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7章 车载打井机成果,震惊农业部,大生产任务
作品:《火热年代:从娶女知青开始》 “村子里那口老水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早就不好用了。”
支书听了李铁锤的计划后,显得十分积极,喊上赵老全在前面引路。
村子里道路逼仄,特别考验司机的技术,不过这次驾驶机载钻井车的是专门从卡车队挑选的好手。
片刻功夫之后,机载钻井车抵达了村西头。
李铁锤选了一片平坦的区域,让钻井车停下,放下支撑腿。
这一步十分关键,钻井车跟起重车的性质差不多,没有稳定支撑,很容易翻倒。
四条支撑腿稳稳撑在木板上,李铁锤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挥下了手。
“开始吧!”
轰隆隆....车上的技术员按下开关,钻井架子在液压的作用下缓缓伸出来,看得那些社员们啧啧称奇。
“我滴乖乖啊,还是自动的啊。”
“开玩笑,这么粗的钻井杆子,要是人抬的话,岂不是得累坏。”
议论声中,钻井杆子飞快转动着接近地面。
三刃钻头就像是切豆腐一样,插入到了地面中。
伴随着泥土被喷洒出来,钻洞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这也太锋利了吧。”
“这才几分钟,就钻了七八米,要是咱们人干的话,至少得三四天时间。”
李铁锤这边也没闲着,让支书组织社员们赶紧清理泥土。
社员们此时发现自己清理的速度竟然赶不上钻井速度。
“出水了,快看啊,出水了!”
大概十五分钟后,一个眼尖的年轻人率先喊了起来。
只见一股清水从地下涌出。
李铁锤让操纵员放慢速度,钻井机又工作了两分钟,往下再挖了两米后,停了下来。
支书一直在旁边看着,此时也被打井机的速度给惊住了。
原本以为只是试验。
现在这打井机如此好用,要是能让李铁锤帮着多打几口井,那公社里面就能省不少力气。
只是此时试验还没完成,支书也没好意思开口。
这边完成后,机载钻井机可以移动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
只花了二十分钟,就来到了公社后面的小山坡上。
这片区域下面全都是岩石,三刃钻头飞速转动,速度稍微慢了一点,不过还是很快就钻开了岩石。
看着那些岩石碎屑,李铁锤就知道此次试验已经稳了。
事情正如李铁锤预料的那样,这次仅仅比在村里里打井多花了不到十分钟。
看着那喷涌而出的山泉,支书再也忍不住了,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李铁锤。
“铁锤同志,现在各个公社都在打井,上面还派人下来督促,你看能不能帮帮忙,让老叔也挣个先进,光荣一把啊。”
李铁锤笑呵呵的接过烟:“老叔,你放心吧,等会试验结束后,顺带着在蔬菜基地那边打个十几口井。”
“那感情好!”支书兴奋的点头,有了这十几口井,基本就能满足蔬菜基地的需要了。
山坡上的试验结束后,钻井机没有立刻转到蔬菜基地那边,李铁锤喊停钻井机,带着技术人员进行了维护。
钻头的磨损倒是不严重,关键是液压泵和液压臂,这玩意需要打黄油。
四季青公社这片区域是京城周边最大的蔬菜种植区域。
这些年,随着京城的规模扩大,居民增多,蔬菜的供应日益紧张。
上面又划拨了将近五百亩田地用来种菜,农业部还派了一个专家组专门指导社员种菜。
公社里面对这些农业专家很尊重,每天做小锅饭,还专门派人帮着洗衣服。
专家组组长陈大成此时却很郁闷的蹲在地头,狠狠抽烟。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都下午三点了,本来应该出工的社员们还没来到菜地。
“老师,这些社员也太不像话了吧,今天说好了是挖井的。”一个专家气呼呼的站起身。
“是啊,我看这些社员也就是嘴上厉害,真碰到了困难的活儿,就退缩了。”
其他专家也生气了。
陈大成冲他们摆摆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员们说不定有别的活儿,大家伙不要胡乱猜测。”
陈大成的威望很高,一句话拦住了专家们的议论。
只是没有社员,他的工作也没办法开展啊。
陈大成觉得有必要找公社支书反映一下情况。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嚣声,十几个社员朝这边奔了过来。
陈大成认得跑在最前面的赵老全,连忙拦住他问道:“赵同志,你们这是干啥呢,这都啥时候了,咋没有人上工?”
“是陈专家啊,哎吆忘记告诉您了,今天下午工程厂的同志来这边用机器打井,大家伙都看热闹呢。”赵大全猛地一拍脑门子,显得很不好意思。
“机器打井?”陈大成也顾不得计较上工的事儿了,连忙询问机器打井的情况。
“就是个大机器,一下子就把井打好了....等会铁锤过来,您就明白了。”
陈大成对赵大全的说法感到怀疑,啥机器也不能一下子把井打好啊。
只是见赵大全也解释不清楚,只能站在地边等着。
等看到那辆车载打井机过来,陈大成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么大的机器,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铁锤同志,这位是农业部派下来的陈专家,种菜是一把好手,啥时间用啥肥料,啥菜的光照时间啥的,陈专家都一清二楚。”
“陈专家,这位是工程厂的李铁锤同志,这次来帮我们公社打井的。”
支书赶了过来,帮着李铁锤和陈大成做了介绍。
陈大成顾不得跟李铁锤握手,就急不可待的问道:“铁锤同志,这玩意是打井机?”
“是啊。”
“能快速打井?”
“是啊。”
“不用人力?”
“只需要支撑四个腿,还要操纵....也算是需要人力吧。”
“......”
陈大成沉默片刻,问道:“你这打井机是如何工作的?”
“陈教授,这事儿一两句话也解释不清,等会您在旁边看看就明白了。”
李铁锤抬起手腕看看时间,等晚上还要赶回工程厂,要是再不开干,说不定得摸黑了。
蔬菜基地的打井点早就被陈大成和专家组规划好了,一共是十五个,选择的位置很巧妙,能够覆盖整个基地。
李铁锤确定打井点的位置后,就命令打井机开始工作。
有了上两次的经验,这次打井机的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快,只是片刻功夫,钻头就钻进了地里面。
田地的土质远比山坡的岩石要疏松,钻井的效率很高。
从钻井机抵达位置,到钻出一口井,总共只花费了二十多分钟。
当然了,后续还需要砌井和垒井圈,也得花费一些时间。
不过就是这效率,已经超过了陈教授的想象。
看到打井机收起井架子向下一个打井点转移,陈教授一把抓住李铁锤的胳膊:“铁锤同志,这车载打井机是你们自己造成来的?”
“是啊。”
听到这个,陈大成突然转身朝着地头奔去,骑上自行车就要离开。
一个专家拦住他:“组长,你要去哪?”
“赶紧汇报上去啊,这玩意可是个好宝贝。”
陈大成太清楚车载打井机的重要性了。
这玩意要是搞个上百辆,那今年部里面的打井任务,就不发愁完不成了。
陈大成来到部委的时候,领导还没下班。
听完了他的回报,部委的领导诧异道:“前阵子听工程厂的老柳提起过这事儿,咱们还派了农科院的刘教授前去帮忙,只是刘教授后来到南方参加育种工作了,还以为他们中断项目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领导,我亲眼看到了,这打井机特别好用。”陈大成激动的说道:“我建议您立刻跟工程厂联系,采购一批。”
“部里面也有这想法,只是打井机的成本可不低,还是得慎重一点。”
领导沉思片刻,作出决定:“这么着,咱们现在马上到四季青公社,看看这打井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领导站起身喊来助理安排了车辆。
农业部的几个领导赶到四季青公社的时候,李铁锤正在指挥打最后一口井。
“这么说,平均二十五分钟能打一口井?”领导围着打井机转了一圈,赞叹的点头,这玩意已经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边的地质比较疏松,要是遇到山坡之类的,需要三四十分钟。”李铁锤说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这是个好东西啊。”领导点点头后,又问道:“大规模生产有难度吗?”
“目前所有的配件我们厂里面都能自己生产,只要不使用坦克底盘。”
“你们还能配备坦克底盘?”领导有些惊讶。
“是这样的,考虑到大山里面道路崎岖,一般卡车过不去,所以我们设计了两个版本的车载钻井机。”
大部分农田都有道路,再不济也有生产路,倒是不需要坦克底盘。
几个领导商议了一阵子,便急匆匆的赶回了部里面。
李铁锤这边完成所有的打井工作,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公社里早就准备好了饭菜。
饭是大白米饭,里面掺杂了腊肉,油花花的,吃起来满嘴香。
这样的伙食待遇,在这年月已经算是顶尖了。
李铁锤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公社里前阵子在山上打到了一头野猪,做成了腊肉,一直没舍得吃。
吃饱喝足已经是晚上十点钟,考虑到明天还要上班,李铁锤便带着工程厂的同志离开了。
看到车辆灯光消失在道路尽头,支书才停下挥手。
这时候,食堂的大厨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手里面攥了一把钱和粮票。
“这是俺在碗下面发现的。”
看到这些东西,支书苦笑道:“这工人老大哥还真是一点便宜都不占咱们的。”
农业部的领导赶回去之后,连夜召开了会议。
会上,领导和专家们将机载钻井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这机器对咱们的水利建设很有帮助,我建议立刻大批量采购。”
“我赞成,现在距离春耕还有段时间,多打一口水井,今年就多一分增产的希望。”
“我马上联系工程厂的柳厂长。”
这年月作风就这样,有了工作,大家伙都顾不得休息。
柳宗山正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了,他披上衣服拿起电话,讲了一阵子,才挂了电话。
此时姚雪茹也被惊醒了。
“老头子,谁啊,这大晚上的。”
“啧啧,真是没想到,你那宝贝女婿随便造了个设备,就惊动了农业部的领导。”柳宗山想起刚才电话里的内容,有些激动了。
“铁锤?你别说,咱们这闺女看男人的眼光还真是不错。”
两口子闲聊几句,在姚雪茹的催促下,柳宗山才重新躺回去。
李铁锤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知道农业部下了大笔订单的。
“农业部这次订购了三百台,这可是咱们工程厂自从建厂以来,在国内接到的数目最大的订单。”在大会上,柳宗山把情况讲了一遍。
李铁锤也被农业部的大手笔给惊住了。
要知道,车载钻井机只是成本,每台就高达十万块,这可是一笔庞大的资金。
那些厂领导们纷纷来了精神。
“但是。”柳宗山坐直身体:“这三百辆车载钻井机,分为三批交付,第一期需要交付一百辆,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铁锤,你有没有信心”
听到这个要求,几个厂领导吓了一跳。
车载钻井机算是重型机械了,制造有着严格的标准,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李铁锤却明白农业部那边急切需要的原因。
琢磨片刻,站起身:
“要是把摩托车厂那边的工作先停掉,把工人调过来。同时,材料的供应不出问题的话,我保证能完成任务。”
“好,不愧是咱们工程厂的标杆,这件任务就交给你了。至于材料,你不用担心。”
会议结束后,柳宗山立刻把农业部的订单汇报给了一机部。
部里面得知消息后,意识到此次任务的重要性,立刻从全国各地调拨物资。
同时,摩托车车间里的数百工人都被调过来帮着制造打井机。
其实打井机的结构非常简单,那些工人已经算是熟练工了,效率很高。
一个月后,第一批一百辆车载打井机顺利交付。
交付现场,柳宗山和农业部的领导为机载打井机挂上大红花,随后便紧急通过铁路系统转运到全国各地。
铁道部门领导得知运输机载打井机的事儿,摸了摸下巴:“不对啊,铁锤可是答应过我们,也要帮我们造打井机的!”
:https://0d6f590b。手机版:https://0d6f590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