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八章 知己
作品:《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雪花飘飞,寒风灌注。
屋内两人并未关窗,反而看向窗外。
天地白茫茫一片,有人说瑞雪兆丰年,但也有人说,这白色覆盖了所有的悲剧,让一切残酷的现实都变得理所应当。
若是有人死了,若是庄稼没了,人们便可以说一句:“哎呀都怪这老天爷!”
但无论再寒冷的天,总有地方还亮着火焰。
它只能照亮方寸之地,只能散发些许温暖。
“唉…”
王猛轻轻叹息:“这么冷的天,一个火炉怎么够。”
“我认可你的看法,我感激文明给予我智慧,但仅仅是我们这些被文明之火养育的人,对于这个时代的寒冷来说,却如同杯水车薪,又如何能改变一切。”
“我并非沮丧之人,只是我知道这世界的弊病不是区区几年积累而出,亦不是小小几处病入膏肓。”
“你就算志向高远,也恐怕有力未逮。”
唐禹披上了棉袄,回头看向王猛,缓缓道:“出去走走?”
王猛皱眉道:“这么大的雪。”
唐禹笑道:“有个房顶护着,你以为我们就不在雪中?”
王猛沉默片刻,毅然披上棉袄,率先走出房门。
他大步朝前,来到街道上,脚踩着雪,抬头看向天空。
雾蒙蒙,雪飘飘,天地混沌一片,唯有那刺骨的寒意随着狂风而肆虐着。
唐禹和他并肩走着,踩着雪,缓步朝城外走去。
许多人在暗处盯着他们,跟着他们,他们不在乎。
唐禹缓缓道:“淋了雪,容易受风寒。”
“烧热的姜汤,能抗寒暖身。”
“北方比南方寒冷很多,所以富贵人家可能会睡炕上。”
“挖地太累太慢,可以用牛拉犁。”
“赤脚菜地容易受伤,那就垫一层,穿鞋子。”
“路途遥远,徒步难及,那就骑马。”
“为什么百姓知道这些常识?”
“难道从古至今都这样吗?”
王猛听得稀里糊涂,下意识回答道:“当然不是,还是一代代人发展传承下来…”
他突然停住,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看向唐禹。
唐禹笑道:“看来你也明白了,我们是文明传灯人,是民族的护火人。”
“而他们,就是文明本身,民族本身。”
“他们只是被雪盖住了,迷茫了,昏沉了。”
“但只要我们把灯点亮,把火燃起来,把雪拨开,他们自然就会苏醒。”
说到这里,唐禹不断踢着身旁的雪。
白雪之下,是裸露的黄土。
被冻硬的土地,在那狭窄的缝隙之中,竟然有嫩芽生长。
王猛仿若呆傻地看着脚下,缓缓俯身,似乎想要看得更清楚。
唐禹道:“你认为我们的力量很小,但其实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力量,只是我们要唤醒它,引领它。”
“等到寒冷散去,白雪融化,他们就会迅速生长起来,绽放出千姿百态的生命力。”
王猛冷得牙齿都在颤抖。
他按住了额头,甚至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沉思什么。
最终,他沉声道:“庾亮!庾亮!他是最关键的人!”
唐禹微微眯眼。
王猛却像是想通了一切,沉声道:“虽然受困于儒生的风波,受困于曾经放走你的流言,但无论如何,他是皇后的亲哥哥,是庾家的家主,是司马绍最信任的人。”
“司马绍一直把他边缘化,很显然是在之前的特殊时期保护他,如今晋国收复汉中郡,朝廷威严大振,司马绍的底气也足了。”
“近期,他必然重新重用庾亮。”
“而庾亮是心高气傲之辈,他被边缘化这么久,一旦出山,肯定是要做点大事为自己正名的。”
“他做的事,必须要有影响力,必须要体现他的权柄,同时最好也是司马绍想做的事。”
唐禹立刻道:“削藩。”
王猛道:“不够,只有庾亮还不够,他只是执行者。”
“削藩需要现实基础,需要客观的政治环境,需要太多理由去支撑司马绍的想法。”
唐禹道:“度田收租制给了司马绍深刻的教训,荫客与世家联合逃税,差点毁了朝廷根基,要不是这次拿回汉中郡,杀了陶侃,震慑住了其他世家,司马绍几乎就崩溃了。”
“他绝对后怕,绝对想要趁着朝廷声威大震之时,尽力收揽大权,掌握更多兵权。”
王猛沉声道:“收复汉中郡之后,世家虽然补还了一部分粮食,但晋国朝廷依旧艰苦。因此,司马绍一次又一次拖延苏军的军粮…”
“说实话,司马绍可能就想通过遏制粮草,逼迫苏峻接受削藩。”
“只要苏峻带了个好头,接下来就是钱凤这种没有地盘,全靠吃皇粮的军队。”
“收了苏峻和钱凤,司马绍的力量就够了,就完全可以明牌削藩了。”
两人像是有默契一般,一人几句,就把问题全部剖析清楚了。
唐禹道:“那么可以得出,司马绍无论是内心想法还是现实行为,都倾向于削藩,只是…他迟迟没有动手,心中还有顾虑,毕竟这是大事。”
王猛笑道:“庾亮出事之后,谁闹腾得最厉害?”
唐禹也忍不住笑道:“当然是苏峻,他出身寒门,巴不得这些世家大族的将帅出事,而寒门武将也总是收到门阀政治排挤。”
“否则,以苏峻如今的兵力,不至于连一个地盘都不给他。”
王猛道:“所以庾亮出山,如果有人让他整苏峻,他可以说是求之不得。”
“由庾亮去给司马绍信心和动力,也由庾亮去执行削藩,事情基本上就成了。”
唐禹思索片刻,缓缓道:“这件事不能由王导去做,这个老狐狸必然不会同意卷入这种事。”
“谢家也不行,因为谢秋瞳参与进来,司马绍反而会畏惧,因为他不太放心谢秋瞳。”
“有办法了!”
唐禹笑道:“我知道该找谁了,事情已经清楚了。”
他转头看向王猛,沉声道:“走!回房间!看着地图我们推演几遍!”
“一起把这个计划捋顺,查漏补缺,最终使它完善。”
王猛也来了兴趣,心情略有些激动,两人迅速跑回了房间,并排而坐,对着地图仔仔细细聊了起来。
他们都是聪明人,年龄相差也不大,都能举一反三、着目深远,因此联手思考就相得益彰,互相都能给对方启发。
饭都顾不得吃,两人一直聊到了深夜,不断复盘,不断查漏补缺,一会儿笑,一会儿又陷入沉思。
直到第二天的早晨,疲倦的两人才随意坐在椅子上,沉沉睡去。
中午,唐禹醒来之时,已经看不到王猛了。
只是案几上有一封崭新的信。
信上赫然写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