的,比起瞿文光这乡下地主自然要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若非红巾军士卒多为贫民,瞿文光又听从汉使建议,给麾下士卒百姓全都分田,面对李长庚大军也是避敌锋芒、据温州府城而守,完全不跟清军浪战。

    不然,估摸着瞿文光已经跟历史上的浙江红巾军一样,都是骤起旋灭。

    瞿文光据府城死守,确实给李长庚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温州百姓全都支持带他们分田的红巾军,又有保卫家乡,保护田产的士气加成。

    但李长庚还是自信能够镇压贼军,不过是一群趁机叛乱的地主乡绅、乌合之众罢了。

    前提是能再多给他些时间,就算贼军据城而守,他也有把握灭掉贼军。

    可惜,他有把握,阮元没把握啊!

    李长庚被迫率部回师金华府,再不回去,他怕金华府也失守了不可。

    嗯,阮元无法确定消息,又害怕自己挡不住汉军,索性就送信告知提督李长庚,严州府已经失守,汉军正在顺江南下金华府,赶快回军抗汉。

    严州府失守了

    这消息确实吓了李长庚一跳,他甚至也顾不上询问具体细节,就匆忙带着大军返回金华府。

    至于温州府怎么办

    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严州府失守,浙江门户大开,不把汉贼大军打出去,夺回严州,整个浙江都得完蛋!

    浙江完蛋,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就算成功逃出浙江,那也难辞其咎。

    李长庚大军退走,倒是给了温州红巾军难得的喘息机会。

    瞿文光站在温州府城头,看着已经撤去包围退走的清军,不由心里长出口气。

    这么多天守城下来,真的是让他身心俱疲了!

    幸亏他听了汉使的劝说,提前给士卒百姓们全都分田,才有温州军民上下一心,拼死守住了城池。

    温州府城的士绅大户,同样也是在汉使游说下,才没有趁机捣乱搞破坏,全程都在中立观望战局。

    就这,都让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军卒伤亡也是不可谓不大,差点就守不住了。

    一条胳膊都打着简易绷带的黄六黄把总,此刻也望着城外咬牙说道:“这清军攻城这么多天,如今总算是退兵了。”

    “我大汉的第六师已经在日前进入浙江,清军若是还坚持分兵来打我们。那我大汉的王师大军,只会将浙江啃食的干干净净,届时就不是清军来包围我们,而是我们两面夹击清军了。”

    说这话的是常驻温州府城,确保大汉跟红巾军始终保持联络的汉使刘继业。

    刘继业话音落下,瞿文光连忙拱手说道:“多亏王师天兵及时入浙,不然我等兄弟这次怕是真的就要壮志未酬、折戟沉沙了。”

    “瞿指挥不必如此,瞿指挥既已归附我大汉,这温州府便是汉地,清军攻我汉地,我大汉自当出兵还击。”刘继业摆摆手,似是无意说道。

    这话一出,瞿文光瞬间听明白了意思。

    前面那句强调了是汉军入浙,所以清军才会匆忙退兵,现在又特地又点明他是大汉的指挥使,而温州府又是汉地。

    无非就是警醒自己,不要因为“打退”了清军,就狂妄自大而生出什么不好的野心。

    对此,瞿文光没什么想法,别说他本来就没啥野心了,就算之前真有什么野心生出来,这会也差不多被清军给磨没了。

    曾经他以为清军战力奇差,汉军起事就能摁着清军打,几年内就打出了偌大地盘,也打出了震动南方的威名。

    等他也造反起事,这才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清军比他预想中的居然还要难打。

    确切地说,清军确实战力不精,但瞿文光的团练乡勇更烂而已。

    清军好歹还会偶尔操练一下,这家伙连怎么操练都不知道,团练的乡勇倒是都能吃饱饭,可肉食那是想都不要想,兵甲武器也都是清军绿营淘汰下来。

    不是所有人都能开局搞到一本《纪效新书》,还能弄到工业纯钢的兵甲,就连练兵都能天天吃上肉腥。

    无非比烂嘛!

    刚起家的汉军对比现在,确实相当烂,只是清军绿营更烂一点,而瞿文光在内的红巾军、乡勇团练完全就是最烂的那一批。

    瞿文光收敛思绪,忽然问道:“刘先生,而今清军退兵,那我等应该做什么需不需要配合入浙的王师大军,一起夹攻清军,让其首尾不能相顾”

    刘继业笑道:“不需要,吴将军已经传信过来,瞿指挥只需要守住温州府,等我大汉派兵过来接收。至于清军,吴将军已经在攻打杭州的路上,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沈兄应该也正带着我大汉的镇海侯舰队,前往攻打舟山群岛,再以此为踏板,合攻杭州城!”

    汉军正在攻打杭州!

    好家伙,瞿文光知道汉使有特殊的消息渠道,可依旧还是被震惊了一下。

    震惊过后又立马收敛,最后的那点小心思也通通收起,乖乖拱手应道。

    “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