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3章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金币上的字,为“仁”。

    银币上的字,则为“义”!

    仁义!

    至于那串符号,自然是用来具体区分不同金银币的防伪代码,因为金银币都是铸造的第一枚,所以上方的代码也都是“1”。

    “这枚金币,重约四钱,而这枚银币则重约六钱。”

    “朕有意发行金银币,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大唐的货币制度,更方便于来往经商,与朝廷收税。”

    “至于兑换比例……”

    按照李承乾之前的想法,自然是金银铜1:10:100。

    但在与李世明商谈一天后。

    李承乾就召来户部的官员,重新制定了一番兑换的比例,使得金银铜比例变成了1:10:100。

    换句话说。

    如今的一枚金币,就等于之前的一贯钱。

    当然。

    如此一来,金银币的重量,自然也要增加一部分。

    现在一枚铜钱的重量,大抵等于一钱(5克),一百枚铜钱,就是(500克),一贯钱就是(5000克),这个重量是相当可怕的。

    这么重。

    自然很不利于商贸往来。

    毕竟拎着这么沉甸甸的一大袋铜钱来采买商品,本身就是一个麻烦。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朝廷收税。

    李承乾举起右手,手中金灿灿的金币,便在众人目光中愈加显眼。

    “一枚金币,等于一贯钱。”

    “从今往后,来往行商再也不必费心费力的怀揣大量铜钱了,可以带着金银币来进行商贸!”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铜钱已经就不能用。”

    “铜钱不仅可以照样用,还能够向朝廷进行铜钱兑换,将一百钱兑换成一枚银币,或者是将十钱兑换成一枚大唐重宝!”

    “大唐重宝?!”

    听见这话,百官都是心中疑惑。

    而李承乾也没卖关子,从身后的托盘中又拿出一枚别样的铜钱,对着自己的手掌比划了一下。

    可见这种刻有“大唐重宝”字样的铜钱,约莫占了三分之一个手掌大小。

    “十枚铜钱,可兑换一枚大唐重宝。”

    “换言之,就是这种大唐重宝的价值,等于十枚铜钱,按照现在粮食的价格,可以购买三斛粮食左右!”

    经过一番介绍。

    文武百官们也都大体明白了是个什么意思。

    可他们再怎么明白也没什么用,要的是让天下百姓与来往行商们知晓其中的道理。

    所以就在朝会的同时。

    洛阳城的东市之中,已经有李承乾提前派去的户部官员,拿着金银铜三种钱币,对着百姓与行商们讲解开了。

    一名从江南而来,卖完东西,准备带着一麻袋铜钱回扬州的商贾,在户部官员面前停下来,皱眉道:“大人所说的,可是当真?!”

    “自然!”

    “这可是陛下的敕令,我等官员,哪敢乱说话!”

    “陛下之所以要发行着新币,完全就是为你们这些行商而考虑啊,想想看,拎着一麻袋铜钱行商,哪有怀揣着一枚金币来的方便,安全?!”

    附近一中商贾们都是暗暗点头。

    这年头虽然地方上总体是太平的,但在隐蔽处,土匪恶霸总是不可避免的。

    来往行商,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一个个行走的钱袋子。

    而如果兑换了金银币。

    贴身保存好,在乔装打扮一番,最起码路上遇到的危险能够少一大半,而且还要更加的方便!

    况且。

    金子在其他诸国,那也是硬通货。

    一名天竺而来的商贾,在明白户部官员的意思后,顿时两眼放光。

    “竟有这样的事?”

    他凑到跟前,请示过后,从户部官员手中拿过金币,掂量了几下后就点头道:“金币不算太重。”

    “按照大人刚才的意思,这一枚金币就等于一贯钱,可这样一来,金币可比等量的金子要值钱,大唐朝廷如何防止假币呢?”

    这是个重点!

    户部官员闻言一笑。

    随后将金币拿过来,又取出来几枚,以背面对着众人,示意一众商贾看过来。

    “且看,每一枚金银币都是不一样的!”

    “不仅有独一无二的汉字,还有一串不同的代码,这些相对应的代码与汉字,只在我大唐朝廷中有备案!”

    “朝廷一直都会派人四处巡查。”

    “只要发现金银币背面的汉字与代码,和户部存档的全部一样,那剩下的,就要交给刑部和大理寺的同僚们了!”

    一众商贾们恍然大悟。

    大唐的手段,人群中的某些番邦行商时很清楚的,那可是说杀就杀,毫不手软啊!

    要是敢铸造假币,败坏大唐的货币制度。

    那……

    恐怕到时候可就不只是一个秋后问斩,就能够将罪孽一笔勾销的了,最起码也得是举家流放,罪犯处斩的下场!

    “既然如此,给我兑换了罢!”

    说话间。

    江南行商就让随从将一麻袋的铜钱取过来,放在了户部官员的面前。

    这一麻袋铜钱,无比珍贵。

    毕竟大唐现在的物价着实不高。

    这么一麻袋铜钱,已经可以买好几十亩地了!

    户部官员立即让人轻点,而守卫在一旁的左武侯卫将士,也打起了精神,持刀而立,警惕的望着周围所有人。

    半晌之后,清点完毕。

    “大人,一共一千三百二十一钱!”

    户部官员闻言点头。

    “兑换下来,一共是一枚金币,三枚银币,外加两枚大唐重宝和一枚铜钱,尽数收在盒子中了,且收好了!”

    拿着木头盒子。

    商贾打开看了几眼后,脸上随之露出了笑容。

    “果真是方便了!”

    有了人带头。

    其余的商贾们也一个个的拿出铜钱进行兑换,不过多时,消息就像是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散朝后。

    李承乾也在程处默等人的护卫下,来到了东市之中,坐在茶摊后边远远望去,看见那里的人山人后后,就不由得呵呵一笑。

    货币改革,从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李承乾之所以要大费周章的做这一切,最根本的目的,自始至终就只有那一个。

    赋税!

    他要改革赋税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摊役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