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3章 3600万《狄仁杰》!还没开打,《双
作品:《忽悠华娱三十年》 第433章3600万《狄仁杰》!还没开打,《双龙传》就输两回了!
“如果收视率低了怎么办也就是说,具体要怎么撤广告呢”
“很简单,就是按照合同来具体操作,比如,如果你们选择提前支付,那么,播放之后不如预期,你们就主动申请撤销广告投放,我们就根据比例来进行退款。
如果选择分步支付,那么也可以选择之前支付的资金消耗光了,自然就撤掉广告了,也可以选择干脆早早撤销,那么,我们也给你们返款。”
“那要是收视率高了怎么加投呢”
“这就要从一开始说了,每部电视剧在播出之前我们都会做一番分析,会分割出‘重点’的时间段,就是说,这些时间段的收视率可能会比其他时段高,而各位也可以在招商的时候,对这些高时段进行出价,当然是价高者得之。
如果在播出之后,收视率超出预期,特别是剧中高收视率时段更超出预期,那么,各位就可以选择加投,当然的,之前招商会高价标下的朋友,会有优先权。”
还真别说,这么一听确实是大家都不吃亏。
马寻的方案可以说相当的详细了,但,这里面还有许多的细节。
与会的可都是业内人士,一旦开始谈细节,大家都来了精神。
“那么,技术方面呢”
“这个其实简单,我们电视台有能力全时段的实时监控剧集的收视率变化。”
“数据呢这个数据就看电视台的吗”
果然,能来参加会议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圈外人绝对不会问出这个问题的。
但,在这个圈子里,这个问题可太关键了。
“实时数据当然以我们电视台为主,而最终数据的依据,我们将会综合第三方的专业机构的数据,如果出入较大,广告费也会出现变更,具体的细节可以合同中体现。”
第三方的数据,这听上去好像不算什么大问题。
可现在我们国内电视的收视率市场,还真就是只认第三方数据。
首先,要明白收视率是什么?
钱!
所以,不能由电视台自己来定收视率,因为没准你们作假呢。
可是,第三方就值得完全信任吗或者,凭什么第三方来做
就好像那个所谓央视索福瑞,挂着个央视的名头,可那真的就是央视吗
不就是一个国外的公司嘛。
为什么不找其他的机构
于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了权力。
总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马寻回答了一部分,而剩下的一部分,就是那句‘合同细节’了。
我们可以谈嘛。
但实际上,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电视台自己是可以轻易的监控实时收视率数据的。
这个技术真的是一点儿都不难,甚至多年后,网络跟电视台打通了,网友都可以去一些做数据监控的网站看实时收视率变化。
马寻还关注过几个,做这种收视率实时数据直播的博主呢。
这类博主可轻松了,就是把某网站的数据拿过来,然后就会有很多粉丝盯着看,粉丝们很关心这些的嘛。
自家艺人在数据上表现的优秀不优秀,某某对家黑自担,那就用这些数据来反击,等等吧。
话说回来,马寻给出的这一套方案。
其实就是后来的方案。
十几年后,一部电视剧播出了,是火是凉,其实就看广告数量就能知道个大概。
有些个剧,吹的牛很大,可没播多久,广告跑的一个不剩。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绝对凉了。
有的就反之,越播广告越多,特别是,正看到关键的时候,突然给你来一段广告。
最可气的是,有些广告还是剧中主角穿着戏装拍的,让观众一时间都很迷惑。
比如仙侠剧,几位仙尊正在斗法,突然间大家开始说起空调、洗面奶什么的啦。
闹心不闹心!
但,这个手法就是马寻刚刚所提到的,在开播前就分割出高收视时段。
这其实也不难,还不是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咱们重点抓高潮,这就应该是收视率高点嘛。
总之,这一套方案,从技术到数据支持,以及各个方面。
都是相当优秀的,可操作性极高,而且,各位国内广告人一听……最大的诱惑就是‘可以撤’!
那有些戏,确实是雷声大雨点小,播着播着观众跑光了。
马寻这个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了这个风险。
这对广告主跟代理而言,实在是一个重大利好。
那么……现在开始吧!
“接下来,《神探狄仁杰》的广告招商正式开始……”
重头戏来了!
大家心里都明白马寻的意思,就是拿这部电视剧做个试验。
如果这部戏的表现好,这个新模式就肯定大行其道了。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这部《神探狄仁杰》的‘素质’了。
这部戏到底如何呢
马寻接着就进行了介绍,可一开口,就让咱们广告圈内的这些大咖都是一愣。
“这部戏,我以750万购入,所以,其制作成本应该不会超过600万……”
啊
在这种招商会上介绍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这是必须的,但,一般来说都会往高了吹。
好,就算是咱们不往高了吹,咱们做个诚实的人。
但你也不用说了750万之后,又来个不超过600万吧
过于诚实了吧!
其实,这种招商会数据虚假一点儿,根本不是事儿,甚至,很多人并不看这些。就说这里的广告界大咖,看的还不是湖南台这块招牌,还有马寻你这位娱乐圈大老板的过往战绩嘛!
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就600万吧。
台下很多人在窃窃私语,马寻诚实不诚实,咱们可以放一边。
现在就当600万制作的一部戏,那么,就广告投放来说,应该是多少呢
1200万
翻一倍,这应该差不多了。
马寻这边接着就把高收视时段,还有普通收视时段等等给分出来。
那么,这就……
“1800万!所有时段!”
啊
等会儿,不是翻一倍就差不多了吗
怎么开场就翻了三倍!
你们不守规矩!
“2000万!所有时段!”
“1000万!高时段!”
“1500万高时段!”
“2200万!所有时段!”
有点儿乱,时段的出价跟总时段混一起了,但还好,总体趋势非常的棒。
马寻也是犯了经验不足的毛病,毕竟,这个模式他也是第一次搞嘛。
下次,就应该每一个分段单独的拿出来竞价!
算了,这次就先这样……
“2500万!”
“2700万……”
好家伙,这喊价越发的疯狂了!
……
同一时间,京城。
王家兄弟以及几位老板,现在围在一台电话旁。
《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的广告招商,也牵动着他们的心。
啊这……为何如此关心
别说孙冬海跟白大庆了,就连张鑫鸣、秦宏这些家伙都来了,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
知己知彼嘛。
但实际上,这帮家伙藏着什么心思,王家兄弟心里是清楚的很。
孙冬海跟白大庆应该是为了未来的战斗。
可张鑫鸣等人那就不一定了。
没准,他们觉得马寻的那个法子好,干脆倒过去了呢。
这年头,谁跟钱有仇啊。
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这《神探狄仁杰》到底能拍出多少钱了。
要是钱少……
“来了来了!”
电话那头着急忙慌的,他们的卧底显然有些慌乱。
“快点儿说吧。”
王家老二都等不及了,这也是许多老板的呼声。
那头卧底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那个马寻说了,这部戏成本600万,然后,然后……”
“你快点儿啊!”这次换老大来催。
“3600万……就是整个的,马寻给分了三个时段……”
卧底后面那些话已经不重要了。
3600万成本600万
6倍!
关键是,这也不是马寻方面制作出来戏,只是马寻买的。
这样的一部戏,就让广告圈的这些家伙心甘情愿的6倍的钱!
什么新模式啊,这简直是超级模式!
众老板都有些发傻。
那孙冬海不甘心呀,当即来了一句。
“那帮家伙都是看着马寻的面子!”
这个解释还行,可很快就被打脸了。
那边卧底给解释了一番马寻的这个‘新模式’……
这边一听,懂了!
能拍出这么高的价,原因就是……
“戏不行可以撤!”
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新模式听上去好像会降低广告商以及代理们的投入,但实际上……因为有保底呀,有风险规避呀。
投呗!
当然了,别人肯定不行,必须得马寻才可以!
就不说马寻之前的战绩多么辉煌了,就说他现在。
他跑不了的!
他这边还有好几部戏要播呢。
所以,广告大咖们根本不担心他毁约,不担心戏要是真的收视率不行,他赖账不还钱!
反过来,如果这部戏一旦成了……
那这个钱不就值了嘛!
这就是马寻说过的对赌嘛。
王家兄弟也是恍然大悟。
但,眼下不能纠结马寻那边的情况了。
“我们得搞我们的!”
“对!有道理!”
“招商会赶紧搞起来。”
对呀,《大唐双龙传》这部戏……我们不能在招商这个事儿上输给马寻!
不然的话,岂不是让马寻这个新模式成了嘛!
于是乎,孙冬海、白大庆,包括王家兄弟他们干脆一起去了浙台。
必须要说,他们的实力也很强。
而且,圈内人脉非常的丰富,本身也是搞过很多年了。
但是,在招商会开始之前,就有老友跟他们聊了。
“我说王哥,你们这边不学一下”
“学什么”
“学人家马寻呀,搞个保底或者规避风险的法子呀。”
王家兄弟听到这话,直接脸色大变!
效果已经出来了,马寻那个新模式的影响力已经产生了!
但,他们不能学呀!
于是乎,只好硬着头皮搞这个招商会了。
结果,吭哧瘪肚的搞了个3000来万。
而且,他们还开了不少优惠条件。
可还是不如那3600万来的猛!
原因,各位广告大咖也都说了。
你们这边没有保底,我们投钱当然要多多考虑了。
好家伙!
还没开打,《大唐双龙传》就输了一手
王家兄弟跟孙冬海等人当然不会认输。
而且,孙冬海这货也有依仗。
“就这部戏,制作非常精良,投资比那个《神探狄仁杰》高多了!我们不可能输!”
孙冬海这话有道理,他这次也不是搞一部阿猫阿狗的垃圾剧就来打的。
这《大唐双龙传》绝对是tvb的重头戏,而且,之前还有央视参与,后来浙台还加入。
总之,这部戏绝对不差!
可就在王家兄弟、孙冬海这帮老板等着这部电视剧在收视率上打赢《神探狄仁杰》的时候。
香港方面出了一些消息……
“劲爆!胡定辛大骂杨怡!”
“胡杨二人结怨就因《大唐双龙传》!”
“据传,大陆拍戏阶段,有人耍大牌……”
这部戏还没播呢,那边黑料先出来了
当然了,在香港这部戏已经播了。
所以,现在才出这些黑料,都算是香港媒体工作不力了。
如此这般……
正式的大战还没开打呢,《大唐双龙传》已经输了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