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6章 制衡!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李世民明显察觉到了张阿难古怪的脸色。

    “阿难,你什么意思?”

    “呃……”

    “哼!”

    李世民轻哼一声,心里边有点不爽。

    “他既然不想劳师动众,那也正好,要是承乾来骊山行宫的话,你等他到了再来通知朕,不必提前准备!”

    “是……”

    张阿难躬身行了一礼。

    随后便很知趣的结束了这个让太上皇不怎么满意的话题。

    李世民没有继续搭理他。

    伸手将刚刚放在一边的报纸重新拿起来阅览,然而凝神了半天,却压根静不下心来看报了。

    不知为何。

    心里边总是不太舒服,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

    明明很想看报纸,瞅瞅今日的大事。

    可就是静不下心了,就是凝不了神,进入不了状态。

    李世民尝试了大半天。

    最终只得在心中叹了口气,放下报纸,吩咐内侍带上弓箭,准备去射箭散散心。

    然而……

    不久之后。

    看着射偏拖把的三支箭矢。

    李世民站在当场,直接快要绷不住了。

    “这混小子,简直是在扰乱朕的心境,烦死了!”

    李世民有种想要把弓箭砸烂的冲动。

    可最终却还是强行忍下来,丢下弓箭,开始在骊山林间小道上漫步散心。

    ……

    次日。

    辰时刚过不久,骊山脚下就出现了一支风尘仆仆的人马。

    李承乾拿着水囊灌了一口。

    吩咐一声后,立即就有人纵马向前,将天子驾临的消息通知给骊山行宫的禁军。

    “臣等拜见陛下!”

    “起来吧。”

    李承乾摆了摆手,下马带着亲卫朝着山上走去,转头对身侧的张阿难询问道:“父皇如今怎么样了?!”

    张阿难眨了眨眼。

    有些搞不清楚皇帝是在问太上皇的身体,还是在问太上皇最近安不安分。

    思虑刹那后,张阿难恭敬道:“太上皇一切都好,陛下勿要多虑!”

    这话回答的就很好,一次性将两种可能的问题都回答上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

    不禁感叹,这位曾经的内侍总管,当真是个聪明人。

    片刻后。

    一行人进入骊山行宫。

    闻讯的李世民虽然表面无动于衷,而是像往日一样编撰着自己的兵书,可频频抬头的动作,却已然出卖了他此刻的心境。

    李世民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毕竟。

    就在一年半之前。

    李承乾可就是在一个这样的清晨,穿着龙袍,上了骊山,再然后他就成太上皇了。

    就在这时。

    殿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

    李承乾的身影随之在秋阳的映照下,出现在殿外的空地上,并抬脚跨过殿门,在李世民身前不远处停下。

    “父皇在做什么呢?”

    “编撰兵书。”

    李世民头也不抬,依旧在忙乎着自己的事。

    只是他却来回翻看同一页资料,眼神也有些飘忽不定,李承乾见状顿时心中了然。

    “呵呵……”

    李承乾淡然一笑。

    屏退左右之后,就一屁股坐在了李世民的对面,伸手拿过来兵书,扫了一眼后称赞道:“父皇的兵书,看样子真是集百家之长!”

    “不知道已经编撰出多少了,何时才能够现世啊?”

    “早着呢,你急什么?!”

    “呵……”

    父子二人的对话,毫无营养,纯属是在尴尬的气氛中瞎扯罢了。

    扯了半天后,李承乾懒得继续装下去了。

    敲了敲桌案,待李世民抬头之后,就坐直身子,正儿八经的请教道:“父皇。”

    “如今朝中,已经隐隐出现储君党争之像。”

    “我所担心的其实不是这个,而是隐藏在储君之争背后的文武之争,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敢问父皇,如何看待此事?!”

    李世民闻言恍然大悟。

    合计着是来请教自己这个老登的啊!

    念及至此。

    他瞬间便换了一副姿态,神情之间带着些自傲之色,笑容里藏着些揶揄的味道。

    “怎么,承乾你这么聪明,还需要来问我?!”

    李承乾眼角抽搐几下。

    “父皇,我是真心求问,不是在与你开玩笑。”

    “呵……”

    这回轮到李世民呵一声了。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分,好好的揣摩思索了片刻,再尽可能的考虑到朝堂如今的局势之后,就放下手中的毛笔,严肃道:“你说的不错,争夺储君之位不可怕,可怕的是分裂朝堂诸臣,掀起文武之争!”

    “这种问题,向来很难解决。”

    “人心毕竟隔着肚皮,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而而若都是文官或武将,天生彼此之间的利益就存在一定的重合。”

    “简而言之,就是目标相同,所求相同。”

    “如果朝堂真的分裂成了文武两派,那么即便你再聪明,手段再高明,也终究难以压制住两派的争斗!”

    李世民这话,说的很复杂。

    归根结底。

    其实就是一句话。

    文武之争如果不趁早下手处置的话,一旦朝堂诸臣彻底分裂结党了,那么到时候,争斗可就不是你一个皇帝能够调和裁决得了了!

    要解决这个祸患,得越早越好!

    李承乾深以为然。

    可操蛋的是,这一次朝堂的文武之争,是夹杂在储君之争当中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承乾无论此时做什么,都得小心谨慎才行。

    “你的顾虑,我很清楚。”

    “承乾,这个皇帝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吧?!”

    李世民笑容古怪。

    心里边却是感慨万千。

    终究。

    昔日自己…甚至是昔日高祖李渊面对的难题,也在今日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你是想问为父是如何解决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十个字罢了!”

    “文臣参军事,武将涉政事!”

    “文武权力与责任交织,互相制衡,互相依仗,互相敌对,而又互相合作,彻底模糊彼此之间的文武界限!”

    “只有这样,才能让朝堂持续安定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