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6章 因爱生恨
作品:《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洛阳邙山,自古便是荒冢累累之地。
寒风呼啸,枯草萋萋,几株新移栽的牡丹孤零零地立在山坡上,花瓣紧闭,枝干倔强地挺立着,与四周的凄凉格格不入。
牡丹仙子站在花丛中,一袭红衣如血,发间珊瑚钗映着冷月,熠熠生辉。她冷冷地望着远处的洛阳城,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
“武曌,你以为将我贬至此地,便能折我傲骨?”
她指尖轻抚花瓣,花蕊微微颤动,似在回应她的低语。
下一秒,她掌心仙力流转,猛然一拂袖——
“轰!”
整座邙山骤然震颤,枯草败叶间,无数牡丹破土而出,枝干舒展,花苞绽放!
原本荒凉的山坡,转瞬间化作一片花海。
深红的“洛阳锦”如烈焰灼灼,雪白的“玉楼春”似霜华倾泻,紫黑的“青龙卧墨池”妖异神秘,金黄的“姚黄”贵气逼人……
花瓣层层叠叠,在月光下泛着莹润光泽,花蕊吐露芬芳,香气如潮水般漫过山野。夜风拂过,万千花朵摇曳生姿,宛如一片绚丽的云霞坠入凡尘。
……
牡丹被贬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城。
此刻,洛阳城隍庙内,香火缭绕。
城隍陆子明端坐在神台上,他身着一袭华丽的官袍,手持玉笏,显得庄重而威严。
然而,他的目光却并未落在眼前的香火和信徒身上,而是透过那袅袅升起的青烟,遥遥地望向了邙山的方向。
“听闻那牡丹仙子被贬至邙山,姿容绝世,傲骨天成……”陆子明低声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城隍庙里回荡,仿佛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渴望。
站在一旁的师爷,敏锐地察觉到了陆子明的心思,他谄媚地笑着说道:“大人若是有意,何不亲自去瞧瞧那牡丹仙子的风采呢?”
陆子明闻言,眯起了眼睛,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略作思考,然后缓缓说道:“有理。”
当晚,一名身着白色长衫的公子,手持一把精致的折扇,乘着月色,缓缓地踏上了登山的道路。
他面容俊朗,衣袂飘飘,腰间悬着一枚城隍印,却以法术遮掩,凡人不可见。
行至半山,他远远望见牡丹丛中那道红衣身影,唇角微扬,上前拱手一礼:“姑娘可是此间主人?”
牡丹仙子头也不回,淡淡道:“山野之地,何来主人?”
白衣公子不以为忤,笑道:“在下洛阳人士,姓陆,听闻邙山新植牡丹,特来一观。”
牡丹仙子终于转过头来,月光下她的眼眸比星辰还要明亮:
"这位公子,可知此处是何地?
"
"邙山荒冢,谁人不知?
"白衣公子故作潇洒地展开折扇,
"正因如此,才更衬姑娘风骨。
"
"哦?
"牡丹仙子突然笑了,那笑容让白衣公子心头一颤,
"那公子可知我是谁?
"
"这......
"白衣公子显然没想到眼前牡丹仙子如此直接,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笑道:
"如此绝色,想必是那家的高门贵女?
"
"呵呵,谁家的高门贵女会半夜来这邙山。
"牡丹仙子冷眼打量他,忽而嗤笑一声:“城隍大人何必装模作样?”
陆子明一怔,随即哈哈一笑:“仙子果然慧眼如炬。”
他撤去伪装,露出真容,神光隐隐,威仪自生。
牡丹仙子依旧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冷声道:“城隍不在庙中享香火,来这荒山作甚?”
陆子明目光灼灼:“久闻仙子芳名,特来拜访。”
牡丹仙子冷笑:“真的只是拜访?”
陆子明被戳破心思,面色微沉,却仍维持风度:“仙子何必拒人千里?
你我同为神道中人,若能结为道侣,岂不又是人间一段佳话?”
"“区区城隍,也配与我谈道侣?更不说我在长安就有听闻洛阳城的城隍最喜化作翩翩公子,欺骗凡人无知少女。
"牡丹仙子拂袖转身,
"滚!再让我看见你,我必去东岳大帝那里告你一状。
"
随后神光一闪便消失在原地。
荒山里很快传来气急败坏的声音:
"牡丹仙子!咱们走着瞧!
"
……
陆子明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回到城隍庙,脸色阴沉如水。
“好个不识抬举的牡丹仙子!”他怒拍案几,震得香炉倾倒。
“此仇我陆子明必报!”
师爷连忙上前,低声道:“大人息怒,那牡丹仙子毕竟来历不凡,硬来恐有不妥。”
陆子明冷哼:“难道就此罢休?”
师爷眼珠一转,阴笑道:“大人,小的有一计,可让那牡丹仙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陆子明挑眉:“哦?说来听听。”
师爷压低声音:“女帝虽贬牡丹至邙山,却并未赶尽杀绝。百花仙子之所以不敢抗旨,是因凡间花卉乃其修为载体,若女帝下令灭绝,花仙轻则修为大损,容颜不再,重则身死道消!”
陆子明眯眼:“可我一介城隍,如何能让女帝改变主意?”
师爷嘿嘿一笑:“大人,我有一计,名曰‘捧杀’,可助大人成事。”
陆子明好奇道:“何为‘捧杀’?”
师爷嘿嘿一笑,大人尽管附耳过来。
……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原本宁静的城市却被一阵流言蜚语打破了平静。
“你们听说了吗?邙山的牡丹竟然开得比长安的还要艳丽三分呢!”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那牡丹仙子因为被贬到这里,心中愤愤不平,于是将自已毕生的修为都灌注到了这些花朵之中。当这些牡丹盛开的时候,会有霞光万丈,那场面简直美轮美奂啊!”
“真有这么神奇?那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这样的议论声在茶楼酒肆间此起彼伏,人们对邙山的牡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而此时的陆子明,早已化身为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他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时地附和着人们的议论,还故意夸大其词,将邙山牡丹的神奇之处说得神乎其神。
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洛阳的百姓们对邙山的牡丹越发向往,纷纷结伴前往邙山赏花。
原本凄凉的邙山,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热闹而变得生机勃勃。游人如织,车马喧嚣,原本寂静的山间小道也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有些人甚至为了能够近距离欣赏牡丹的美丽,不惜折下花枝带回家中供奉。
然而,这一切都被牡丹仙子看在眼里。她静静地立于花丛之中,冷眼旁观着这喧闹的场景,心中却渐渐涌起一丝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