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4章 冬夜花诏

作品:《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翌日清晨,梦仙楼前车马喧嚣,姬红鲤一袭锦袍,腰间悬着白玉折扇,大摇大摆地踏入楼内。

    周老板早已带着一众管事、龟奴候在门口,见姬红鲤到来,连忙躬身行礼,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姬公子,您来了!地契已经备好,请过目!”

    姬红鲤接过地契,随意扫了一眼,唇角微扬:“许相办事倒是利落。”

    周老板额头冒汗,连连点头:“是、是!许相特意吩咐,梦仙楼今后全凭姬公子做主!”

    姬红鲤轻笑一声,将地契收入袖中,环视四周,淡淡道:“一切照旧,该做什么做什么。”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应声退下。

    姬红鲤走上二楼,推开林晚的房门。

    林晚正倚在窗边看着窗外风景,见姬红鲤进来,挑眉一笑:“搞定了?”

    姬红鲤懒洋洋地往软榻上一靠。

    林晚了然:“那接下来呢?”

    姬红鲤眯了眯眼,调笑道:“自然是先给某人赎身。”

    ……

    白璃正在房中与青黛低声说话,忽然房门被推开,一名丫鬟匆匆进来,满脸喜色:“白姑娘!大喜事!姬公子为您赎身了!”

    白璃一怔,手中的绣帕滑落在地。

    “赎……赎身?”她声音微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青黛激动地抓住她的手:“姑娘!咱们自由了!”

    白璃眼眶微红,半晌才回过神来,连忙问道:“姬公子现在何处?”

    青黛迟疑答道:“正在三楼……林姑娘的房间。”

    白璃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裙,又让青黛帮她梳了梳发髻,这才匆匆出门。

    很快,她就到了三楼,周围的人似乎都已经知道了她被赎身的事情,眼神或是艳羡或是妒忌。

    尤其是得知赎身之人不但是梦仙楼的新老板,还是一个俊俏的公子。

    不过当得知她要去三楼林姑娘的房间时,立刻有人幸灾乐祸地给她指路。

    白璃兴奋之下,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眼神,只是来到那个最为华丽的房间,随后轻轻叩响房门。

    很快,她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慵懒的“进来”。

    白璃推门而入,立刻就看见姬红鲤正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把折扇,见她进来,唇角微扬:“白姑娘?”

    白璃脸颊微红,低眉顺眼地行了一礼:“姬公子大恩,白璃无以为报……”

    她声音轻柔,带着几分羞怯,抬眼看向姬红鲤时,眼中满是倾慕之色。

    然而,就在这时,她余光瞥见窗边还站着一个人——

    林晚。

    白璃心头一跳,顿时不安起来。

    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昨日里听到的传闻,和刚才那些人幸灾乐祸的眼神。

    但意外的时候,想象中争风吃醋的场景并没有发生,林晚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中莫名多了一块莹润的石头,其中一个黑色的孔洞似乎正对着她的方向。

    这是什么?

    白璃手指微微收紧,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

    姬红鲤却仿佛没察觉到她的异样,依旧懒洋洋地说道:“白姑娘不必多礼,举手之劳罢了。”

    白璃勉强笑了笑,低声道:“无论如何,白璃铭记于心。”

    林晚笑眯眯地看着她。

    白璃心头一紧,莫名觉得那块石头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

    白璃离开后,房门轻轻合上,林晚指尖一勾,那块莹润的留影石便落入掌心。她似笑非笑地看向姬红鲤:“看来那丫头对你这位‘姬公子’已经情根深种了。”

    姬红鲤慵懒地倚在软榻上,闻言轻笑一声,手中折扇“唰”地展开,扇面水墨山岚随她手腕轻转,竟似活了一般流动起来。她忽而倾身向前,扇骨一抬,轻轻挑起林晚的下巴:“那林花魁呢?是否也对在下情根深种?”

    林晚眼尾微挑,指尖忽有灵光一闪,留影石中顿时投射出方才白璃含羞带怯的画面,虚影浮在半空,栩栩如生。她故作叹息:“可惜啊,留影为证,姬公子处处留情,我这花魁可不敢当真。”

    “哦?”姬红鲤扇面一收,突然揽住林晚的腰肢向榻上一带。

    四目相对,两人同时笑出声来。

    ……

    闹够了,二人并肩立于梦仙楼顶层的阵法中枢处。

    姬红鲤袖中飞出十二枚玉符,精准嵌入地面刻画的阵纹凹槽。林晚则并指划破虚空,一缕神识如丝线般缠绕在阵法核心的青铜古镜上。

    “听风阵,启。”姬红鲤屈指一弹,玉符同时亮起微光。

    整座青楼的声息顿时如潮水般涌来——

    三楼雅间里,醉酒的富商正吹嘘自家商队打通了西域新商路;后院厨房,厨娘边剁肉边抱怨东家克扣月钱;偏厢房中,新来的乐伎偷偷练习走调的琵琶曲……

    整整一日,二人听了满耳市井琐碎。姬红鲤百无聊赖地拨弄着镜面:“赌钱赊账、妻妾争风、掌柜做假账……这梦仙楼倒是人间烟火气十足。”

    林晚指尖轻叩镜缘,笑道:“烛龙若真把执念藏在这等鸡毛蒜皮里,倒也算别出心裁。”

    “急不得。”姬红鲤伸了个懒腰,衣袖滑落,露出一截雪白的皓腕:“人的执念,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林晚点头,窗外恰传来更夫梆子声。

    忽然一片雪花落在窗棂。

    下雪了。

    ……

    与此同时——

    长安城。

    大明宫内。

    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殿宇在雪色映照下更显威严。

    女帝武曌高坐于龙椅之上,金冠珠帘垂落,映着烛光熠熠生辉。殿内丝竹悠扬,觥筹交错,文武百官列席两侧,觐见天子,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陛下治国有方,威震四海,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盛世之兆!”宰相许敬宗躬身行礼,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脸上丝毫看不出昨天晚上残存的狼狈。

    “是啊,陛下,瑞雪兆丰年,明年必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另一位大臣连忙附和。

    武曌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她登基称帝时,天下多有不服,可如今大唐盛世,四海臣服,她怎能不骄傲?

    她端起金樽,轻抿一口西域进贡的葡萄酒,笑道:“诸位爱卿,今日良辰美景,不如共饮一杯?”

    “臣等敬陛下!”群臣齐声应和,纷纷举杯。

    酒过三巡,武曌兴致高昂,看着御花园内百花凋敝,忽然感叹:“如今良辰美景,却无百花相映,可惜,可惜。”

    额,现在是隆冬时节,还在下雪,怎么可能会有百花开放,陛下这是喝醉了吧。

    她这一句来的突然,百官吐槽之余,还在思考如何应对,就见她已经猛然起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挥毫写下: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将诗卷递给身旁的宫女,吩咐道:“将此诗拿去焚烧,报与花神知晓。”

    宫女一愣,随即恭敬接过,低声应道:“奴婢遵旨。”

    随后匆匆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