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九十七章 传位!老朱的雄心与幻灭的理想!
作品:《退位让贤》    大明的火枪,不是普通武器,是神兵!
    怪不得,大明使团仅区区两百人,便敢如此咄咄逼人。
    思索间,陈诚的声音再度响起,比方才更低,却更沉稳有力:
    “大殿之中,枪口所及,皆在大明火枪杀伤距离内。”
    “只要我一声令下,便可瞬间将大汗您击毙,绝无逃生的可能。”
    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极平常的事。
    大殿之内,两百支火枪同时指向一个人,不论此人多么神勇无双,在这一刻,皆如案板之鱼,任人宰割。
    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密集的枪雨。
    就算能飞檐走壁,也逃不脱那夺命的子弹。
    黑的儿火者终于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那是一种冰冷、彻骨的恐惧。
    那黑洞洞的枪口仿佛张着地狱的巨口,随时会吞噬他的性命。
    他不再怀疑眼前这些人是否敢杀他,因为他们已经证明了,他们不仅敢杀,而且随时能杀。
    “你……你……你到底想要怎样?”他强作镇定,试图压抑声音中的颤抖,可话语中依旧透出明显的慌乱,不仅结结巴巴,连语调都微微破音。
    他是身居高位的大汗,却并不是不怕死的人。
    黑的儿火者早年争夺汗位时,有过四处逃藏躲避敌人追捕的经历,那曾经时刻提心吊胆的日子,反而让他更加怕死。
    陈诚望着他,语气却依旧淡然从容:
    “大汗年事已高,该好好休息了。”
    “您的长子沙米查干,才识出众,品德高尚,又是嫡出血脉,继承汗位,实属顺应天命。”
    “大汗,您不如今日就传位给他吧。”
    ……
    ……
    ……
    沙漠的风,呼啸如怒兽,席卷着黄沙漫天而舞。
    尽管环境恶劣,老朱一行人行进得也还算顺利。
    风沙虽密,却尚未达到能吞噬人马,骆驼的骇人程度。
    那种足以摧毁一切生机的尘卷风,虽名声在外,实则罕见至极。
    或许数年,甚至十数年,才有一次相遇的可能。
    否则,这片黄沙漫漫之地,又怎能容得下人类的生存繁衍?
    由于此次行动是分批出发,各队之间只能通过沿路留记号的方式保持联系。
    这是江湖门派中常见的手段,老朱对此驾轻就熟。
    他早年间便参加过起义,其所隶属的军队,便是白莲教的一支。
    那时的他,既是起义军将领,亦是白莲教中人。
    虽然登基称帝之后,他将白莲教定为邪教,以雷霆万钧之势加以镇压,但那是另一件事。
    至少,曾有过江湖闯荡经验,吃过百家饭的老朱,对江湖中的暗号与联络之术,依旧了然于胸。
    他也毫不吝啬地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军士,使他们在这辽阔荒原中,能以隐秘的方式互通消息,协同作战。
    这几年,此地战火未起,商路畅通,行商络绎不绝。
    无数商队早已将前往别失八里的路径摸得门清。
    明军对此自然有所准备,对沿途地形地貌早已熟稔于心。
    一路行来,虽说风餐露宿,辛苦难免,却也算得上无惊无险。
    最终,他们抵达了一处绿洲。
    此地距离别失八里仅有百余里的路程。
    这片绿洲并不广袤,聚居着一千余人,形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聚落。
    因农作物生长有其时令规律,在新一轮收获季节尚未来临前,村中百姓通常会储备几个月的口粮。
    不过,“有存粮”并不意味着吃饭无忧。
    大多数人家储藏的粮食也不过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下一次庄稼成熟,仍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等待。
    明军在此地集结,正可借用这些百姓手中的“存粮”,作为补充,暂解燃眉之急。
    至于这些人之后是否会因缺粮而陷入饥饿,也并不是问题。
    只要能顺利攻克别失八里,届时再予以补偿,就没啥关系了。
    明军的先头部队早已将这片区域牢牢控制在手。
    如今手握火枪,即便仅是五十人的小队,也足以轻而易举地压制一座千余人聚居的村落。
    这在过往,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
    可别小看这村中千余人,虽多是农夫百姓,但别失八里自古便是民风悍勇之地,更是实行全民皆兵。
    凡成年男子,皆训练有素,个个都是曾经上阵杀敌的战士。
    不少人还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杀伐果决,悍勇如狼。
    这千余人中,起码有两三百正值壮年的好手,自己家中便有全副武器,而且身处家园之地,更添死战之志。
    他们绝不是临阵脱逃之辈,反倒能视死如归,拼死战斗。
    甚至连孩童与妇女,在必要时也会拿起武器,协助战斗,绝非单纯的弱者。
    若换作以往,面对这样一个凶悍的小部族,哪怕派出五百名全副武装的正规军,也未必能一举攻克,反而极有可能陷入苦战,付出极大的伤亡。
    然而,随着火器的出现,一切都被彻底改写。
    这些部落里昔日引以为傲的英勇与血性,在明军的火枪之下,变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
    几名试图逃亡的壮汉,也在明军的追击中被火枪远远射杀,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老朱率大部队赶至时,村中早已恢复平静,死寂中透着肃杀,一切都在军纪严整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
    接下来的几日里,一队又一队乔装为商旅的明军士兵陆续抵达。
    悄然间,一支兵力达数千的大军,经历几千里的分批行军后,竟无声无息地完成了集结。
    沙祁阳仔细清点人数后,回报说:此次行动中,仅有三人未能顺利抵达。
    老朱听罢,满面诧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怀疑沙祁阳是在说谎,便亲自带人再点一遍,结果与之前所报分毫不差。
    这个结果令老朱震撼不已。
    作为久经沙场,曾统兵多年之人,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长途行军,路程漫长,风沙严酷,士兵掉队是极难避免的现实。
    即便士气高涨,纪律严明,依然会有体力不支者,走着走着便瘫坐于地,再难前行。
    而军队却不能停下等待,只能继续前进。
    就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人掉队。
    即令下死命令,掉队的砍脑袋,也无济于事。
    许多将领都知道,一场远程突袭,出发时一千人,能有八百人准时抵达,便已堪称圆满成功。
    而现在,这支新军却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行军几千里,最后竟几乎全员汇合,这已不仅是战斗力的问题,而是意志、组织与军纪的奇迹!
    虽然因为伪装成商旅,行军的速度比正规军慢很多,只要身体无恙,基本不存在掉队的情况。
    然而,这种分散而隐秘的乔装行军,反而对军队的组织与纪律提出了极高要求。
    若是换作以往的卫所旧军,问题早已层出不穷。
    那些兵中混杂着被流放的罪犯,充军的囚徒,甚至还有因犯事或无奈才入伍的落魄之人。
    这样的军队,一旦脱离严密管控,必然有人趁乱潜逃。
    更何况,在出发前,所有士兵便都知道,抵达别失八里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恶战。
    即使本无异心的士兵,在长途跋涉穿越风沙,受尽艰辛磨难,并知晓前方是生死未卜的战场,也难免心生动摇。
    但眼前这支数千人的新军,却像一块铁铸成的长城,硬是经受住了这严峻至极的考验。
    他们不是靠驱赶行进,而是自觉前行。
    不是被恐惧牵制,而是由信念驱动。
    他们穿越沙海,步履坚定,毫无溃散迹象。
    此时,老朱再度想起那位老农曾经的话。
    新军的士兵,是为“荣耀”而战。
    他们待遇优渥,却不仅没有因安逸而腐化,反而战意更盛,纪律更严,远胜以往的旧军。
    哪怕不依赖火枪火炮这等杀器,单凭他们心中的那股气,凭他们整齐如一的步伐、坚定如铁的眼神,凭这股凝聚起来的军魂与血性,也远非昔日的卫所兵卒可比。
    现在,老朱终于彻底信服了!
    大军全部抵达之后,便在绿洲中整编休整了一日,同时派出斥候,抓紧探查别失八里的具体情况。
    大明使团随行的几百精锐人马,多半已经展开了行动,想必也制造出了一些声势。
    但他们人手实在太少,纵然是精锐之兵,终究难掀大浪,充其量只是激起些微波澜而已。
    老朱心绪已在飞扬,心中想着,要真正要完成击破别失八里的重任,还是得依靠自己带来的这支新军。
    诚然,新军是由朱允熥亲自组建,整训而成。
    但此次千里远征,自西向东挺进敌境,可是老朱一手策划、亲自领兵执行。
    他披挂上阵,事无巨细,事事躬亲,既定下战略,也亲自掌控节奏。
    这场风波的根源,却是朱允熥派出的两个使节闯下的大祸。
    如今不仅是自己替他善后,更是将要以一战之力,为其彻底平定别失八里这处棘手之地。
    这一次,他要让朱允熥亲眼看看,什么叫千里奔袭,什么叫用兵如神。
    虽然朱允熥指挥军队的确颇有章法,屡战屡胜,对外征伐几无败绩,但他年纪轻轻,打过几场仗?
    经历的战事又有多少?
    咱可是从马背上一路杀出来的汉子,在沙场上驰骋了几十年,南征北战,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过来的人物。
    他从出生到现在,都还没自己在战场上呆的时间长!
    老朱心中自有傲意:大明真正的军神,还是得算咱!
    他朱允熥再出色,也还只是个后辈。
    爷爷终究是爷爷,孙子终归是孙子。
    虽说心底对朱允熥的表现不无几分欣慰与自豪,但被自己的亲孙子处处压上一头,老朱心里到底还是不大服气。
    哪怕朱允熥是他朱家的血脉,是他的亲孙子,可这种“被比下去”的滋味,终究是不好受。
    这一次,他老朱就要亲自出征,向朱允熥,也向天下人证明:我朱元璋依旧能领兵打仗,依旧能在沙场之上,书写大明的奇迹!
    相比朱允熥此前所指挥的那些战争,老朱要用更小的代价,赢得更大的胜利,以铁证昭示天下,咱老朱是真正的军神!
    他下令全军整装集结,并亲自检阅队伍。
    旌旗猎猎,铁蹄踏地如雷。
    紧接着,老朱在数千将士面前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
    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此前,虽已向沙祁阳及数位高级将领表露过身份,但对于普通士兵而言,这仍是一个惊天的秘密。
    听说这一路率军东征,日夜同行的领军之人,竟是大明无上皇,众将士顿时目瞪口呆,随后齐声沸腾,士气瞬间攀至顶点。
    这可是大明的开国帝王!
    自《大明日报》连载他的传奇以来,天下百姓对他的“神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敬,军中更是将他视为战神般的存在。
    他的事迹,是军营夜话的主角,是酒后最热血的谈资。
    如今,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竟亲自率军出征,他们又怎能不激动若狂?
    有无上皇,此次出征,就是奔赴一场注定胜利的凯旋!
    老朱见众将士神情振奋,战意昂扬,心中也极为满意。
    这才是真正的劲旅,令行禁止,血性十足。
    有此铁军相随,老朱信心如山。
    此战必胜,毫无疑问。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要在孙子面前“扬眉吐气”一回了。
    这一仗打赢,回头看那吉垣、蒋瓛两个老家伙,还能说什么?
    还能说咱老朱治国不如朱允熥,打仗也不如他?
    哼,这回他们总该闭嘴了!
    一念及此,老朱热血翻腾,豪情万丈,当即传令:
    “全军出击,进军别失八里!”
    然而,就在此时,营帐外忽有快马奔来,尘土飞扬。
    “报!”
    报信的士兵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震响全营:
    “大明使团已控制别失八里城!”
    “别失八里大汗黑的儿火者,已正式宣布退位,其嫡子沙米查干继任大汗之位!”
    “沙米查干上位后便颁布命令,大明皇帝乃真龙天子,是主派来的人间主宰!”
    “他将率别失八里全体臣民,向大明俯首称臣!”
    “自今日起,别失八里归入大明版图,奉大明正朔,听从天命统治!”
    ……
    :https://u。手机版:http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