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6章 爱是常觉亏欠

作品:《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人类对情感的感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幼的李觉不能理解父亲的伤痛,自然也不能理解祖父的伤痛。

    最后,李觉小朋友只能陪着祖父哭。

    张阿难在殿外听着,殿内一老一小的哭声,不由得叹气,皇帝爱哭,太子看着也爱哭,就目前看,皇孙似乎也喜欢哭,这一家子。

    李世民发泄完情绪,替李觉擦眼泪,还忍不住吐槽:“你怎么跟你阿耶一个德行,动不动就哭。”

    李觉擦掉眼泪,鼻子囊的厉害,道:“我看阿翁落泪,又不知怎么安慰,只好跟着一起哭,算是陪着阿翁,不让阿翁孤独。”

    李世民听罢,感动的一塌糊涂,紧紧抱着李觉,嘱咐李觉一定要盯着李承乾吃饭。

    李觉应下了祖父的嘱托,又道:“阿翁,您能不能把阿兄召入东宫?阿兄之前住在宜春殿,就让阿兄继续住在宜春殿。”

    太子所居东宫又名春宫,宜春殿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住的,此前李承乾只有李象一个孩子,这宜春殿住了也就住了,现在李象怎么能继续住宜春殿,小孩子当真不知道深浅。

    “为什么想你阿兄进宫?”

    李觉道:“阿耶对孙儿太好了,孙儿总觉得亏欠阿耶,却又不知该如何报答。若阿兄能解阿耶之忧,孙儿会很开心。

    孙儿向阿耶说过此事,阿耶不愿意,所以孙儿想求阿翁做主,召阿兄入宫居住。再有,孙儿很喜欢阿兄,阿兄进宫居住,孙儿也很开心。”

    合情合理的理由,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复李觉:“穆穆,此事我同你父亲商榷过后,再说你阿兄重回东宫居住的事情。”

    李觉轻轻点头,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向祖父告辞。

    李象安慰完父亲,眼看天色已晚,便离开东宫,准备回去,可他才走到显德门,就有宫人迎上来。

    “奴婢见过淮王。”

    李象微微蹙眉,以父亲今时今日的地位,敢在东宫门口拦他的人,不用猜都只知道是太极宫那位。

    “陛下请您去一趟甘露殿。”

    李象抬头看看天色:“今日天色已晚,可否劳烦内使通禀陛下,我明日前来觐见。”

    那内侍道:“陛下早有预料,淮王会以此言做推脱。陛下说,请淮王即刻前往甘露殿见驾。”

    这是推脱不掉了,李象只能随着内使前往两仪殿,李世民笑着招呼李象坐下了。

    “你阿耶哭了一场,心情应该好了许多吧?”

    原来是为了父亲,父亲和皇祖的关系,李象能够明白为何皇祖召见了。

    “已经好多了,孙儿出来的时候,父亲说头疼,要一个人静静。”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这个时候人多半在西华堂。

    李世民微微点头,又道:“穆穆同朕说,想要你搬回东宫,你意下如何?”

    李象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后询问:“臣在宫外住的挺好的,为何要臣东宫居住?”

    李世民便将李觉的意思说明,又道:“象儿,你长大了,很多事情终究要你自己拿主意,所以阿翁问问你的意见。”

    李象是听明白了,李觉是心疼父亲,觉得自己有愧于父亲,所以希望他住回东宫,讨父亲欢心。

    但是,皇祖明显不愿意,皇祖若是愿意,就会直接回复李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不是过来询问他。

    并且,皇祖希望就此事,他能给一个说辞,一个名正言顺,可以回绝李觉的说辞。

    梳理完这些思绪,李象忍不住感慨,师傅总说那堆数字计算难,可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比那堆数字麻烦的多。

    “阿翁,臣不愿回东宫居住。”

    李世民淡淡开口:“理由,你们父子三人之间的事情,朕不想掺和进去,可穆穆把话说到朕这里,你不愿意回去,就必须要有一个理由。”

    李象道:“臣此前居住在东宫,已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阿耶待臣大慈大爱,臣与穆穆一样,总觉得亏欠阿耶,臣不愿住回去,再引起议论,同穆穆生了隔阂,让阿耶为难。”

    亏欠,又是亏欠,李世民听到这两个字,竟是不知说什么好。

    “穆穆那里,阿翁可以说东宫人多闹腾的很,臣演算时需要安静,就不搬回了。”

    话音未落,李象又补充道:“臣可以自己去同穆穆说。”

    李世民轻轻点头:“象儿,咱们这样的家庭,许多时候争端迭起,只因为存在即是争议,你能这么想,你父亲会少很多的麻烦。”

    事情谈妥了,李象辞别皇祖,这个时间,宫门已经落锁,要开宫门,必须皇帝下令。

    “阿翁,这个时间臣出不去了,可否能遣中使送臣出宫门?”

    李世民点点头,吩咐人护送李象回自己宅邸。

    太子不可能给臣子披麻戴孝,李承乾只换了素服,守在西华堂给魏征服丧。

    再说魏家,张阿难按照皇帝吩咐,令有司送东园秘器到郑国公府。

    魏征临终前遗言要求薄葬,魏叔玉不敢违逆,可皇帝的赏赐,他也不敢当场给拒了,只能等到第二天入朝觐见皇帝。

    听闻魏叔玉求见,李世民让人将这位准女婿迎入大殿,赐坐邀请魏叔玉用膳。

    父亲亡故,作为孝子的魏叔玉,要在灵堂前服丧,进宫是不得已,哪敢多耽搁,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陛下天恩,赐下东园秘器,臣阖族与有荣焉。然家父临终前遗言,身后事轻简,不必陪葬金银宝器。臣斗胆,请陛下收回赏赐。”

    这个提议,李世民并不觉得意外,从前魏征死的时候,也是要求轻简下葬。

    “好,那朕就成全玄成。”

    魏叔玉再拜,谢过皇帝,紧接着开口告辞。

    李世民准了,他当然知道魏叔玉忙,不可能接受赐宴,挥挥手令人送这位孝子出去。

    魏征的墓址正对着久嵕山,以山为墓,李承乾得了皇帝允许,替魏征扶灵,看魏征下葬。

    李世民带着李觉上了凌烟阁上,对着久嵕山的方向拜了一拜,送别这位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