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6章 大年三十
作品:《四合院:家人太凶悍众禽想搬家》 几个月前他们坐车来城里内心是忐忑的,现在回去是欣喜,还有一丝小骄傲。
虽然颠簸,却抖不掉老太太脸上的笑容,车子驶进李家村,引来不少村民围观。
“我说哪来的车,原来是大强一家回来了。”
“他婶子回来啦,看您这气色,在城里享福了吧。”
……
打招呼的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话里酸溜溜的,也有话中略带讨好的,还有替老爷子高兴的。
车子在老宅停下,三爷闻讯赶来,加上住在老宅看房子的李大江兄弟,三下五除二把东西全搬进屋,不给人上来扒拉的机会。
刚回来,老爷子和老太太还挺愿意和大家聊天,尽管知道有些人心里酸也无所谓,离开几个月,就算看到村里的老鼠都觉得亲切。
老两口红光满面着实令村里人羡慕,围着问东问西,在城里咋样,是不是顿顿大鱼大肉?这身衣服真好……
老爷子这会大方的很,男的都给散支烟,不过只是经济烟。
老太太则和众人瞎扯,哪有什么大鱼大肉哟,只有窝头咸菜,你啥活不干气色也能好……
小丫头已经溜去找小伙伴了,身后还跟着三爷家一群小屁孩。
有李文华送的棉花和布,他们今年冬天不用困在炕上,天天出来疯,也天天挨揍。
新鲜劲儿过去,老两口说的口干舌燥,慢慢往屋里退,把三爷拉到前面堵门。
李大强拉老付进屋歇会,老付以还有事要忙婉拒,说好午饭后过来接他们回城。
有三爷像门神一样堵在门口,没一会就把人应付走了,三奶奶在屋里和老太太唠家常,婶子们和周秀芬边聊边准备一会去扫墓的东西。
折元宝,装贡品,香、黄纸、鞭炮……
老爷子虽然只有李大强一个儿子,但架不住三爷家孩子多,加上李文华兄妹三个,一群人浩浩荡荡走向后山。
村里去世的大多都埋在后山,路上碰到不少同样去扫墓的,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闲扯几句。
两个土包前各有块立着的石碑,上面刻的还是繁体字,有三爷一家在,并没有杂草丛生,但还是象征性的清理一下。
李大虎兄弟几个抢着干,慢一点都不用三爷说,晚上各自媳妇能给他们踹下炕。
老爷子作为长兄,有太多话想说,但碍于后辈们在场,千言万语汇率成:“爹娘,我们来看你们了。”
老太太一边将贡品摆上,一边絮絮叨叨:“爹娘,以前日子不好过,没能给您二老吃点好的,这次带了红烧肉和白面馒头,你们多吃点……”
气氛有些压抑时,李文宇这小家伙突然扑通跪在地上哭:“太奶,以后晚上别跟着我,我害怕……”
大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小子抽什么疯。
李大牛拽起他训斥道:“闭嘴,再乱说小心你屁股。”
李文宇害怕的捂住屁股,但还是哭着说:“真的,太奶晚上老跟着我。”
众人好奇,别说李文宇,就是李文华都没见过太奶,怎么知道是太奶跟着。
三爷帮他拧鼻涕,在地上擦了下又在李文宇自已的裤子上蹭蹭。
“和爷爷说说,谁告诉你是太奶跟着你的?”
“五婆婆,晚上后面老有东西跟着我,五婆婆说是太奶在保护我,叫我别怕,可是,可是爷爷我怕。”
小家伙眼泪哗哗流,嗷嗷哭,可怜又无助。
众人哭笑不得,有限的知识还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哄小家伙别哭。
李文华小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晚上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长大就好了。
所以他没有和小家伙解释,太小了解释也听不懂。
被这么一闹,气氛倒是轻松很多,祭拜过后几个小的抢着要放鞭炮,每人屁股挨了个巴掌,全都老实下来。
回到家,周秀芬带李文华兄妹仨去祭拜师父和老先生。
李文华清理杂草,周秀芬和老二堆土,如果不堆土,时间长了土包会成为平地,两位老人的痕迹也将彻底消失。
回家后李文华还不能休息,要去亲戚家走一趟,初一不能来,今天提前拜年。
自从知道他当了公安,亲戚也都把他当大人看待,所以屁红包都没有,而且村里过年本来就没给红包的说法。
小孩初一上门拜年,都是抓点自家炒的南瓜子啥的。
李文华给亲戚家小孩过年红包,也算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他们这一支人比较少,需要走动的亲戚不多,即使这样,一圈下来李文华也觉得累够呛。
一个个太热情,每家都得拉扯半天,回到家彻底不想动弹。
婶子们在忙活午饭,爷爷和三爷吹牛皮,句句不离大孙子,李大虎他们只能听着,谁插嘴谁挨烟杆。
三爷说明年本来能进公社,但怕做不好给拒绝了,觉得还是安心当大队长来的自在。
而且大队书记今年身体不好,很多事就落在他的身上,他不放心这时候换人来当大队长。
老爷子嘴上说三爷傻,太把自已当回事,实则就是找借口想揍他。
于是在老爷子刻意找茬下,饭还没吃,三爷已经挨了好几下烟杆。
三爷气愤起身:“我不跟你唠嗑了,老想打我。”
老爷子烟杆指着炕沿:“老实坐回来,不然我换成扁担。”
三爷揉揉胳膊别提多郁闷,小时候挨揍,现在一把年纪了还挨揍,找谁说理去。
“大嫂~”
老太太只当耳朵不好,完全不搭理他。
更令三爷气愤的是,儿子们居然在偷笑。
这还得了,老子挨揍儿子敢笑话?
之后但凡被打一下,三爷就打儿子们两下,四个儿子全不放过,每人两下。
李大江双手抱头:“爹,过年不能打孩子。”
三爷:“没事,我打的是大人。”
李大江:……
吃饭没位置赶自已下桌的时说没结婚就是小孩,现在挨打又把自已当大人。
弄的他都不知道到底算大人还是孩子。
饭菜上桌,正常来说,过年的肉菜一般是留着,等初二亲戚来再端出来,有个肉菜能好看些,大家心里都有数,不会去动肉菜,哪怕吃也只夹一两筷子。
一道肉菜吃到不会有亲戚来或者元宵都是常事。
不过李家不用,李文华带了菜给三爷家,所以小孩们能朝肉菜下手。
尤其是大黄鱼和鲈鱼,深得孩子们喜爱,也问了当初李文斌同样的问题,“大哥,这鱼哪里抓?”
李文华被吵的脑壳疼,不得已又解释了一遍什么是大海。
男人们喝酒,李文华陪了几杯提前下桌,让孩子们排队站好,一个个上前给奶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