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始(2)

作品:《大明第一公

    “公爷吃醉了!”

    忽然,宴会之上,仅有的几个文官之中,詹绂起身,给了蓝玉之子蓝闹儿一个眼神,“咱们扶着公爷去歇息吧!”

    “醉了醉了!”

    定远侯王弼回过神来,大声道,“凉公这人直心肠,刀子嘴豆腐心,醉了就说胡话!兄弟们...咱们再喝一阵就散吧!”

    ~~

    “我没醉!”

    蓝玉推搡着扶他的儿子和詹绂,脚步有些踉跄,“别让他们走,再喝一气,我心里难受!”

    “公爷!”

    詹绂用力扶着蓝玉,把他按在椅子上,低声道,“您这话,可是掉脑袋的话呀!”

    “发几句牢骚就要掉脑袋?”蓝玉顿时瞪眼。

    “您也说了!”

    詹绂低声道,“上,疑你!”

    顿时,蓝玉心中一惊。

    他说是这么说,但其实他,并未往这方面想。而且他说的疑,其实跟詹绂说的疑是两个意思。

    “从去年开始,您备受冷落!”

    “本该您执掌大权,可您现在却....全无权柄!”

    “这就是疑了您!”

    詹绂又道,“您,可得收敛了!”

    他顿了顿,又道,“且不说那些前车之鉴,就说江夏侯,那是什么情分,可..还不是全家死绝了?”

    “我....我又没做错什么?”蓝玉的酒,顿时醒了小半。

    ~~

    “他真这么说?”

    天色,微微亮。

    整宿没睡的朱元璋,双眼之中布满血丝。

    披着半旧的布衣,坐在乾清宫西侧的暖阁窗边,冷冷的看着面前跪着的蒋瓛。

    “奴婢用性命担保!”

    詹徽说着,双手捧着一张名单,“这是参与宴会的将校名单...”说着,他看看朱元璋的脸,又道,“其实这几个月,自从太子没了之后,凉国公府门前,可谓是...车马如流门庭若市!”

    “在京的武官,各地进京述职的武官,恨不得把凉国公的门槛都踏破了!”

    “嘿嘿!”

    朱元璋扫了一眼,手中的名单,“咱还没当你当大都督呢,没给你大权呢,就已搁不下你了。若是真给你了权柄,你怕是直接踩着咱的脑袋了!”

    说着,又是冷笑,“如此蠢笨如狗,给你个太傅,都是多余!”

    “不过...”

    他又低头,看看手中的名单,面上满是冷笑,“咱倒也是小瞧你了,才几年呀,手底下网罗了这么些人?”

    就这时,外边忽然响起声音,“主子,军报!”

    “进来!”朱元璋低喝。

    傅让双手高举军报,大步入内,叩首,“启禀皇上,西南军报....”

    “嗯!”

    朱元璋顺手接过,打开一看,顿时满面狰狞。

    “一些土司,也敢跟咱叫板?”

    却是帝国的西南,三十六洞散毛叛乱,不服王化。

    “叫....”

    朱元璋扔了军报,斜眼道,“军议!”

    ~~

    咚咚咚,紫禁城的晨钟敲响。

    神武门外,各级军侯武官,身披蟒袍玉带,鱼贯而入。

    不多时,乾清宫内,大明虎贲良将,皆是汇聚一堂。

    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打头,站在第一排。

    依旧身披布衣的朱元璋,目光缓缓看了过去,在站在冯胜身后的魏国公徐允恭身上停留片刻,而后又落在,站在自已身前,好似护卫一般的西平侯沐英身上。

    他严肃的目光之中,多了点别样的情绪。

    其实,李景隆也在偷偷看着沐英。

    自从太子病逝之后,沐英鲜少在人前露面,更是鲜少.....出声。

    “原时空的历史上,沐英是朱标死后两个月,六月份的时候因为悲痛吐血而亡!”

    “这一世,大概是因为他陪着朱标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光,所以心中也没那么遗憾,所以才.....没死?”

    沐英是朱家爷俩的依靠,但对于李景隆来说,却是暗中的大敌.....更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

    “西南军报,蜀王那边呈来了,散苗反了!”

    朱元璋的声音,淡淡的响起,“谁去,平了他们?”

    “微臣愿往...”

    话音落下,数名武将铿然开口。

    “散苗造反,算不得什么大事!”

    李景隆心中忽然一动,暗道,“就算以蜀王的本藩护卫,加上四川都司,也足以扫平了!为何要这么兴师动众呢?”

    “这些蛮子...一而再的出尔反尔!”

    朱元璋又道,“今儿归顺明儿反叛的,烦.....这回去,咱要一劳永逸!”说着,冷笑道,“也学学草原上那些伙子人的办法,高过车轮的....杀了!”

    “嘿嘿!”

    忽然,殿内响起一阵轻笑。

    对于皇帝这个说法,武将们深表赞同之意。

    “所以!”

    朱元璋扬起下巴,“蓝玉...”

    “呃?”

    蓝玉先是一怔,而后大喜,出列道,“臣在!”

    “你行不行?”

    “臣.....”

    蓝玉抬头,“心中就没有不行两个字,皇上下旨,臣即刻讨平叛逆,鸡犬不留....”

    闻言,参与军议朝议的史官忽然面露难色。

    这些话,可怎么往史书上写呀?

    帝与公言,全部杀尽?

    公曰,鸡犬不留?

    我大明,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呀!

    “好,封你为征西将军!”

    “臣,叩谢天恩!”

    蓝玉大喜过望,咚咚叩首。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给他权柄的讯号。

    征伐西南土司叛乱,给了一个征西将军的头衔,那翌日得胜还朝,岂不是又有封赏?

    “皇帝定然是觉得冷落我了...”

    蓝玉心中暗道,“现在想起的我的好来,要重用我了!”

    “也不知你高兴什么?”

    李景隆在旁冷眼旁观,心中暗道,“杀鸡用你这把牛刀....皇帝可做不出大材小用的事!他这是...把你调出去,你还没察觉到?”

    “不过,老朱这手段,可比想象中来的更快.....也更狠呀!”

    ~

    “老大说的对!”

    朝会散去,朱元璋和沐英爷俩,静静的吃着早膳。

    “蓝玉这人留不得。”

    “嚣张跋扈,咱这皇帝还要顺着他....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忽抬头,“你咋不吃呢?”

    “呃...”

    沐英小口的喝着小米粥,“臣这几天,肚子有些胀,吃不太下...”

    “也是累坏了你!”

    朱元璋感叹,“哎,从云南千里迢迢回来,陪着太子几个月,守灵又是三个月.....哎!”

    说着,他看看沐英,“咱知你是个好孩子,可为了咱,还有吴王,你再累也得撑着!”

    “是!”沐英仰头,把碗中的小米粥一饮而尽。

    “十月,咱会让傅友德冯胜去河南山西练兵!”

    朱元璋又道,“到时候,让李景隆再镇西北!”说着,他叹口气,揉揉太阳穴,“难呀!”

    闻言,沐英有些意外的抬头,“曹国公再镇西北?”

    “秦王!”

    朱元璋冷声道,“据报,秦王刚回了封地,就跟西北的将官联络有加,各地武将在他王府之中进进出出的.....他也总是找,先前太子巡视西北时,提拔的那些武官的麻烦!”

    “还有...老三!”

    说着,朱元璋又是摇头,“也是个不消停的....咱让他整顿兵马,他倒是好....整的山西上下水泼不进.....”

    “哎!”

    他又叹气道,“本想着是亲叔叔,吴王可以依靠,现在看来,都是...他娘的!”

    “爹!”

    沐英想想,正色道,“要不,儿子亲自走一趟吧!”

    “离不得你!”

    朱元璋摆手,“李景隆走了之后,你要接手左都督....”

    正说着,就见乾清宫总管朴不成上前。

    “皇上,河南道监察御史的秘折!”

    “嗯!”

    朱元璋伸手接过,扫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

    啪!

    “一群狗东西,养不得,留不住!”

    “您先息怒!”

    沐英捡起来奏章,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臣弹劾,奉旨河南练兵靖宁侯叶升。皇太子国丧期间,靖宁侯在营中,联络将领,公然饮宴,且招妓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