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8章 重点打击,杂交玉米立项

作品:《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但事实上这些谣言对瑶岭农业的杀伤力有限,毕竟公司的农业生产一切正常,市场上充斥着公司的各种产品,多数人是不相信这些谣言的。

    方唯给蔡桐打了电话,让他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销售工作,针对新凯奇的品种全力出击,就是要把他们的市场份额打下去。”

    “好的,我明白了,咱们是不是该全面反击了?”

    “就是这么回事,让新凯奇领略一下我们的力量。”

    随后,瑶岭农业发起了全面反击。针对的就是新凯奇的主要品种,希望尽量挤占对方的市场份额,从而重创新凯奇。

    至于其他有恶意的种业公司,等回头再和他们算账,现在只需要盯着新凯奇穷追猛打即可。

    “我马上就去安排。”

    结束了通话之后,蔡桐就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会,部署接下来的反击行动。

    新凯奇一段时间以来的小动作不断,造谣生事、到处举报、甚至还跟公司的技术人员接触,妄图窃取企业的核心机密。

    但他们肯定不知道,瑶岭农业的核心是方唯,是方唯进行指定的那些农田。

    就算是把他手上的育种技术交给新凯奇,新凯奇也不可能复制他的成功后之路。

    时间匆匆。

    由于瑶岭农业调整了销售策略,在彻底挤压了新凯奇的玉米种子之后,开始有针对性的挤压对方的蔬菜种子。

    总之,公司销售部将新凯奇的产品销售额做了一个排序,一项一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进行打击。

    蔬菜品种繁多,凡是新凯奇卖得好的蔬菜种子,公司这边就进行重点培育。有了属性的加成作用,公司的蔬菜种子生产周期短、品质更优、产品产量也更高。

    所以瑶岭农业有着无可比拟的快速响应机制,农业生产部和销售部通力合作,随时掌握着市场的变化,将新凯奇的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直到外界的谣言消失了,公司这边才渐渐恢复了常态。

    “支书,咱们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新凯奇打垮?”

    “你以为新凯奇真就这么容易被打垮吗?要知道,新凯奇的背后是行业世界排名前三的巨头,实力强悍,人家亏得起。

    再说了,新凯奇母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等他们吃透了转基因技术,照样可以卷土重来。所以咱们也别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显示了实力,打痛了新凯奇就是阶段性的胜利。

    瑶岭农业也有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总是针对对方及时响应,其实成本还是蛮高的。

    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方唯面对蔡桐的问题,耐心做了回答。

    蔡桐听懂了,随后便挂了机,他还需要给公司的高管们做解释。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新凯奇是多么的招人恨,公司上下都恨不能一下子搞死对方。

    方唯懒得去安抚大家的情绪,那是蔡桐需要做的工作。

    清晨。

    他和盘莲花带齐装备,踩着晨露走进了大山。

    今天他们要去采摘天鹅菌,根据多年的经验,这个时间点应该可以采到这种野山菌。

    “三哥,小洁明年就要高考了,我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老了。你说,等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以后,家里就剩咱们两个,多冷清啊!”

    盘莲花这段时间是最开心的,两个孩子放暑假回到家,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但她想想今后,心里又多了一些伤感,总之这种心情很复杂,她也只能和男人说说。

    “没事啊,等他们都都工作了咱们就退休,到时候全国各地随便走,想看儿子就去看儿子,想看女儿就去看女儿,多好!”

    方唯不禁莞尔,赶紧宽慰了婆娘几句。

    盘莲花一听,顿时心情就好了起来,还别说,男人这话说到她的心坎里去了。

    两人很快来到了那片松林地带,放眼望去,树林里到处都是一簇一簇的天鹅菌。

    “三哥,赶明儿你多找些帮手,把这些菌子采回去,浪费了多可惜。”

    盘莲花丝毫没有百万富翁的觉悟,看到山里的好东西就不忍浪费。

    方唯也是这样考虑的,在两人的字典里没有端架子这个词,他们只知道浪费可耻。

    随后两人采摘了两背篓的天鹅菌,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做午饭时间。

    斌斌和小洁有口福了,中午正好可以做一些天鹅菌来吃。新新鲜的菌子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能把人的舌头鲜掉。

    第二天。

    方唯召集了一群瑶寨的阿哥,进山把那一片天鹅菌都采摘了。

    这些菌子拿去卖钱,到手的钱一部份奖励给了阿哥们,还有一部分用作改善孙道人诊所的条件。

    诊所其实赚不了什么钱,能不亏损就不错了,想要改善条件只能依赖外部的输血。

    毕竟是私人诊所,合作社或者公司出钱都不合适,方唯干脆自己补贴一点。

    不过这事儿很快就被几位理事得知了,他们觉得不应该让支书个人贴钱,所以经过研究决定,也给了诊所一笔补贴。

    孙道人手里有了钱,终于聘请到了一个不错的中医。

    此人叫赵玉春,年龄47岁,以前在大城市的中医院工作。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病退了,就回到了原籍(瑶岭乡)修养。

    俗话说医不自医,对方的病还是孙道人治好的,所以他对孙道人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玉春本来有自己开诊所的打算,孙道人有了钱之后邀请对方来帮忙,给发工资,对方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报恩谈不上,主要是想跟着孙道人学习。

    现在诊所一共有四个人,两个打杂的,两个坐堂医生,挺像那么回事。

    “孙老,你给人家开多少工资,就把人给忽悠来了。”

    “工资不少啊,起码和县医院的主任医师平齐,赵玉春的医术不错,尤其擅长跌打损伤、骨科,他的正骨手法一流,开个头疼脑热更不在话下。”

    孙道人对于赵玉春的评价还很高,而赵玉春看到斌斌就和看到了鬼似的。

    斌斌年纪轻轻已经有了老道的八成功力,而且还在上大学,今后真的是前途无量。而且小伙子勤学好问,赵玉春也不藏着掖着,给斌斌传授了不少绝活。

    孙道人和赵玉春都很看好斌斌,对方从小学医,有名师指导,现在又在大学接受系统教育,这还有啥好说的,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因为两个孩子放假在家,方唯就没有外出,最多偶尔去一下两个农场转转,当天就能回来。

    公司所属的各个生产单位,一切正常,耐心等待收获就是了。

    农科院作物所和公司的研究所,下一步准备了研究杂交玉米,并将生物技术用于种子的制备。

    “方支书,我们这个课题牵扯面比较广,希望你能提出思路,要是能成功的话还是老规矩,你这边拥有所有的权益,我们享有科研成果。”

    作物所的同志找到了方唯,希望他能同意并领导这个项目。

    方唯考虑了一下,自己最近似乎也没什么大事,就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只不过他不是很喜欢杂交玉米,因为杂交玉米的产量虽然很高,但口感要差一些。

    他之所以答应领导这个项目的研究,是因为要防着新凯奇的母公司推出第二代转基因玉米。

    技术上的问题难不倒他,杂交玉米育种的关键是筛选品种,然后提纯。

    怎么提纯呢?就是利用筛选出来的品种进行自交,经过多次的自交提纯之后得到性状优良的母本,使得一个稳定的自交系形成。

    这个过程也叫自交系的选育过程,然后才可以谈到作物杂交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生物基因技术,目的是筛选出具有优异配合力的自交系,为杂交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接下来还有很多步骤,和杂交水稻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东西在后世都是写进教科书的东西,但对于现在的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却是充满了挑战。

    作物所的同志找方唯领导这个项目算是找人了,在当前这个年代谁能有他的育种知识储备丰富?在别人几乎没多少的头绪的时候,他就拥有完整的技术路径,这就叫技术碾压。

    不过,他不能直接把技术路径给他们,前期还是要让他们吃点苦头才行。

    作物所加上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另外还有一大队育种小组的配合,毕竟以后还要用到试验田的。

    【杂交玉米01专项】开始启动,方唯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其他具体的分工也做了安排。

    “以我个人的理解,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有很大的区别,杂交水稻我们是采用了三系杂交法,而杂交玉米的育种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

    我这里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杂交水稻需是从天然不育株上寻找灵感,关键是培育不育系。而杂交玉米的关键是提纯,具体可以通过反复的自交来形成自交系。”

    在项目启动会议上,方唯还是放出来了一点东西,要不然大家两眼一抹黑,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他只会说这么多,剩下的事情需要他们自行探索。

    项目组行动了起来,开始寻找优秀的玉米品种。可能是灯下黑的缘故,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玉香083】和【玉香183】,只是派出人员在全国各地“淘金”。

    方唯也不着急,他还有时间,先让大家随便折腾。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经常去孙道人的诊所,倒是和赵玉春逐渐熟悉了起来。

    赵玉春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他和斌斌能谈得来、和方唯也能谈得来,甚至和孙道人也处的很不错。

    通过观察,方唯觉得对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起码在正骨这一块,全县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社员们在干农活的过程中,跌打损伤在所难免,最近连骨折的病人都碰到了好几个。

    赵玉春不需要做手术,就能接上断骨,事后证明效果非常好,伤愈之后行动几乎不受影响。

    这个假期,斌斌主要就跟他学习正骨,另外就是加强练习针灸。结果他比上学时还辛苦,看的盘莲花好心疼。

    “三哥,学医不需要啥都会吧?斌斌这样子实在是太辛苦了。”

    “的确不需要啥都会,不过斌斌爱好这个,看到有用的东西就想学,就随他吧。”

    方唯也不知道说啥好,但他能肯定自己的儿子的确是热爱中医,并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他认为这是好事,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怕什么呢?

    斌斌跟着老道学习这么多年,吃得苦难道就少了?要知道他当时一边上学一边学习医术,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结果斌斌不仅矜持下来了,而且学习成绩还很优秀,要不然也考不上现在的重点大学。

    盘莲花不说吱声了,只能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增强营养。

    匆匆数日。

    外出寻找玉米良种的人员陆续返回,经过筛选测定,结果不是很满意。

    方唯暂时没有出手,他得准备应付调查组的到来。

    这天上午。

    他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崔义明陪同调查组到了瑶岭乡。

    作为主要的当事人,方唯接到电话就赶了过去,然后调查组便和他进行谈话。

    “方支书,你们当时是咋想的?上级三令五申要求个人承包的土地不得流转,结果你们还是和前进乡达成了协议,事实上把全乡大部分的土地都拿了下来。”

    “这事儿说来话长,咱们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从【南豆333】大豆说起。因为【南豆333】培育的非常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所以上级要求我们提供足够的种子。

    上面打算全面推广这种大豆良种,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我们公司的土地有限,像【南光五号】、【玉香183】等,哪个不是重点推广品种?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土地,要不然无法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没办法的情况下,我找了县里,县里又找了地区,结果土地的问题解决不了,只能从政策上给与一定的支持。”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