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9章 解困的办法,山林公路

作品:《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这笔非洲的外贸定单,还是之前的那个客户。

    对方是一家从事粮食生產的国际巨头,在非洲拥有大面积的农田。上次进口了瑶岭农业的稻种之后,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又追加了订单。

    “林总,你们做的非常不错。”

    方唯口头上表扬了一句,至於奖励按照公司的规则来就行,该怎样就怎样。

    有了这笔订单,今年秋收之后的稻种销量就不用操心了,绝不会出现积压的情况。

    傍晚。

    郭永清和沈鈺一起到方唯家里坐了坐,也没別的事情,主要是感谢他之前的帮忙。

    方唯和大哥陪著郭永清喝了两杯,吃过饭又派车把两人送回了县城。

    “老三,这煤炭的价格真让人看不懂,这都累计涨了一倍了,难道还能能继续涨下去”

    方平不著急回去,和方唯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这个不好说,反正煤矿今年赚了不少,对公司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方唯很清楚,隨著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大宗商品、能源和有色都有一波价格的大幅上涨。

    具体的时间周期他也说不清楚,反正不是短时间內会结束的。

    到了將近十点,方平才和田桂一起离开。

    匆匆数日。

    方唯接到了王松林的电话,说小麦的验证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电话里也说不清楚,请他抽空过去一趟。

    他赶紧驾车去了瑶寨,对方把人家传过来的资料拿给他看。

    根据资料显示,种植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显示出抗性低下的特性,和之前的问题一样。

    研究工作推进到这一步,方唯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就是自己培育的小麦遗传稳定性不行,要么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推倒重来。

    稍后,孙士礼那边也反馈了同样的情况。

    这要是放在其他育种单位,可能就重新开始了,但方唯还想试一下。

    晚上他在书房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剩余点数,去年的点数已经结算,目前他手头上剩余的点数超过了百亿,还好是够用的。

    於是他就针对【种植区】进行了升级,升级之后的效果肯定有,他主要还是想赌一下能不能刷出来有用的大礼包。

    现在的情况是,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小麦种子,根本无法种植,在第一代就出现了抗性极差的情况。

    如果能稳定住所有的遗传特性,那么新一代小麦的培育才有可能成功。

    当然,走杂交育种或者转基因育种都是路子。暂时他还不想尝试那些技术路径,打算从自己的金手指这一块想办法。

    【归属(临时)土地】【农田】【种植区】

    【区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区域等级:(19级,0\100亿)】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產增收】

    【在此区域內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190%(95%),育种遗传稳定性+2,品种异变+2,口感+2】

    【总点数:79.33亿点。】

    【请注意,本区域面积已达上限。】

    继【育林採摘区】的区域面积达到了上限,【种植区】的区域面积也达到了上限。但这並不影响区域的升级,只是区域面积不会继续增加而已。

    但方唯却很高兴,他这次刷出来了一个大礼包【育种遗传稳定性+1】,和以前的额外属性加起来就是【育种遗传稳定性+2】。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方唯有一种预感,接下来新一代小麦的培育工作一定会很顺利。

    另外,趁著这个机会,他也把【育林採摘区】等级提升到了19级。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採摘区】

    【区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区域等级:(19级,0\100亿)】

    【区域属性:辨別、探查、加速、强壮、高抗性、高品质。】

    【在此区域內育林採摘,全属性额外增加95%,属性翻倍+2,自然繁育+1。】

    【总点数:29.33亿点。】

    方唯今儿的运气还真不错,升级【育林採摘区】再次刷出了大礼包【自然繁育+1】。这个属性也很重要,比如像野生草药、野生林木等等,自然繁育的速度和成功率都会大幅提高。

    这对於林业公司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未来会增加不少收益。

    升级完两个区域之后,方唯手头上的点数又不多了。主要设施和区域到了现在的等级,升级动輒需要几十亿点、百亿点点数,完全不够用。

    他现在一年的结算点数不到60亿点,除非继续增加种植面积,否则真干不了啥。

    之前就升级了两个区域,一共消耗了100点点数,基本上把老底子都耗光了。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升级之后带来的好处会逐渐体现出来。

    翌日。

    方唯一早就来到了瑶寨,然后让王松林等人重新培育小麦种子。

    “三哥,现在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王松林也服气了,之前跟著方唯育种无往而不利,这还是第一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搞得他都没有信心了。

    “问题还是出在选育环节,变异株的遗传特性不是很稳定,育种的时候看不来,但到了种植的时候抗性很差的问题就显露无疑。”

    方唯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种植区的属性加成作用没办法解释,他只能笼统的说一下。

    对於培育一种新品种作物来说,其实就是既要又要的难题。既要作物高產又要作物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作物具有高抗性。

    要不为啥培育新品种很艰难,就好比是大海捞针,需要经过千万次的试验选育,才能找到“既要又要”的优良品种。

    这其中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嗯嗯,我们这就开始重新培育小麦种子。”

    王松林似懂非懂,但並不妨碍他执行命令。

    育种小组的成员隨即行动起来,具体到执行的层面,他们都是一把好手。

    在试验田育种的进度很快,毕竟瑶寨財大气粗,所有的试验田都被大棚所覆盖。实验工作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自然比在大田里要快很多。

    这也和种植区的属性加成有关,同时也和方唯主动调整属性值有关。

    方唯在瑶寨呆了一整天,中午饭是在王松林家里吃的,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了家里。

    他现在已经不指望孙士礼那边了,並非是作物所的水平差,而是培育新一代小麦的任务根本不肯在短期內完成。

    给他们五到十年的时间还差不多。

    这天早上。

    方唯和盘莲一大早就进了山,他提前和林业公司打了招呼,准备去山里採摘天鹅菌。

    同时他还答应给林业公司的人带路,以后山里的產出都归公司所有,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隨便採摘。

    作为整个集团公司的当家人,他得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在山脚下和大队人马匯合,一行人就乘车进了山。

    “支书,有了这条进山的公路,现在还是方便多了。”

    一条柏油公路在山林里蜿蜒延伸,目前已经通到了那座山谷,从山谷到原始森林边缘的道路还在修建之中。

    这条路到不了生长天鹅菌的那片松林,但可以就近下车,需要步行的距离大大缩短。

    “是啊,以后不管是运输木材、运输野果还是运输野生草药,都会大幅提高效率。”

    方唯也很有感慨,以前进山都是靠两条腿,负重走山路可不是什么轻鬆的活儿。

    现在哪怕只修通了一段公路,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极大的提高劳动生產率。比如像以后进山採摘野生板栗等物资,根本要不了那么多的人。

    这条道路经过了几片野生林,以后不会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到达了下车地点,方唯等人便步行进入了山林。从下车点到那片松林最多一个小时,按照方唯的速度,半个小时都不用。

    到了松林里大家便开始干活,方唯和盘莲一人採摘了一背篓的天鹅菌,然后就率先离开。

    两人开车回到家里,阿姐还没做好午饭呢。

    “三哥,现在进山真的很方便啊,要不是和他们一起行动,就咱俩还能快一些。”

    盘莲不是胡说,开车上山不到一个小时,走山路一来一回一个小时,採摘天鹅菌最多半个小时。满打满算,进山採摘菌子两个半小时就够了。

    再往多里说,三个小时一个来回绰绰有余。

    “咱们进山还得报备,今天採摘的天鹅菌算是带路的报酬,以后就不行了,在山里的收穫还得给林业公司交钱。”

    制度是方唯自己制定的,他肯定不会带头违反。

    盘莲也不在意,一点钱都无所谓,只要偶尔能进山散散心她就很满足了。

    “阿姐,中午加个菜,尝一尝新鲜的天鹅菌。”

    这么多的菌子肯定吃不完,不过两口子本来也不是为了自己吃,等回头晒乾之后会给斌斌和小洁多带一些过去。

    两个孩子就是喜欢吃这玩意。

    林业公司採摘了天鹅菌之后,全都投放到了物资供应站,很快就一抢而空。天鹅菌属於珍贵的野山菌,一年到头的產出期就那么点,所以价格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