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9章 不可偏重,不可偏废!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李厥一开口。

    就直接把方才还言之凿凿的一群人给整沉默了。

    是啊。

    如果大唐在窝国真正奉行的是王道话。

    难道不应该像曾经太上皇,对待突厥的突利可汗部众一般,以王道教化为主,从而使其对大唐心悦诚服吗?!

    可事实呢?!

    事实就是大唐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杀了几十万窝国人!

    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绝对不是所谓的王道!

    一时间。

    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梁广瀚等人则面露喜色,在他们看来,既然辽王殿下在这个时候出来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就证明他也是心向霸道的?!

    “殿下说的极是。”

    “我大唐如今对待我国的政策,还是延续先前,奉行霸道,压根就没有像王道教化这一方面转变!”

    “没错!”

    “事实就摆在这里。”

    “如果真的是奉行王道的,怎么可能会杀这么多人?!”

    众人纷纷开口。

    大殿侧后方。

    聆听完这一切的李承乾扭头看了眼身侧的李象,咳嗽一声,将他从沉思中惊醒之后,便问道:“大郎,你如何看?”

    李象皱了皱眉。

    “父皇,二弟所说的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李承乾给出了确认的回答。

    “每隔五天,裴行俭等人就会送回来一份军报,而军报在经过朕和宰相们的审议过后,就会放出去,登录在报纸上。”

    “二郎手上的这个数据。”

    “其实就来源于对《大唐日报》的整理,所以大体上是和真实情况差不多的。”

    “差不多?!”

    李承乾微微颔首。

    “在一些小细节上边,肯定还是有一定出入的。”

    “毕竟有一些事情,实在是不好如此堂皇的昭告天下,主要是为了减弱其他番邦的畏惧和恐惧。”

    大唐在窝国做的事太狠了。

    方才殿内有人说的很对,昔日魏征等人之所以反对攻灭高昌,就是害怕这一举动,会让西域诸国认为大唐贪恋其国土地。

    而倘若大唐在窝国做的事,原原本本的写出来。

    那么后果,估计跟魏征当年担心的大差不差,会让番邦诸国深感恐惧。

    恐惧到了一定程度。

    就会让番邦诸国铤而走险,与大唐作对,这是李承乾不想看见的。

    “实际上。”

    “我大唐在窝国做的事,何止于杀了这么多不服统治的逆贼!”

    “你兜里现在揣着的银币。”

    “其实,就来源于窝国的石见银山,此外朕也已经下令了,准备在窝国境内,砍伐大量高大树木,准备阴干之后建造战船。”

    说到这里。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竟然有了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大唐对于窝国奉行的何止是霸道,那简直就是穷极各种手段,来压榨窝国潜力!

    李象听得心惊胆颤。

    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恍惚间,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深深地畏惧感。

    “正如父皇所说的,那我大唐在窝国,想来是一直奉行霸道吧?!”

    “其实也不然!”

    李承乾失笑摇头。

    “这几十万人,你真以为只是我大唐的将士们杀的?!”

    “错了!”

    “里边的大部分,都是窝国人自己杀的!”

    自己人杀自己人!

    李象身心俱震!

    直到这一刻,他才恍然大悟,大唐在窝国严格执行了拉一派打一派的政策,让窝国人自相残杀!

    大唐,则坐收渔翁之利!

    而如果要实现拉一派,打一派,就势必得给大唐的狗腿子们一点点好处。

    这,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王道!

    大殿内。

    李厥看着气势陡然又回来了的梁广瀚等人,适时的咳嗽一声,将辩论声暂且压下。

    随后。

    他微微摇头,否认到:“不然,并非一直都奉行霸道!”

    “或者更准确来说的话,应该是在不同的地区,对待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态度。”

    “或是霸道,也或是王道!”

    “就比如窝国的筑紫氏,因为投靠我大唐比较早,且为我大唐所驱策,所以对待他们,朝廷是采用王道的怀柔教化政策的。”

    “筑紫氏的人,可以来长安学习。”

    “筑紫氏的赋税,可以得到一定的减免甚至是豁免!”

    “这一切,都是王道的手段。”

    “可对待别的窝国氏族,朝廷的态度则截然相反,行事非常…果决!”

    李厥尽可能的用了一个不太凶狠的词语来形容。

    大殿上的两派人马。

    此刻很多人已经快要听迷糊了。

    但人群之中,却还有几个,眼中满是明悟之色,仿佛想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王道,霸道。”

    “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的窝国内。”

    “朝廷也好,陛下也罢,从来就没有一直奉行王道,也没有一直奉行霸道!”

    “霸道与王道,只是工具而已!”

    “就像是将士们手中的长枪与横刀,各有各的用处,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优劣之别。”

    “作为手段,作为工具,只要时机合适,那就拿出来用。”

    “反之,则收回去,换一个!”

    “再比如吐谷浑的慕容鲜卑,现在的他们还算听话,所以,朝廷奉行的是偏向王道的政策。”

    “如果他们实力恢复后,动了歪心思。”

    “到时候陛下自然会授意朝廷,转变对慕容鲜卑的态度,从而奉行霸道,派兵镇压,将作乱之人尽数杀的一干二净!”

    “杀完了后,看情况再转为王道!”

    说完这些。

    其实李厥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无论是王道也好,还是霸道也罢,区别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大!

    都是工具,都是手段。

    哪一种手段对大唐最为有利,自然就会运用那一手段!

    大殿内。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

    而殿后的李承乾则是长叹一声,眼中笑意盈盈,颇有些看到儿子才能斐然的欣慰之感。

    “不管王道霸道。”

    “只要对我大唐有利的,那就是好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