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4章 再不反抗,可就没活路了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上元夜宴上所发生的事情。
如同一阵春风一般,在极快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大唐天下。
与此同时。
伴随着记录着大唐阅兵、火炮以及上元夜宴之事的《大唐日报》在四方发行。
另一个名为《龙门学报》的报纸,则同样也开始流传起来。
《龙门学报》拿在手中。
一眼望过去,最为醒目的就是那四个大字。
“王霸之辩”!
大唐,河西走廊。
古西舍利拿着手中的《龙门学报》,正在逐字逐句的读着上方关于王霸之辩的记录。
学报的排版,很有意思。
正上方是“王霸之辩”四个大字,下方则是两篇文章,分别用来论述“王道”与“霸道”。
而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两篇文章的正下方,用大量的篇幅,刊载了第三篇文章,其作者署名那里,明晃晃的写着“李厥”二字!
辽王叫什么名字,不涉及避讳。
看学报的大部分都是官员和学子,自然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辽王李厥!
李厥的文章,和那日在大殿上说的没什么区别。
只是用词更加的准确,逻辑也更为严密了一些,此外还添了几个例子,用于论述说的出来的结论。
“王道…霸道,唉!”
“这李厥小小的年纪,看事情就这么透彻,对于我们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啊!”
古西舍利收起学报,脸色颇为沉重。
如今已经是三月份了。
自从上元夜宴结束之后,古西舍利就立刻收拾东西,没过多久就离开长安,准备返回西突厥。
队伍走了一个月。
马上就快要走出河西走廊,进入安西都护府的辖区了,而继续往西,就会抵达乙毗射匮可汗的王庭。
但哪怕过了"这么久。
前些日子在大唐所见到的一幕幕,仍然在他心中久久无法消散。
恐惧感。
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酝酿。
古西舍利不想和大唐作对,但作为乙毗射匮可汗的亲信,他却只能劝自家可汗疏远大唐!
不然的话。
西突厥国将不国,就在眼前……
思虑万千之际,前边探路的人马忽然跑回来,隔阂老远,就大胜对着他喊道:“大人,前边有人在等您过去一见!”
“嗯?!”
闻言古西舍利一愣。
“谁要见我?!”
“不清楚,但看他们的装束,应当也是咱们突厥的人。”
古西舍利更茫然了。
突厥其实不算一个特别庞大的民族。
但之所以东西突厥那么强,是因为他们麾下还统治着其他的民族,比如铁勒,比如契丹。
真正的突厥人。
除了东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部众之外,整个天下,似乎也就只剩下自己会出现在这大唐的疆域内了吧?!
不对!
还有一伙人!
古西舍利瞳孔一缩,皱眉道:“难不成是阿史那峮那伙人?!”
“现在能够出现在这里,除了咱们之外,就只可能是他们了!”
阿史那峮同样也是匆匆忙忙的离开了长安。
如果他走的要早几天,按照速度来估计,恐怕要在他们前头几百里外。
但这也不绝对。
河西走廊就这么宽,道路是固定死的。
指不定阿史那峮的人,就是故意限行出发,然后堵在前边,就是为了等他们过来!
“大人,如果是他们的话,该怎么办?!”
“怕什么!”
古西舍利冷哼一声。
“别忘了,这里可是大唐的领土,就算是阿史那峮疯了,也绝对不敢在这里对我们下手!”
“除非他想拉着他家可汗,一起去死!”
古西舍利虽然惊疑,但压根就不带慌的。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这里可是大唐的战略要地!
前边就是敦煌,借给他阿史那峮十个胆子,他都不敢在这里对其他使臣队伍下手!
“走,过去瞅瞅!”
半日之后。
两伙人在一处绿洲成功碰头。
古西舍利远远一瞧,哪怕只是看到了个模糊的人影,他都知道那人绝对就是阿史那峮!
二人从去年出使大唐互相唇枪舌剑打到年后。
说句离谱的。
恐怕已经被大多数朋友都要熟悉彼此了。
“阿史那峮,果然是你这个贼子!”
“你明明早走了好几天,却在敦煌这里截道堵着我,到底要干什么?!”
绿洲之中。
阿史那峮喝了口凉水,咧嘴道:“自然是有事相商啊,不然我闲的没事干,在这吃沙子做什么?!”
“哼!”
古西舍利冷哼一声。
而阿史那峮则不以为意,伸手指了指身前不远处的一张羊毛垫子,示意对方坐在那谈话。
“说吧,什么事?”
阿史那峮闻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先沉默了刹那后才幽幽道:“大唐西征西域,就在这几年之内了。”
“那篇刊载在《龙门学报》上的王霸之辩的文章,你可看了?!”
“写这文章的,是李厥那黄口小儿。”
“他将王道和霸道视为工具、手段,毫无疑问,肯定又是一个像李承乾这样的无所不用其极之辈!”
“而这篇文章能发出来广为流传。”
“可见,李承乾和大唐的重臣们,心里边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再加上,那幅《四海归一图》。”
“并非是我太过于悲观,而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从各种现有的蛛丝马迹来看,最昌明五年之前,大唐就会发兵西征西域!”
说到这里。
阿史那峮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而且说不定,他们今年就要对西域下手了……”
谈话间,两边的下属都已经远离此地。
方圆二十丈内,就只剩下他们二人,所以阿史那峮说话才这样似乎忌惮。
古西舍利听完后,仿佛并没有多么震惊。
显然。
这件事情,他也想到了。
“此事我自然明白,不瞒你说,这次回去就要与我家可汗商量一番对策。”
“阿史那峮。”
“你拉着我说了这么多,却全部都是废话!”
“只说不问不说解决的办法,你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阿史那峮默默点头。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里。”
“古西舍利,你认为以西域各国,包括咱们两家的势力,如果全部联合在起都放在,能挡得住大唐吗?!”
言罢。
还没等古西舍利回话,阿史那峮就已经摇了摇头。
“够呛啊!”
“但时至如今,有些话我不妨跟你明说了。”
“如果不联合起来抵抗大唐的话,我们到时候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不会有,更不要说取胜的可能。”
“况且,我们也不得不联合了。”
“为什么?!”
“因为大唐,要搞海贸了!”
“他们要用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来减弱对现有丝绸之路的依赖!”
“而如果海贸通畅,以后大食国、大秦国等,与大唐通商,可就不会再经过西域了!”
“届时,我们就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