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3章 更庶女撑腰的陛下

作品:《错宠假千金,全京城权贵暴虐侯府

    大将军沉默了少顷:“不论如何,先让城中百姓能扛过这次瘟疫再说。”

    其实,他知道,如果没有这场瘟疫,他们不可能是晋王的对手。

    否则,陛下也不会用这般办法取胜。

    在说完这话后,大将军也没有再让人看着南中将军,他转身便离开了。

    南中将军缓缓的坐在了地上,神情悲凉。

    他到现在都还是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能做出这般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

    半个月来,洛子渊的人几次想要传信给洛子渊,都被大将军给识破了。

    可时间久了,洛子渊还是起疑了。

    他派了人前来楚城,看到的是楚城的百姓在城外领药。

    他的脸色当即就变了,赶忙回京禀报给洛子渊。

    洛子渊闻言更是勃然大怒,愤怒的道。

    “骠骑大将军与南中将军通敌卖国,杀无赦!这次朕要亲自御驾亲征,捉拿反贼,灭晋王!”

    这朝中的两个大将军都叛国了,那现在,他也只能御驾亲征。

    然而。

    洛子渊还没有御驾亲征,大将军的弹劾奏折便已经送入了京城。

    他弹劾的不是别人,正是洛子渊!

    信中所写,洛子渊为了对抗晋王的人,竟然给楚城散播瘟疫,害死副将军与之满门,更是让军中将士死了无数。

    他更是言明,让洛子渊写罪已诏,昭告天下。

    洛子渊看到大将军的奏折,脸色越发难看,狠狠的将奏折甩在了地上。

    “今日,朕便要前往楚城,来人,立刻清点军马,与朕共赴战场。”

    “这……”

    兵部尚书迟疑道:“陛下,如今朝中的军马都被南中将军带走了,剩下的也只有数万之众。”

    “朕既然去了战场,那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收回兵权,将兵权收回之后,朕便有了兵马。”

    洛子渊起身:“朕不在的这些日子里,由九公公监国。”

    九公公,是洛子渊身边的太监,也是他最为亲信之人。

    上次他离京,便是由九公公代为监国。

    吩咐完后,他也不顾朝臣的意愿便散了朝会,带着宫女太监离开了。

    洛子渊离开后,以丞相为首的人全都聚首在一起,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大将军所言可是真?那楚城的瘟疫当真是陛下……”

    如果陛下真的做到这般程度,那他和暴君又有何异?

    “丞相,大将军他向来忠心耿耿,死守楚城,他绝不会叛国,除非……”

    除非陛下当真做了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那可是一个城的百姓啊。

    楚城向来富饶,楚城的百姓有十万之众,加上大将军手里的十万将士,那整整二十万的命。

    他都完全不在乎。

    所以,要是陛下真的做了这般事来,那他们是否还要一如既往的拥护他?

    丞相沉默了下来。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为楚齐国算过天命,也让楚齐国避过几次危难。

    虽然在度过危难之后,楚齐国的气数不增反降,但正因为陛下,楚齐国的百姓才能安然无恙。

    所以,他们对陛下向来很是拥护。

    可是……

    如果陛下当真是一个暴君,那便不是万民之福,而是祸了。

    “等大将军回来,我们再与他对峙,万一是他误会了,岂不是不好?”

    丞相叹了一声,道:“我还是不相信,陛下能做出这般伤天害理之事。”

    其他人也沉默不言。

    这些年的陛下不算是个好皇帝,他很容易被情绪牵扯。

    记得当初,他的长女被庶女给污蔑了,他身为一家之主,自然要是为长女做主的。

    可他却被陛下呵斥了,长女也被责罚了。

    本来他的长女是要入宫选秀的,就因为被惩罚了,长女的选秀也被取消了,而那庶女倒是入了陛下的眼,入了宫,被选入中宫成为一个才人。

    他以为,陛下是喜欢他那庶女,才会替她做主。

    谁想到,他那庶女入了宫后,便如同进入了冷宫,陛下从未看过她一眼。

    她想一舞惊艳陛下,反而惹怒了陛下,被他给杖责了三十,打入了冷宫。

    当时他跑去为庶女求情,陛下却是说了一句:“你那女儿不过是个庶女而已,朕能让她入宫,都已经开恩了,她还妄想勾引朕,这样的女子,实在不该留在宫中,冷宫是她最好的去处。”

    确实,一个庶女而已,之前是没有资格入宫的。

    是陛下破格让她入宫,所以她才会以为陛下是怜惜她的。

    若不是如此,他那庶女留在家中,他也能为她找个好人家嫁了。

    是陛下非要让她入宫,却又冷落她。

    他十分不解,问了陛下当日帮着庶女的事。

    陛下同样记得那日的纠纷,可他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朕最看不过一个嫡女仗势欺人,仗着身份欺辱庶女,既然朕看不过眼,自然要是帮几分。”

    可那日,明明是庶女的过错,是她在太后的寿宴上不小心砸碎了太后的青玉杯,又怕被责怪,便说是长女所为。

    长女气不过,揭穿了她。

    而当时他也在长女的旁边,自然知道长女从未打碎过杯子,便出言为长女解释。

    谁知陛下压根不听他的解释。

    他说:“在朕的眼里,像庶女这种身份的人,在家中都会伏低做小,从不会惹是生非,更别提污蔑他人,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相反,倒是那些嫡女,动不动就让庶女为她背锅,心性狠辣又残忍,要不是你是丞相,当日我就将你那长女活活打死了。”

    这话,让丞相对皇帝很失望。

    后来同样也是如此。

    皇帝对所有的庶女,都心有怜惜。

    对别人养的外室之女亦是如此。

    他觉得她们极其可怜,还为此呵斥了那些大臣,让他们善待庶女,要为庶女撑腰。

    多可笑?

    历朝历代,都没有人会小妾和庶女撑腰。

    那和宠妾灭妻有何区别?

    如若嫡女错了,那他们自然会教育她。

    可所有的嫡女,都是悉心教养,礼数尽全。

    而庶女若是养在主母膝下的,也会被教养的极好。

    但总有些被小妾教坏的庶女,这样的庶女,陛下还是要给她们才撑腰,还要让大臣们给她们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