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7章 随军商人

作品:《崇祯重振大明

    被钱谦益和瞿式耜提到的韩爌,这时也在叹气。

    他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又因为亲戚的事情,卷入一场案子。

    在皇帝派锦衣卫去山西调查前,他就知会了张家、王家等亲戚,让他们小心行事,收拾好之前的首尾。

    不料因为山西商人之间的联系,张家还是被卷了进去,甚至牵联到了自己。

    这让他忍不住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管不好亲戚:

    “为今之计,也只能主动请罪了。”

    “希望陛下给我留点面子。”

    上了一本奏疏,说了自己治家不严的罪过,请求皇帝处置。

    奏疏中免不了的就是请辞,毕竟他还要脸。

    朱由检收到奏疏后,眉头微微皱起。

    按他本心来说,是不想韩爌辞职的。这位首辅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国方略。

    但是他的性子比较柔弱,自己想推行的各种改制,不用担心会被内阁抵制。

    更何况他决定确立任期制,总得让这位平台拜相的首辅做一任。否则朝堂上一直动荡不安,会显得天下不稳。

    所以他思索之后,还是召见韩爌,打算交流一番。

    因为是私人谈话,朱由检是在西苑召见,选在紫阁之内。

    韩爌听到皇帝要和自己私下交流,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因为这种独对,对他的名声有损害。

    但是在听到传话的太监说皇帝在西苑的紫阁等着自己后,他不禁叹了口气,想到自己刚上任时,君臣二人的期盼。

    当时皇帝就说给他预留方三百里封地,这是和许多紫阁功臣相当的伯爵待遇。

    没想到如今自己还没干完一届,就有倒阁危机。

    这让他只能放下矜持,向来传话的太监道:

    “烦请公公带路,本官这就过去。”

    到了西苑紫阁,韩爌更感动了,因为皇帝不但在阁中等着他,还专门设了几榻,请他坐下说话:

    “朕先前讲了五层需求理论,第四层就是尊重。”

    “韩卿作为首辅,朕自然是尊重的。”

    “只是不知韩卿还有什么顾虑,什么需求没有满足?”

    韩爌闻言默然,想到了昨日的经筵。

    五层需求理论虽然闻所未闻,但是却都是出自先贤的言论,他内心也是认同的。

    按照皇帝所说的五层需求,他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定然是被满足的。尊重需求在皇帝先前平台拜相、如今坐而论道后,也没有丝毫疑问。

    剩下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毫无疑问是自我实现——

    他现在别说实现抱负了,就连首辅位置能不能做下去,都需要皇帝开恩。

    这让他沉默了一会儿,起身向皇帝下拜道:

    “臣有负陛下重托,请陛下允臣辞职。”

    一时跪地不起,请求皇帝处置。

    朱由检叹了口气,亲自上前扶起他道:

    “韩卿这又何必呢?”

    “张家犯的事情,朕还不至于牵连到卿的身上。”

    “你若真的辞职,那才是有负重托。”

    强行把韩爌扶起,把他按在几榻上。

    韩爌本来想坚持一下,但他六十多岁的身体,实在无法和常年习武的皇帝较劲。被皇帝按在几榻上,只能坐了下去。

    朱由检在他坐定后,方才继续说道:

    “辞职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韩卿且来说说,山西商人的事情怎么解决。”

    “这次调查的情况,可是触目惊心啊!”

    对晋商动手是他一直就有的想法,只是先前两次被韩爌拦了下来。

    如今发生这种事,韩爌实在没有理由继续阻拦,只能道:

    “皇上,山西商人和草原贸易的事情,隆庆和议后已有数十年。”

    “谁也没有想到草原突然剧变,所以一些商人继续贸易,犯下通虏罪过。”

    “臣以为可严惩确定通虏的商人,查抄他们的家产。”

    终于从韩爌嘴里听到抄家这句话,朱由检欣慰地点了点头,觉得韩爌还是上道的。

    但是如今这个情况,只查抄通虏商人,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的。像是张家这样被牵扯进去的,他也想刮层皮。

    敲了敲眼前的桌案,朱由检道:

    “张家的财富,应该不下百万吧?”

    “张四维论功封不上爵,但是他的后人有钱,倒是可以捐纳爵位。”

    “你写信好好劝劝,让他拿出些钱。”

    “漠南三大都护府动兵,还有明年的战事,都需要筹措军费呢!”

    “这件事如果能解决,朕就既往不咎,还给他们册封捐纳的爵位。”

    “要是解决不了,就别怪他们通虏,触犯朝廷法纪。”

    查抄晋商的钱财做军费,是他早就有的念头。只是之前毕自严、袁世振等人在维持财政平衡上做得太好,让他觉得没多大必要。

    如今眼看明年要有大战,又赶上田赋十一税改革,他终于决定查抄晋商,用作明年军费——

    那些为了拿回财货和建虏私通、甚至主动贸易的商人,定然是要抄家问斩的。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和建虏做交易的结局。

    不过对于其他受到牵连、却没有和建虏主动贸易的,那就要从轻处置了。朱由检决定让他们只是出点血,留下性命警示其他人。

    韩爌听到这里,知道很多山西商人的命是保住了。但是想到明年要打的战事,他还是忍不住心里一苦——

    那可是九边和辽东同时用兵,加起来千万两银子都没准。

    如果皇帝让山西商人全部提供,估计很多家族都要破产,才能把这笔钱拿出来。

    到底心疼家乡的商人,他小心翼翼问道:

    “陛下说的是军费,是明年的额外支出吗?”

    “若是那样,臣会好好劝说他们。”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当然是用于打仗的额外支出,九边定额军费,朝廷皆有拨款。”

    “但是如果明年税制改革不顺利、军费收得不足,那也需要人补上去。”

    “韩卿执掌财经委,一定要用心啊!”

    这话一说,韩爌知道皇帝这是又在逼着自己了。

    如果他明年无法把十一税改制推行好,把包含辽饷和九边军费的田赋给收上来,那就需要家乡商人填补,把这笔钱给垫上去。

    这让他想想就觉得发苦,几乎想要辞职不干。

    不过想想皇帝的挽留,还有张家卷入的案子,他还是只能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征收到足够的军费。”

    “就是打仗需要的是军需,能不能让他们出粮草衣物等军资,代替一些钱财?”

    “晋商之中,也有很多人愿意报国,愿意为朝廷效力!”

    朱由检琢磨了一下,知道这就是随军商人。历史上晋商为建虏做的就是这个,帮他们运输军资处理战利品。

    如今要集合一切力量抗虏,单单查抄通虏商人是不行的,还需要给他们门路,让他们不必通虏。

    所以他点头道:

    “捐纳公士以上身份、主动申报纳税的,可以给他们随军商人身份,帮助运输军资,帮军队处理战利品。”

    “若是捐了世爵,还可以在三大都护府设立后,在草原获得领地。”

    “你和袁枢密、黄掌院好好商议一下,确定如何管理随军商人。”

    “朕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商人也要爱国,也要效忠朝廷。”

    “这次的事看在韩卿的面子上朕不深究,但是以后再有人通虏,追究所有关联的人。”

    “所有外贸商人和异族势力的交往,以后也都要主动申报给锦衣卫。”

    韩爌舒了口气,知道这件事总算是过去了。

    而且皇帝还确定设立随军商人,让他和袁可立、黄立极定制度。

    如果这件事做得好,山西商人虽然明年会出点血,却有可能借助这个机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让他由衷感谢皇帝仁慈,仍旧愿意给山西商人机会。

    出了皇宫之后,他就立刻写了一封信,告知张家、王家等姻亲,让他们赶紧拿钱,捐纳爵位成为随军商人。

    然后又找到袁可立、黄立极,还把负责商务的工部尚书、侍郎请了过来,一同商议如何管理随军商人,让他们捐纳爵位。

    辽东战事虽然明年才会开始,但是今年已经提前开始准备。

    最先动手的就是漠南三大都护府,想要拖住建虏、不让他们东归。

    在眼看就要进入冬天的现在,袁可立正愁着如何给出动的兵马运输军资,听到皇帝要设立随军商人制度,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个办法好!”

    “那些商队在草原大乱后已经没了生意,商队都闲下来。”

    “正好让他们运输军资,省了朝廷负担。”

    “就是这些商人无利不起早,不知道价格怎么算?”

    “若是还实行开中法就好了,可以给他们发盐引。”

    黄立极笑着说道:

    “可以用爵位代替盐引,等他们做好事情才封爵。”

    “不过即使如此,价格也得公道。”

    韩爌则苦笑道:

    “今年就不用担心价格了。”

    “皇上让所有涉案商人立功自赎,提供军资捐纳爵位。”

    “明年辽东战事额外花的钱财也由他们提供,袁公制定作战计划时,一定要节省点。”

    “若是他们都破产了,以后很难找到随军商人。”

    袁可立闻言一怔,而后又哈哈大笑,知道这是当今皇帝的手段。

    本来他还想着要节省些花费,不给朝廷带来太大压力。如今看来没必要省,反正有人垫上去。

    如果这种好事每年有一次就好了,他能让制定的作战计划一直进行下去。

    所以他也没打算竭泽而渔,向韩爌道:

    “放心,打仗缴获的战利品,也可以给他们处置。”

    “只要公平合理,就让他们一直做随军商人。”

    “后勤部会派出军代表,监督保护他们。”

    军代表制度最初是兵部和军械研究院设立的,后来转入了装备部。如今已经在各个兵工厂实施,对保障装备质量有很大帮助。

    后勤部在采购军装时也学着派出了军代表,袁可立打算给随军商人也派过去。毕竟这些人负责的是军需,属于后勤部的范围。

    韩爌听着袁可立的安排,对这位皇帝信赖的枢辅也放了心。

    他对这位名满天下的直臣也是认可的,连皇帝都对他无比信任。

    现在,韩爌期望的就是明年的仗能打好,不但随军商人制度能落实,他这个首辅也能分润些功绩。

    想到皇帝在紫阁中召见自己,又给自己安排的事情,他心中又充满了干劲,誓要拿到伯爵爵位。

    袁可立同样很是振奋,因为他知道朝廷财政困难,用兵巨大的战事朝廷打不起。

    所以他已经做好了明年只派五万兵的准备,让孙承认等人率领五万精锐寻找战机。

    如今听到明年战事的经费由山西商人提供,他顿时觉得计划可以改一改。

    虽然孙承宗那里只能抽出五万精锐,但是辽南、海军那边还可以提供很多人。

    蒙古、朝鲜也可以多收买些兵马,甚至洪承畴提出的去日本招兵也能试验一二。

    反正有晋商来出钱,他不用担心浪费军费。

    『要是这样的事情,每年都有一次就好了。』

    『辛未方案能一直实施,把建虏给耗死。』

    不用担心钱粮的战争,他还没有打过。如今只是想想,就觉得无比兴奋。

    他向韩爌说道:

    “明年晋商能出多少钱,先说个大概数字出来。”

    “枢密院好用此做预算,避免钱粮浪费。”

    韩爌真不知道如何说,他在思索之后向袁可立道:

    “钱粮的事情等他们来京再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查抄那些通虏的商人。”

    “如果从这些人家里能查出足够的钱财,朝廷就不需要理会那些商人了。”

    “袁公一定要让锦衣卫好好查查,别放过一个通虏的商人。”

    想到那些人就咬牙切齿,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怎么会又受到连累。

    所以韩爌对这些通虏商人是一点都不同情,甚至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

    他相信很多山西商人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是这些人通虏被朝廷抓住把柄,他们又何至于要大出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