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1章 张同敞和林丹汗

作品:《崇祯重振大明

    “什么?”

    “镀金银印!”

    林丹汗已经出离忿怒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还有换印这种事。

    在他心里,一直是认为自己的玉印是用玉玺换来的,根本没想过还会被换。

    如今被点出这个可能,让他心里惊怒交加。只觉得受到大明的欺骗,三宝之一的玉玺被大明诳了过去。

    一时间,林丹汗怒从心起。本来只是作势生气的他,真有了和大明交手的心思。

    不过沙尔巴呼图克图的下一段话,却迅速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看来大明朝廷不是真要惩罚大汗!”

    “只是因为大汗这次没遵守约定的规矩,所以按照条约惩戒。”

    “但是只要玉印还在,郡王迟早还是会变成亲王的。”

    “降低的三成市赏,也早晚能恢复!”

    “否则大明不会派来一位郡公谈判,还按大汗要求,在这边建立互市地点。”

    这一番对大明朝廷的判断,让林丹汗和一众台吉只觉得醍醐灌顶。认识到大明的惩罚看似严厉,其实却处处留有余地。

    正在这个时候,大明一方又派来了信使,传来了兀良哈郡主等人的私人信件。

    郡主的信中提到了大明最初的礼遇,还有得知察罕部不战而逃后的恼怒。就连宫中的察罕部嫔妃,也因为向大明皇帝请求出兵遭到冷落。

    不过即使如此,大明皇帝还是按王公规格,为顺礼王和顺勇公各赐下五百亩宅地。还准备为沙尔巴呼图克图建造一座寺院,作为大乘法王在京城的住所。

    这无疑让沙尔巴呼图克图很喜悦,而且验证了他的猜测。

    林丹汗看着书信道:

    “大明的皇帝也忒小气,赐给臣子的府邸都要臣子自己建。”

    “告诉郡主的部民,让他们按信上所说筹钱,把顺勇公在京城的府邸建起来。”

    “至于本汗的府邸,等恢复亲王后再说!”

    显然,他是没打算去大明京城的,也不觉得自己会住在顺礼王府里。

    所以就找了个理由拖着不建,等以后看情况再说。

    不过即使如此,察罕部的权贵在听到林丹汗这番话后。也明白了林丹汗对大明的态度:

    那就是仍旧交好大明,部分承认大明册封的爵位。

    他们中有把女儿送进皇宫的,这时也打开书信观看。里面多是些关心之言,还有一些嫔妃用皇帝的赏赐买了礼物,会在孔贞运上任时顺便带过来。

    至于降爵之事,她们在宫中也会尽力周旋。等皇帝消了气后,他们再立点功劳就能恢复了。

    这让察罕部的权贵,无疑都安了心。不过很多人想到被降低的三成市赏,仍旧感到肉疼,向林丹汗道:

    “大汗,我女儿说只要随便立点功,爵位和市赏就能恢复。”

    “咱们是不是想办法,让大明那边消消气?”

    林丹汗听得恼怒,但架不住请求的权贵太多。而且他对自己降低的爵位和市赏,同样感到不舒服。只能勉为其难道:

    “明日本汗会提出这个要求,看大明有什么条件。”

    “这个江陵公可不好对付啊,远不如孔先生那么好说话。”

    孔贞运在出使察罕部谈判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就算因为利益等争端发生冲突,也是由其他人来谈。

    现在张同敞一上来,就对他们冷嘲热讽传达惩罚。让熟悉了孔贞运态度的林丹汗,感觉很不习惯。

    所以他对明日的谈判,并不怎么看好,觉得还是要等一两个月,待孔贞运上任。

    ——

    不过到了第二日,张同敞的态度却猛然一变。远不像昨日咄咄逼人,还命人取来很多食物,向众人道:

    “昨日传达旨意,没好好招待诸位。”

    “今日就没有那样的要事了,咱们边吃边谈。”

    命人摆了宴席,请林丹汗等人坐下。

    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林丹汗却不好拒绝,拂了对方的好意。

    张同敞取出一瓶罐头道:

    “这是皇上发明的罐头,诸位应该没吃过吧?”

    “尝尝我们江陵公国的咸鱼罐头,如果诸位喜欢,可以互市交易。”

    罐头这种东西,是去年才被发明的,还主要供应前线,当然没传到草原来。

    林丹汗见张同敞直接打开罐头,邀请自己品尝。对这种没见过的东西,当然不愿意吃到肚子里。

    甚至他想到张同敞昨日的态度,还担心这个人给自己下肚,或者让自己吃坏肚子看笑话之类。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虑,张同敞哈哈大笑道:

    “王爷是担心没熟吗?”

    “放心,这都是高温蒸煮的,保证软烂无比。”

    “若是想吃热的,咱们也有办法。”

    命人点燃炉子,把罐头里的咸鱼倒出来煮一下。

    他的随从当即取出一杆很像火炬的长柄打火机,拨动簧轮点燃里面的棉芯。然后用打火机的火焰,点燃了煤油炉的棉芯。

    随后又盖上了防风罩,防止被风吹灭。在架子上放了个小锅,把罐头倒在里面。

    不一会儿,咸鱼罐头就被加热,冒出了“呲呲”的声音。

    张同敞率先用刀切了一块,放在口中品尝,又邀请林丹汗道:

    “顺礼王请!”

    “尝尝我江陵公国的食物,是否符合口味?”

    林丹汗此时,早已和其他察罕部的权贵一样,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野外宴会,竟然被整出这么多门道来。

    无论是罐头还是打火机,亦或是加热的煤油炉,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甚至闻所未闻。

    看着随从要把煤油灯提下去,林丹汗忍不住道:

    “等一下!”

    “这是什么炉子?”

    “还有点火的是什么?”

    张同敞笑着解释道:

    “这是烧煤油的炉子,是皇上看到有人用火炬、就是那种放大的打火机加热食物,特意命工匠制作的。”

    “还别说,这炉子在野外加热食物或取暖,用着都很方便。”

    “把煤油换成鲸油后,连难闻的气味也没有了。”

    “若是王爷喜欢,本公就送您一个。”

    又邀请林丹汗品尝咸鱼,想要把江陵公国的罐头卖过来。

    林丹汗经不住他的盛情邀请,又因为张同敞已经吃下了,他就同样切了一小块,放在口中品尝了一下。

    对他这个大汗来说,咸鱼罐头自然称不上多美味。但是从未吃过罐头的他,还是感觉到很新奇。向张同敞夸赞道:

    “这罐头的味道不错,就是略有些咸。”

    “本汗会命人购买,江陵公尽管运过来。”

    张同敞哈哈大笑,说道:

    “那感情好!”

    “这咸鱼罐头就是因为用的盐多,和腌制品一样是不受贸易配额限制的。”

    “诸位只要有钱,就能尽情购买。”

    这让在场的察罕部人员,都是眼前一亮。很多人在品尝罐头后赞不绝口,认为这种食物既能用来裹腹,还能提供盐分。相比咸菜来说,还要更加实用。

    不过林丹汗此时,是不怎么在意罐头的。他指着煤油炉子说道:

    “这个炉子,还有点燃它的打火机,能让本汗看看吗?”

    张同敞笑着说道:

    “有何不可?”

    “只是这东西有危险,王爷一定要小心。”

    亲自把煤油炉提了过来,又递上了一个精美的小火炬。这是他平日里自用的,很是小巧玲珑,而且能够打火,可以当作打火机。

    林丹汗按他的指点试了一下,一次就打火成功,轻易点燃了炉子。

    看着熊熊燃烧的煤油炉,还有手中一直燃烧的小火炬。林丹汗的脸色阴晴不定,询问张同敞道:

    “此物如此精美,应该很难制作吧?”

    “还有那什么煤油、鲸油,是不是同样很难得?”

    张同敞哈哈大笑,说道:

    “外形是否精美,不影响它的使用。”

    “京城富裕人家,现在日常生火就是用打火机。”

    “至于煤油现在的确有点少,但是对我江陵公国来说,鲸油却是足够。”

    “东边的大海上,可是有无数巨鲸,捕一头就能熬出几千斤、几万斤油。”

    “王爷不用担心炉子没油可用,大不了多派些人捕鲸就是了!”

    捕鲸这个行业,即使皇帝不鼓励,但是在巨大的利益下,仍旧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

    尤其是江陵公国东面的海洋上鲸鱼数量众多,南面的日本又早就对鲸鱼开始了捕捞和利用。

    韩王藩国遗留一部分松前藩的人员,他们早早就开始了捕鲸。江陵公国在和韩王藩国交流后,很快也投入了捕鲸事业。

    目前江陵公国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依靠鲸鱼。就连西方捕鲸时经常抛弃的鲸肉,也被他们腌制或者用冰块储藏带回来,补充食物的不足。

    鲸骨和鲸须被用于制作衣领、马鞭、玩具,作为塑料的替代品。

    鲸齿用于制作棋子和钢琴琴键,作为对象牙的代替……

    可以说,鲸鱼的身上处处都是宝,而且被更深入地利用起来。

    捕鲸这个行业,对江陵公国也至关重要,甚至吸引了很多南方商人前来。

    张同敞本就有扩大捕鲸规模的想法,如今林丹汗问到鲸油的问题,被他轻松道了出来。

    林丹汗听到张同敞这番话,手里的火炬一晃,险些掉落在地。

    因为他看到的哪里是火炬,分明是大明在草原上点起的一团团火焰——

    大明对草原最有效的战法是什么,就是烧荒和捣巢。

    捣巢是发现草原部落后派兵袭击,烧荒则是把草原上的草给烧掉。

    这对草原部落的影响不言而喻,打火机和煤油的出现,无疑让烧荒更方便。

    本来林丹汗还期待打火机难制造、大明的煤油数量也不多,但是被张同敞点明打火机开始普及,还有鲸油等油料都能替代煤油后。他心中顿时没有了侥幸,知道大明以后若在草原烧荒,绝对会更方便。

    随便一个小队,就能在草原上泼洒油料,然后点起大火。

    张同敞的展示,在他看来也像是无声的威胁:

    如果察罕部敢和大明交手,大明就是找不到他的巢穴,也能把草原给烧了。

    所以林丹汗这顿饭,可谓食不甘味。就连恢复市赏的事情,也没有心情提出。

    ——

    不过他不提出,却有人忍不住提出来。

    索诺木台吉仗着是顺嫔的父亲,又是克什克腾鄂托克的首领,还是林丹汗和大福晋娜木钟的亲信,询问张同敞道:

    “多谢江陵公把我女儿的书信送来。”

    “不知江陵公可知道,我们的爵位和市赏如何恢复?”

    旁边一众台吉,忍不住竖起耳朵来听。就连林丹汗,也认真听了起来。

    张同敞对此仍旧满是笑意,指着东边说道:

    “此事非常简单,只要诸位和建虏认认真真打一仗,或者征服几个依附建虏的部落,爵位和市赏就能恢复了。”

    “眼前就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攻打嫩科尔沁。”

    “无论是把嫩科尔沁驱逐,还是完全征服,都能把爵位提升一等,市赏恢复一成。”

    “本公来此也是为的此事,协调各方兵马,征讨嫩科尔沁。”

    这让察罕部的权贵,听到后面面相觑。

    倒不是他们不想打嫩科尔沁,也不是他们怕了这个部落,而是经过去年的征讨后,他们知道攻打嫩科尔沁就会引来建虏。

    在不敢、也无力对抗建虏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想去打嫩科尔沁。

    否则察罕部为何放着故地不去收复,反而千里迢迢去打漠北。

    眼看有些冷场,张同敞向林丹汗道:

    “如今阿鲁科尔沁已经是拿下了,王爷就不想征服嫩科尔沁,把科尔沁部重新纳入麾下吗?”

    “大明对此,会提供一切支持,只要王爷愿意出力。”

    林丹汗兴致寥寥地道:

    “打了嫩科尔沁,大明会补充铁甲吗?”

    “去年那一场仗,本汗可是有不少损失。”

    去年察罕部兵败,大明自然没有多少赏赐。甚至为了制衡林丹汗,只是给察罕部的权贵补充了铁甲。

    林丹汗想到这里就心中有气,当然不想再傻头傻脑地攻打科尔沁。

    张同敞对此有些尴尬,因为这是大明朝廷内部的算计。只是谁也没想到林丹汗这次脑子如此清明,竟然没有把察罕部的首领逼走,就把这些人掌握的铁甲收拢起来。

    此时他只能道:

    “铁甲数量需要朝廷决定。”

    “但是王爷若是有需求,江陵公国的军械所,可以帮王爷修理武器。”

    “铁甲同样如此,可以打造甲片给补上去。”

    这无疑让林丹汗眼前一亮,因为这意味着他损失的铁甲,可以得到修复。

    目前只剩下三千多副的铁甲,可以恢复到四千多副、甚至五千副的规模。

    这让他终于看张同敞顺眼起来,大笑着举酒示意。

    大明这个态度,无疑还是要扶持察罕部,帮他恢复甚至增强实力。

    有了这个认识,接下来的谈判也顺利了。在张同敞表示会帮助修理武器、甚至将来会向朝廷请求让察罕部增加五千副铁甲后,察罕部所有权贵,都认为应该配合大明征讨嫩科尔沁。

    阿鲁科尔沁的地盘划分也极为顺利,就以双方控制的地方为界,阔滦海子和捕鱼儿海以南以西归察罕部,以北以东归安东都护府。

    阿鲁科尔沁的人口,则要看他们愿意归顺哪一方。愿意跟随林丹汗的大明会放过去,不愿臣服林丹汗的,大明则接收过来。有差额则计算价值,用货物补偿对方。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将来征服之后,按这个办法处理人口。大明会支持林丹汗征讨漠北各部,但是喀尔喀部以北的布里亚特等部落,大明会派兵征讨。双方暂时以喀尔喀部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总的来说,还是大明为林丹汗提供支持,希望他打破漠北的格局,聚拢更多力量对抗建虏。

    林丹汗则希望征服漠北各部后,再顺势一统漠西、漠南,成为全蒙古人的大汗,和大明、大金鼎足而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