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0章 太容易了

作品:《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50章太容易了

    庐州。

    “十万大军,哪里来的十万大军!”

    已经摆烂的庐州知府鲁铨,看着眼前冒死来报信的舒城信使,满脸都是不敢相信。

    信使一脸焦急惶恐:“府台大人,千真万确啊!确实是十万大军,现已包围了舒城县,我家县令实在难以抵挡,请府台大人从速发兵救援!”

    发兵救援,救个屁啊!

    汉军要是真来了十万大军,别说一个小小的舒城县了,就是庐州府城怕是都抵挡不住。

    鲁铨将信使打发走,而后立马召集庐州府众官吏,开会商议要怎么办。

    摆烂归摆烂,汉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再怎样都不能装作看不及了。

    不过片刻,庐州同知朱孝纯、庐州通判王世勋、合肥县令谢泰等一众大小官吏全部到场。

    鲁铨把情况简单一说,众人顿时全都面露惊诧。

    惊诧过后,没一个人开口说话。

    这特么能开口说什么

    十万大军啊!

    还是十万汉军,汉军战力如何,京师里的万岁爷可能不太清楚,

    但他们作为南方官员,不能说耳熟能详,那也是大汉威名,如雷贯耳了。

    汉贼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是伪清江南官场流传的一句谣言,甚至于连是不是谣言都不好说。

    现在,满万不可敌的汉贼来打他们庐州了,还一来就出动了十万大军。

    一万人都不好对付,遑论是十万人。

    已经被嘉庆革职问罪的寿春总兵李昌贵,这厮之前可是带了上万大军,都被汉贼用了两千人给生生击溃。

    现在汉贼来了十万大军,他们没有三十万大军,估摸着守城都够呛吧

    很合理,我大清的文官不懂打仗,只知道看战绩对比战力。

    李昌贵带了一万人被汉军用了两千人打到全军覆没,现在汉军来了十万,没有十万,那五万应该也有的。

    五万大军,没有三十万大军,他们真觉得自己打不赢啊!

    眼看无一人发言,鲁铨有些受不了了。

    他召集这些人过来,是要商议一个应对之法,就算是要投降从贼,你们好歹也开口吱一声吧

    没人说话,那就只能点名了。

    鲁铨随手一指,问谢泰道:“谢县令,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迎敌”

    好家伙,那么多人不问,偏偏来问自己这个合肥县令,还是附郭的县令。

    谢泰脸色一黑,硬着头皮说道:“下官……下官以为……当募兵守城!”

    纯特么废话!

    傻子都知道要募兵守城,关键这特么守不住啊!

    鲁铨压下怒气,继续问道:“本府是问该怎么守城汉贼十万大军压境,庐州府孤立无援,兵员粮草都不齐备,怎么挡住汉贼的十万大军”

    谢泰闻言顿时额头冒汗,支支吾吾道:“这……这……下官……下官……”

    “咳咳!”

    突然咳嗽的是庐州同知朱孝纯,这家伙不仅是庐州的二把手,还是汉八旗子弟,又是在座众官中年龄最大,官场资历最老,他开口了鲁铨马上不再为难搭理焦急支吾的谢泰。

    朱孝纯说道:“如今汉贼来势汹汹,舒城、庐江两县怕是都已不保。谢县令说的也并非毫无道理,时下我等当务之急就是要先募兵守城,不至于汉贼一来,庐州就破。等守住庐州,再想办法跟风阳、江宁各州府请兵求援!”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点点头。

    王世勋说道:“朱老大人这是老成谋国之言,鲁府台还是不要再忧心他事,先守住了庐州府城再说。”

    庐州府二把手、三把手相继发言表态了,剩下的庐州众官吏纷纷开口站队。

    “对对,王大人此言有理!”

    “朱老大人老成谋国,眼下应先募兵守住庐州。”

    “可是募兵的钱粮怎么办”

    “钱粮而已,让那些富户们捐输助饷不就行了。”

    “还可让富户们自行出人募兵,届时钱粮不仅不用费半分,这私自募兵的罪责,也可都推给百姓富户。”

    “这倒是个办法……”

    众人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鲁铨看着这一幕心里已经快凉了半截。

    这募兵守城都能是好主意,还有老成谋国了

    这个鲁铨也是真有意思,之前坐看庐州绅民百姓南逃汉地,摆烂不想管的是他这个庐州知府。

    现在见到汉军打来,吓得想要守城抗汉的同样也是他。

    可以说是既不敢真的投降,又怕太过分了得罪大汉。

    骑墙派,还骑的不是很坚定!

    庐州府的伪清众官开会商议半天,愣是没商议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只敲定了一条,那就是先募兵守城。

    而且,为了防止日后被问责,募兵守城的任务都交给那些大户豪族。

    官府只调度庐州营的三百绿营清兵,另有衙门的几班衙役,总共能凑出个不到四百来人。

    就在庐州府这边把募兵令给城中大户们发下去,鲁铨又亲自以知府之尊前往横渠书院(庐阳书院)祭拜,争取城中士绅大族的支持。

    同时,又派人送信给凤阳、六安、滁州等地请兵求援。

    庐州府西南,舒城、庐江二县刚刚告破!

    不能说是告破,因为舒城县令只是拒绝投降,封锁城门准备坚守,而后仅仅只过了一个白天的功夫,当天晚上就被县里大户们联合衙役文吏发动叛乱,杀了县令开城献降。

    旁边的庐江县,听闻舒城县一天就破,县令都被大户们宰了。

    庐江县令吓坏了,连忙派亲信去了舒城,表明愿意献城投降,只求饶他一命安稳退休养老。

    庐江大户都还没开始效仿舒城大户搞串联,就这么稀里糊涂被庐江县令打包带投了。

    白楠大军北上才三天,舒城、庐江两县之地不费吹灰之力被拿下。

    大军伤亡一个没有,只有几个民夫行军路上偷懒,喝了几口河里生水,导致拉肚子窜稀。

    舒城、庐江失陷消息,快速传回庐州府城。

    一时间,府城大震,震完了又完全没有办法。

    投降不敢投,出兵也不敢出兵,只能继续窝在庐州府城干看着。

    白楠的侦骑探马,甚至都跑到了庐州府城墙绕圈观望。

    清军见到汉军探马如此挑衅,愣是就没敢出城,放箭都不敢放箭。

    探马迅速带回消息,白楠当即立断决定分兵。

    庐州清军这么龟缩,那他也没必要带着两万大军继续瞎跑。

    白楠把大军一分为四,分别从三个方向去打六安、滁州、凤阳,而他则带着四千汉军主力继续攻打直取庐州。

    汉军这么一波分兵,分的堂而皇之,完全没把安徽的清军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