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3章 初尝红薯

作品:《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沈大人客气了。”

    陈省身引着沈筝朝衙内走去,“退朝之后,崔相和六部尚书被陛下留了下来,想必此时,季大人在回衙路上了。”

    沈筝点点头,“下官在衙中等季大人,只是下官还未去工部报到......”

    陈省身没想到她会先来户部,微讶后给她支起了招。

    “这好办。”二人走在前庭,他指了指东侧,“出门过了吏部,便是工部衙门,总之眼下季大人还未归衙,沈大人,你要不先去工部一趟?免得岳尚书觉得你厚此薄彼。”

    沈筝苦笑摇头:“这不行......若下官去了工部,可能今日都无法再来了。”

    她来户部就送个红薯,若去工部,那便是“送人”。

    陈省身明了,笑道:“本官这便派人去寻......”

    “小沈大人来了?”

    二人刚走到前庭一半,季本昌便从仪门走了进来,“路上耽搁了会儿,小沈大人,本官方才从朱雀门外头绕了绕,听说你方才也从那过,便猜想你是来了户部衙门。”

    装着作物的麻袋被差役搬入衙内,他越看越乐呵,忍不住道:“小沈大人,你可替咱们官员好好正了正名啊。”

    告示前发生的事,他可都听说了。

    沈筝摇头笑道:“大人谬赞,下官惶恐。大人,下官晚些还要去工部报到,大人可有时间,咱们一同研究研究那新作物?”

    “小沈大人还没去工部?”季本昌一下便想到岳震川那嘴脸,赶紧道:“那咱们还是先办正事,正事要紧!”

    三人路过戒石坊,前庭的尽头,便是户部衙署正厅。

    五开间的宽阔正厅,上头顶着硬山顶,朱漆柱础雕刻莲花纹,意为“清莲”,同“清廉”。

    季本昌并未在公案前落座,而是与沈筝二人一同坐在厅侧议事桌旁,桌上,赫然放着一堆有成年男子几个拳头大的红薯。

    “这么大......”季本昌咂舌,直接蹲在地上,在麻袋内翻找。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眼中写满震惊,“都这么大?!”

    沈筝无言一笑。

    做种的红薯,小了可不行。

    季本昌左右手各拿一红薯,一屁股坐回椅子上。

    他突然感觉......沈筝在寿宴时说的那些话,说不定......能成真?

    怎么可能!

    他摇了摇脑袋,又将红薯递给陈省身,问道:“你掂掂,这一个,得有多少斤?”

    陈省身小心翼翼接过,双手捧着一个红薯掂了掂,“这......得有三斤了吧?”

    “拿秤来!”季本昌朝外喊道,“再将在衙署内的农师,一同叫来!”

    沈筝听见“农师”二字后,微愣片刻,而后了然。

    往前数几百年,还没有“户部尚书”这一职位的时候,掌管天下钱谷的官员,叫“大司农”。

    司农权势最鼎盛之时,就连天下盐铁,都归大司农管。

    可到后头,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权势太盛。

    所以大司农权势被一削再削,削到有了六部之时,朝廷当中,便没有司农官了。

    而主管作物稼穑的官员,便一道被分给了户部,官称“农师”。

    农师需要掌握全国各地土壤情况,还要了解作物习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户部还专门批有“试验公田”,专供农师培育作物。

    好几个红薯过了秤,重量约莫在两斤七两至三斤三两之间。

    三个农师围着一麻袋红薯看了许久,神情从最开始的疑惑、好奇,最后变成了震惊。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旷古未有!”

    沈筝听着三人惊嚎,脸上的笑险些维持不住,她略带心痛道:“此作物生熟都能吃,季大人,咱先试吃一个生的吧,再让衙中公厨蒸上俩......一个吧还是,您与诸位大人也好试试味道。”

    季本昌看她的眼神满意极了。

    从“两个”到“一个”,如此年轻的小沈,身上已有了独属于他户部的风范。

    可圈可点,未来可期!

    “就一个。”季本昌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沈筝为何会说“蒸”,便直接唤来差役,学舌道:“让公厨带皮蒸一个,大火,赶紧的。”

    差役捧着那红皮作物,撒丫子跑向公厨。

    三个农师还在捧着红薯研究,意图从红薯身上,找到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此作物乃是地下作物,与芋头、山药倒有些相似,应当去皮后便可食用......”

    “此作物表皮较为光滑,表皮生有浅纹......”一年老农师问道沈筝:“沈大人,这作物可有茎蔓?”

    沈筝道:“有的,但那茎蔓已经干枯。”

    “这便对了......”老农师点头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些地下作物,大多如此......”

    原本表达男女之情的诗词,放在红薯与红薯藤上,竟格外贴切。

    倒也不错。

    这世间之情,岂能只有情爱?

    沈筝浅笑,暗戳戳暗示,“说不定这作物的藤蔓,也能适量采摘食用。”

    老农师想了想,没开口,季本昌思索一番后点头,“咱们先研究一下栽培之法,到时一试便知。”

    他命人取来了小刀,又选了一块自己认为最丑的红薯,很公正地切成了六份。

    薯肉呈现出均匀的、浅浅的橙黄色,而切过薯肉的刀刃上,也留下了一层薄薄的、浅白色的浆渍。

    季本昌讶异,用手指沾了一点揉搓。

    “粉浆!”他说:“与山药、莲藕的粉浆有些相似,快尝尝味道!”

    沈筝说可以食用,他们直接信了,再加上这常见于作物的粉浆,令他们迫不及待想尝尝鲜了。

    一口下去,季本昌几人的眼睛都亮了。

    “脆嫩!”季本昌说。

    “清甜!”陈省身说。

    “还有汁液!”农师们说。

    几人说完,便又啃了起来,继续品味。

    沈筝也好这一口。

    一年啊,来大周整整一年了,她就逃难那几日啃了几根,后头都舍不得吃。

    这小味道,是祖国的味道。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