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6章 没有团队,只有林燃

作品:《科技入侵现代

    在贝索斯的身后,纳塔拉扬面露得意之色。

    他在阿美莉卡亏的,回到印度本土之后,有一万种办法赚回来。

    光是听“塔塔集团”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一个资本主义下光鲜亮丽的现代化跨国企业。

    它是拥有从豪华汽车捷豹路虎到高科技软件公司塔塔咨询服务的庞大帝国。

    然而,剥开现代化企业的外衣,这是一头寄生在印度民众身上、带着浓厚殖民色彩的畸形怪兽。

    这种畸形感,源于塔塔集团独特的历史和社会定位。

    它将最光鲜的慈善外衣与最冷酷的资本运作完美结合,营造了一种难以穿透的道德光环。

    塔塔集团最引人注目的特质,就是它通过慈善信托间接控股大部分业务。

    对外,这被宣传为“印度良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典范。

    对于数亿印度普通民众而言,这种慈善并未带来真正的结构性改变,反而为塔塔的垄断行为提供了道德豁免权。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印度东部的塔塔钢铁。

    他们在采矿和能源领域的扩张,对部土地和自然资源极致压榨。

    当地民众的生活空间被巨大的矿山和工厂挤压,环境被污染,而他们能获得的补偿和工作机会,与集团的收益和庞大市值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民众的抗议,常常被“我们是印度最慈善的公司”这一宣传口径所压制。

    塔塔利用其影响力,巧妙地避开了严厉的环保法规和土地征用限制,将掠夺包装成了国家建设。

    这只是众多案例中微不足道的一种。

    塔塔集团成功将殖民时代遗留的恩主-仆从关系,用现代资本主义的方式固化下来。

    在印度这个奇葩的种姓制度下,这套玩法更是迅速畸变。

    在每一个决策中,用最冷酷的方式压榨着底层民众。

    一百亿美元,在纳塔拉扬的接受范围内,他脑海中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把成本转嫁给印度民众。

    塔塔电力、塔塔通信、塔塔消费品,这些全部都可以降本增效嘛。

    至于造成底层民众的生活成本提高,这对纳塔拉扬来一点都不重要。

    至于围绕蓝色起源展开的资本运作,那就是纯赚的部分了。

    在贝索斯成功压制住塔塔集团后,他立刻再次接通了林燃的专线。

    此刻,离决定宇航员生死的紧急分离点火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林燃在进行指挥变轨前的准备工作,接通电话的是李满。

    贝索斯道:“李女士,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去做。”

    李满点头道:“我们已经确认过了,10亿美元的定金已经打到账上了,林总那边也已经和贵司的总工程师丽莎·卡特女士在进行前期的沟通。”

    在短短不到30分钟内完成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跨境转账,普通的银行电汇,也就是SWIFT,是肯定无法实现的,因为这需要经过多层中转银行和复杂的反洗钱审核。

    这种速度,只有超级富豪的私人银行网络又或者是国家级的金融通道才能实现。

    当贝索斯在佛罗里达按下确认键,他动用的是其在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部的顶级账户。

    这一步是瞬间完成的。

    钱款从摩根大通的清算账户,通过专门的高频交易通道,直接进入阿波罗科技指定的专用应急账户。

    由于款项的性质明确且有高层担保,反洗钱审核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系统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清算确认。

    贝索斯思索片刻后道:“资金问题已经解决,塔塔集团将承担全部费用,现在我们必须谈谈对外口径。”

    李满内心闪过一个念头,果然如此,还是你们会玩,我就知道老美怎么可能用自己的钱。

    原来是印度土豪买单。

    李满很是冷静,她面无表情道:“请讲,贝索斯先生。

    我们只关心救援行动的专业性。”

    贝索斯道:“很好,我们希望阿波罗科技方面将这次行动定性为纯粹的、国际性的人道主义援助。

    关于那一百亿美元,我希望将其对外包装成一项长期合作基金的首期注入。

    这笔款项由塔塔集团出资,不会出现在蓝色起源的财报上。”

    李满了然:“你希望将商业失败的代价,转化为道德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贝索斯解释道:“正是如此。

    李女士,我们的宇航员、我们的宇宙飞船正在面临生死考验,我必须确保他们的回归,不会导致我们的太空项目陷入长期的泥潭。

    同样的,华国方面,贵司也需要国际声望。

    这是双赢。

    我们的对外口径可以聚焦于华国航天对人类生命至高无上的尊重和华国登月的快速响应能力上。”

    李满思索片刻后便答应了下来,因为已经从对方手里硬生生掏了一百亿美元出来,加上又不是不公开阿波罗科技救援的事实。

    这是华国哲学中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看见李满的点头,贝索斯的神情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用背锅,还能和阿波罗科技合作,钱是从塔塔那榨来的,除了这次没能登月成功外,简直完美。

    “感谢贵方的配合。

    我们会尽快准备直播向民众解释此事。”

    在蓝色起源临时搭建的新闻发布厅。

    杰夫·贝索斯站在同样临时搭建的讲台后,背景是巨大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奥德赛飞船孤独地朝着深空滑行。

    他的神态疲惫而庄重,眼中隐约可见血丝。

    这是他的个人团队精心设计的形象:一位为员工生命担忧的道德领袖。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的观众朋友们。”贝索斯声音低沉,隐隐有种自信。

    “我非常沉痛地宣布,我们的奥德赛登月舱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低温燃料推进系统故障。

    由于硬件自锁,飞船已无法进行制动,三位勇敢的宇航员正朝着不可逆转的深空轨道漂流。”

    因为事发紧急的缘故,台下只有本地寥寥无几临时赶来的记者。

    绝大部分的记者都在休斯顿,蹲守NASA的大新闻呢。

    至于蓝色起源?那是什么不入流的企业?

    在场的记者们听到之后既震惊又有些隐隐激动,自己这是在大事件的一手现场啊。

    贝索斯直视面前的摄像头,停顿片刻后道:“我们没有时间责怪,在太空的绝境面前,人类必须团结。”

    他将手指向屏幕上阿波罗科技的LOGO。

    贝索斯接着道:“就在我们讲话的此刻,我启动了与华国阿波罗科技董事长伦道夫·林先生办公室的紧急联络。

    我请求他们,动用他们部署在月球上的飞船,进行史无前例的深空救援。

    我欣慰地宣布,华国方面展现了最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们同意了!

    他们没有迟疑,没有犹豫,立刻批准了救援行动。”

    贝索斯向着摄像头深深地鞠了一躬。

    本来蓝色起源的官方直播间只有几百人,随着这一炸裂消息的公布,直播间人数迅速攀升到了5万人。

    在阿波罗科技出现后,华国网友的涌入,更是让直播间人数超过了十万人。

    蓝色起源还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

    台下的记者纷纷把手举起来,希望提问获得更多情报。

    “贝索斯先生,请问这次援助是无偿的吗?”

    “我们会支付华国方面的成本费用,具体金额需要在救援后才能确认。”贝索斯压根不提一百亿的事。

    “贝索斯先生,为什么请求华国的帮助,而不是SpaceX?是因为你和马斯克先生存在嫌隙吗?”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华国在登月这件事上有着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飞船就停在月球上,而SpaceX的星舰已经发射,他们在月球上的飞船承载量有限,他们缺乏经验。

    这关系到三位宇航员的生命,这不是玩笑,如果SpaceX具备这样的能力,哪怕我和马斯克有着怎样的仇恨,我都能放下去恳求他。

    然而现实是,在这方面华国就是最强的。”贝索斯没忘阴阳怪气马斯克和SpaceX两句。

    “贝索斯先生,有传闻,你和阿波罗科技的林早就认识,这是真的吗?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你才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林?”

    “是的,林还在阿美莉卡求学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那时候我有机会和他达成合作,但是发生了一些意外,导致我错过了阿波罗科技的前期投资。

    这至今仍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感到后悔的一件事。”

    不过,这从未影响我和林的友谊。我们有着非常好的私人交情,我们都相信技术应该推动人类进步。

    但今天,他所展现的,远超友谊。

    我必须在这里,公开地、毫无保留地赞扬林先生和他的团队所展现出的高尚节操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得知我们的宇航员出现意外后,他没有任何犹豫,决定展开救援。

    这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我们坚信不疑的真理:太空救援,从来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国界!

    这不是白人,不是黑人,不是亚裔,这是人类的共同行动!

    它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白人才能进行太空营救,华国人同样可以。

    当我们的飞船承载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宇航员在太空中遭遇危难时,伸出援手的,正是来自另一个伟大民族的航天英雄。

    这次救援的成功,将向华盛顿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在地球上的竞争固然存在,但在太空,人类的生命和共同目标,必须永远高于地缘政治的分歧。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将这种合作,常态化、制度化,共同维护地球-月球空间的安全与和平。”

    贝索斯的发言,既为林燃送上了巨大的道德光环,也为自己赢得了在驴党阵营中对多元化和合作的支持,成功地将一场商业失败,包装成了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

    在工作交接给林燃之后,丽莎·卡特看着YouTube直播间里自家老板的讲话,内心莫名想到了纳塔拉扬的低语:现在的阿美莉卡不过是大号印度。

    在贝索斯的公关战幕之后,真正的技术战役立刻转移到了申海的阿波罗科技总部。

    林燃此刻已经完全接管了宇航员的指挥权限。

    阿波罗科技的远程指挥中心,此前从未因为紧急情况而启动。

    谁能知道,第一次启用就是因为如此特殊的情况。

    印度人给阿美莉卡人造成的麻烦,由华国人来解决。

    贝索斯倒也没错,确实是国际合作。

    在林燃面前的主屏幕上,是奥德赛飞船的实时轨道预测图,那条抛物线正朝着深空无情地延伸。

    林燃的声音直接送入三名宇航员的头盔。

    “詹森指令长,我是林燃。

    我们已经导入了‘湿婆之翼’逃生舱的RCS推力性能曲线和你们提供的重量重心数据。

    我重新计算了分离点火的时序和矢量。”

    林燃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激动,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

    当林燃短暂自我介绍之后,詹森的内心就已经平静下来,他完全恢复了冷静,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了对方。

    其他两位宇航员也是如此。

    “听着,你们的逃生舱RCS推力微弱,它只有一次机会。我们将使用一个超窄的窗口:在月球引力梯度最大、且逃生舱姿态最稳定的瞬间进行点火。

    莉娜·辛格,请确认RCS推进剂的最后可用剩余压强。

    我们必须在保证姿态控制燃料充足的前提下,将所有剩余推力用速度增量。

    我们预估的目标值是14.85米每秒,这是确保进入自由返回轨道的最低要求。”

    莉娜,这位推进工程师,立刻被林燃的精确数字所折服。

    她知道,这比他们自己团队计算出的15米/秒更加精确,意味着林燃的团队在短时间内对飞船的数据进行了比原厂更优化的处理。

    殊不知,没有团队,只有林燃。

    莉娜不再紧张,她回答道:“遵命,先生,RCS推进剂压强稳定,可提供安全推力上限。

    14.85米/秒,收到!”

    林燃的目光在屏幕上,飞船正飞速接近地月转移轨道的顶点。

    林燃道:“詹森指令长,准备执行雪崩分离点火时序。

    程序将包括三个步骤:一、主舱爆炸螺栓点火;二、逃生舱RCS姿态稳定;三、主推脉冲点火。”

    他将指令拆解得清晰而明确,确保宇航员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也能按部就班。

    林燃接着道:“莎拉,在分离点火前,请手动确认逃生舱的生命支持系统和隔热瓦保护层的密封完整性,这是你们活下来的保障。”

    莎拉立即投入工作,她科学家的理性和冷静被重新激活。

    莎拉回答道:“生命支持系统压力正常,隔热层密封确认无破损,等待点火指令。”

    林燃:“很好,詹森指令长,准备好,倒计时开始。”

    卡尔·詹森深吸一口气,目光锁定在前方计时器的数字上。

    林燃:“倒计时30秒。准备分离点火。”

    他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回荡,每一个数字都像是心脏上的鼓点。

    “10秒。

    宇航员保持最高加速度承受姿势。

    5秒。

    准备分离。

    321点火!”

    随着林燃一声令下,詹森猛地按下了分离按钮。

    T+0秒,逃生舱与瘫痪的主舱体分离,巨大的爆炸螺栓瞬间点火,将逃生舱推离主飞船。

    T+0.5秒,莉娜感觉到一股轻微的震颤。

    她死死盯着姿态控制仪,RCS推进器喷出微弱的气流,迅速稳定了逃生舱的姿态。

    T+2秒,逃生舱底部的RCS喷口瞬间喷出两股微弱但稳定的火焰。

    这是最后的全部力量。

    这股推力持续了不到十秒,但却将逃生舱的轨道硬生生地从深空轨道,推向了地球。

    林燃:“点火结束!莉娜,报告实际速度!”

    莉娜迅速检查数据:“林先生!实际速度,14.84米/秒!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我想我们应该进入了自由返回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