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2章 当街刺杀!与朝廷对抗到底!

作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不可能!”

    “没错,这绝无可能!”

    “这些粮食又不是我们从灾民手中抢来的,凭什么要还给朝廷?!”

    刘仁海叹了口气,眼神略显嘲讽。

    “就凭此时此刻,在河北道的十万唐军。”

    闻言。

    所有人顿时呼吸一滞,整个房间立刻便鸦雀无声,刚才还在发表着激烈言辞的众人当即就无话可说了。

    十万唐军!

    哪怕只是随便调来一路兵马,都可以让他们悄无声息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不讲理!”

    “不是不讲理了,你又能如何?!”

    众人:……

    “如今天子已经下敕令了,派人在河北道内向各大士绅地主借粮食,并且还得像刮地皮似的,一支在找寻我等的踪迹。”

    “你们用脑子想一想。”

    “咱们秘密储藏的粮食,究竟还能瞒多久?!”

    “等到时候被朝廷查出来了,那我们连同我们的家人,就可以先把脖子洗干净,等着朝廷派人来杀了!”

    众人彻底沉默了。

    大唐朝廷完全可以不讲道理的。

    先不说他们的确身上背着罪责,就算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朝廷真想要他们的粮食他们如何拒绝?!

    拒绝了,小命就没了。

    “照你这个说法,岂不是我等跟士绅一样,要被朝廷给稳稳的吃定了?!”

    刘仁海摇摇头。

    “错了,我们还不如河北士绅。”

    “起码朝廷在问他们借粮食的时候,还是要点脸面的,不至于做的太过分。”

    “可我们不一样,严格按照大唐律令,我们犯的可都是杀头的罪过,朝廷是绝对不会对我们还如此客气的。”

    说到这里。

    刘仁海其实已经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

    端起桌上的茶汤,一口饮下之后,他便缓缓起身,眼神在在场的一众商贾身上扫过,语气平静道:“钱没了可以再赚。”

    “但你们也要想明白了,要是自己的脑袋没了,可就再也长不出来了!”

    言罢。

    他还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随后转身大步离去,在推开门走出房间的前一刻,头也不回的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输认怂了。”

    “听说御史大夫赵节赵大人,如今就在冀州城内,我给你们半天的时间考虑,半天之后,不管你们怎么想,我都要去把我那一份粮食尽数取出来,献给赵大人,从而保下我全家的小命。”

    “该说的我已经说了。”

    “至于是回头是岸,还是一条路走到黑,你们自己决定吧。”

    话音落下。

    刘仁海的身影,也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过了许久后。

    方才便一直在驳斥刘仁海的商贾冷哼一声,抓来刘仁海喝干净的茶碗,狠狠地扔在了地上。

    “哼!”

    “懦夫!”

    “诸位,我就问你们一句话,刘仁海他是江南富商,自然有底气半道跳船,看不上这些粮食,可诸位能吗?!”

    “三十万斛粮食,不说十倍,就算是以五倍的价格卖出去,那都是整整四百五十万钱!”

    “这么一笔横财,你们就真的能拱手让人?!”

    四百五十万钱!

    这可是一笔大数目,换算一下的话,便是整整四千五百贯钱,寻常几个州一年加起来的赋税,都到不了这么多。

    所谓财帛动人心。

    这四百五十万钱,还是以十五钱一斛粮食的价格来计算的。

    倘若继续加价的话。

    还能再多赚个两三百万钱!

    这可是黄澄澄的铜钱啊,给予算是这辈子花不完,放在眼前看着,也是极好的享受了!

    众人方才被刘仁海劝动的心,逐渐又发生了变化。

    保底五倍,最高十倍…甚至不止。

    如此暴利。

    他们行商一辈子赚的钱,可能都不如这一次铤而走险赚的多!

    的确。

    这样确实可能会遭到大唐铁拳的轰击。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此一笔天大的利润摆在面前,又有几个人,可以真的抗住诱惑?!

    “十倍……”

    有人喃喃自语。

    “我若是有了这比横财,好生经营几十年,恐怕临死之前我家已然变成本地的大家族了!”

    “是啊……”

    “如此多的钱,足够我买下数万亩田地了!”

    一众商贾越说越激动,不少人眼中已经出现了浓浓的贪婪之色。

    十倍的恐怖利润摆在眼前。

    无论是任何人,都无法做的恍若未觉,更何况是一向看重钱财利益的商贾。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继续与朝廷对抗下去!”

    “天子不可能在河北待太久的,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回洛阳,甚至是回长安,到时候我们把粮食运走,便万事大吉了!”

    众人连连点头。

    为首名为马洪运的商贾呵呵一笑,随后眼神中划过一道阴狠之色,敲了敲桌子,压低声音道:“话虽如此,但想要瞒天过海,并不容易。”

    “最难以解决的,便是保密这个问题,而方才刘仁海也说了,半天之后,他就要把消息上奏给御史大夫。”

    “一旦他泄密了,我等就再无可能发大财了!”

    众人没有瞬间都皱了皱。

    “是啊。”

    “刘仁海这厮,简直是个软骨头!”

    “关键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捂住刘仁海的嘴,不让他把消息说出来吧?!”

    此言一出。

    马洪运顿时打了个响指。

    “没错,正该如此!”

    “他知道的太多了,而且三十万斛粮食当中,他就足足占了八万斛,白花花的米粮给了穷人,黄澄澄的铜钱给了朝廷,你们甘心吗?!”

    “不甘心!”

    众人的回答非常干脆。

    “好!”

    马洪运一拍桌案,凑近几分,看着在场的众人,一字一顿道:“既然如此。”

    “那就让背叛我等的刘仁海,消失吧……”

    ……

    下午,申时三刻(15:45)。

    刘仁海看了眼天色,眼见那帮人并没有找上门,准备与他一同投案自首,便不禁摇了摇头。

    “死期将至,愚不可及啊……”

    “当今天子雄才大略,这种事情如若天子不在河北,那么吞下来粮食,自然也并无不可,但问题是,天子就在家门口上,还敢搞阴谋算计,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刘仁海嗤笑一声。

    叫来自己的亲信仆役,交代几句之后,便骑着马带着三两个人,朝着冀州刺史府行去。

    按照他打听到的消息。

    当朝的崇国公,御史大夫赵节如今刚到冀州,此时算下来应当在刺史府内处理公务。

    冀州城很大。

    作为自古以来的重镇,哪怕在大唐已经不如以前了,却也并非寻常小城可以媲美。

    冀州城南北长三里,东西长二里。

    有东、西两个市场,分别坐落于城池的东南侧与西北侧,城内加起来,一共有二十四个里坊。

    刘仁海带着人,从居住的里坊中走出来。

    沿着并不算多么宽敞的街道往前走出百丈后,便忽然听见了熟悉的呼唤声。

    打眼一瞧。

    发现一名与自己有旧的商贾,站在旁边一条小巷路口招呼自己过去。

    刘仁海见状。

    以为是他想明白了,不愿意蚍蜉撼树,对抗朝廷,愿意和自己一道自首了,于是便新人下马走过去。

    “看来徐兄是想明白了。”

    “是啊,跟朝廷作对,怎么可能会有好下……”

    最后一个场字没说出口。

    小巷两侧的墙头上,便跳下来几个持刀汉子,不等刘仁海反应过来,便被当场砍死!

    一刻钟后。

    赵节与狄仁杰站在小巷路口,看着盖着白布的尸体,二人眼神都有些凝重与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