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7章 兼并县运输公司,供应香江

作品:《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我现在总算知道以前的煤矿为什么不舍得投入,越投入亏得越多,这谁能受得了。”

    方平不由得感慨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现在可是深有体会。

    当然,现在的煤矿和以前的煤矿还是不一样,起码历史包袱没那么重。

    以前的煤矿除了要负担退休职工的工资,还要负担大家的医药费。另外还背负一部分社会责任,比如像子弟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的等等。

    所以,现阶段的煤矿倒不至于亏损,但也没多少盈利。

    “咱们和别人的底层逻辑不一样,大哥,你这边把基础打扎实,盈利的多少快慢都不要紧。我们不挣快钱,只要不亏损就是胜利。”

    方唯生怕大哥有太大的压力,所以才会这么说。

    接盘煤矿可不不仅仅是为了社会效益,他这边帮了王林,县里未来肯定会有利益置换。其实之前的罗志敏也一样,因为他们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新林县。

    “我晓得的。”

    方平点点头,随后又和三弟连续喝了几杯。

    匆匆数日。

    瑶寨那边准备好了样品和材料,方唯便乘火车去了中原基地。

    孙士礼简直快乐疯了,一个劲的感谢方唯,要不然这个项目很可能会夭折。

    方唯自然要谦虚几句,他随后把相关的样品和材料交给了项目组,让他们在试验田里继续培育变异株,为接下来小麦育种工作打好基础。

    技术上的事情他没有多说,这些人都是行家里手,有了材料和样品,接下来的工作根本不用他操心。

    筛选的过程就像大海捞针,而什么时候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植株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在里面。

    “孙所长,我这次来也呆不了几天,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的!”

    方唯亲自跑一趟其实就是一个姿态,后续的研究工作不用他操心,所以来了三天就准备回去。

    孙士礼也知道对方留下也没啥必要,方唯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全局性和难点公关上面。人家已经趟平了接下来的道路,细节问题自然不好再麻烦对方。

    “方支书,明天咱们会餐,好好热闹一下。”

    临走前,孙士礼带着项目成员去市里好好吃了一顿。

    其实就是给方唯送行,所有项目组成员当晚就主动向他敬酒,要不是他的酒量非常好,绝对会喝趴下的。

    即便是这样,他第二天上火车的时候,头还有些疼。

    傍晚。

    方唯回到了家中,阿姐做好了一桌菜,盘莲也正在家里等着。

    他进屋后洗了把脸,三个人便坐下来开始吃饭。

    他和盘莲说了一下新一代小麦项目的进展,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小规模育种,预计明年完成所有的验证工作然后品种定型。

    “三哥,真不容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费劲,是不是不熟悉小麦的缘故”

    盘莲一直认为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男人,结果这个项目却卡了很长时间。

    好在现在有了关键的突破,她觉得是不是由于南北差异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管怎样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方唯笑着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翌日。

    他一早就来到了县里,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王林听得很认真,等对方说完之后,两人还就住房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

    “方支书,之前上面下发了关于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文件,这样的话,大家以后解决住房只有靠购买商品房这一条路了”

    “也会有别的路,比如像集资建房等等。接下来的房改首先要完成存量部分的货币化改革,以前单位分配的住房,会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个人。”

    “现在县运输公司已经无法正常经营下去,县里打算按照煤矿的模式进行处理。方支书,你们有意向兼并运输公司吗”

    “运输公司和煤矿不一样,几乎没什么有价值的资产。就那些破车,大多数都该报废淘汰了。”

    “话不能这样说,运输公司占地很大,还有一个占地更大的家属院,土地资源难道不是资源吗”

    “我再考虑考虑,即便是加上这些土地,县运输公司的价值依然不大。”

    两人聊了一个来小时,王林要去开会,方唯便离开了县城。

    回到办公室,他开始处理公务,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稍晚了一些。

    他今天去县里,是王林主动请他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县运输公司的事情。县运输公司主要从事货运业务,曾几何时也是县里的宠儿。

    不过公司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现在早已实际上破产,几年都没发过工资。

    有很多司机都跑去瑶岭集团的运输公司做事,干活拿钱,总不能呆在家里饿死吧

    王林在盘活了煤矿之后,迫切想把运输公司这个包袱甩出去,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方唯。不过,这家公司想救活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以公司残存的价值吸引人。

    县运输公司地理位置优越,占地很大,加上连片的家属院,的确拥有优良的土地资源。

    但方唯考虑的要更深一些,现阶段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不成熟,在一个小县城里搞住宅项目,房子能卖得出去吗

    所以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

    第二天。

    他给蔡桐、胡林伟等人打了电话,说了兼并县运输公司的事情。

    “县运输公司没什么价值,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对方占有的那片土地。县运输公司地处进出县城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公司可以广泛的讨论一下。”

    方唯没有发表意见,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了集团公司的高层。

    随着瑶岭集团的摊子越铺越大,团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由他来拍板。

    上午他一直呆在办公室,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炳义跑来找他。

    “公司已经和香江那边达成了蔬菜供应协议,我和金陵圩乡谈了一下,他们愿意让咱们承包2万亩的旱田。”

    供应香江蔬菜的事情,还是江石月从中联系的。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筹备,万事俱备,就等着符合标准的蔬菜上市了。

    田炳义今儿代表公司去和金陵圩乡谈妥了土地承包的事情,第一期先承包两万亩的菜地,如果效果好再扩大种植规模。

    本来这些事不用方唯操心,不过田炳义想投资兴建几座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但林总那边很犹豫。

    “姐夫,这事儿你还是要听林总的。虽说有了蔬菜大棚可以一年四季供货,但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我估计林总就是犹豫成本的问题。”

    方唯没有直接答应田炳义,他认为投资兴建大棚有利有弊。

    其中的利弊就让林炳坤等人去权衡,他不想越俎代庖,从而坏了规矩。

    “好吧,那我再写一份报告递交上去,当务之急是保证尽快出货。”

    田炳义见方唯这么说,也就不再勉强。

    他随后连饭都没吃就返回了金陵圩乡,接下来就要种植各类蔬菜,也要在当地招聘一大批农工。

    过了两天。

    林炳坤主动给胡林伟、蔡桐以及方唯打了电话,商量是否要在金陵圩乡投资兴建蔬菜大棚的事情。

    最终大家统一了意见,那就是暂时不宜盲目投资,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公司第一次向香江那边供应蔬菜,很多情况都不清楚,还是等掌握了相关的情况之后再考虑比较好。

    田炳义也没有再坚持,很快就建立起了供应香江的蔬菜种植基地。

    他现在主要负责蔬菜育种以及蔬菜种植基地的工作,现在的工作量无疑增大了很多。

    林炳坤从农业公司派了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辅助他,要不然他肯定得累趴下。

    这天上午。

    方唯去了新建的物资供应站,所谓物资供应站其实就是一座大型的仓储式超市,供应的物资包含了吃穿住行各个方面。

    社员们基本上不用走出瑶岭乡,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

    “支书,咱们的物资供应站运行之后,效果非常好。”

    供应站的负责人陪同方唯在现场转了转,这里的人气很旺,据说还有不少从其他乡镇来的人到这边进行采购。

    当然,消费的主力还是社里的社员们。

    “养殖场那边的鸡鸭鱼肉供应没问题吧”

    “暂时没问题,毕竟养殖场每一年也有大量的外销,最多以后向我们倾斜就是了。”

    方唯走在这座大型建筑里面,仿佛回到了上一辈子的超市,而且供应站的面积可比他印象中的超市大多了。

    所有商品都是从全国各地采购的优质商品,物流运输大部分由运输公司保障。

    邓元恩等人已经将触角伸到了各大城市,这也和【瑶岭大米】、【瑶岭辣椒酱】等产品的辐射范围相当。

    运输公司已经有了物流公司的雏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通了几十条固定的运输线路。

    目前是物资供应站派出了采购人员到处跑,很辛苦。等采购网络形成之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