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波澜再起(1)

作品:《大明第一公

    细雨过后,艳阳高照。

    大明的京城,正式入夏。

    位于武定桥西侧,原本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一处闲置的衙房,被装点一新。

    一块由当朝学士凌汉所书,大明应天府兵马指挥使司的匾额,高高悬挂。

    穿着各色皂服,武人常服,官服的官员,公人,书办,文吏等等,不下百人,按照官职的大小,文武的分别,站在宽阔的的院落之中,屏声静气,忍着夏日的炎热,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一般。

    夏日的风是有些闷的,所以吹过院落的时候,那些垂柳树枝,只是懒洋洋的动了几下。

    但突然,等待的官员们却不约而同的精神起来,直直的看着恢弘的大门。

    唰唰唰!

    一阵软底靴,踩着地面的声音出现之后。

    紧接着两队,约莫每队十人左右,皆是身形精悍目光如电。穿着蓝色的武人常服,头戴圆纱冠,腰佩绣春刀,不疾不徐的鱼贯而入,而后分列大门两侧。

    而后,一名四旬年纪,不怒自威的汉子,眯着眼迈步而入。

    然后他清清嗓子,看着众人,大声开口,“世袭罔替曹国公....到!”

    “卑职...”

    “下官等恭迎公爷!”

    唰,院落之中,近百人齐齐俯身行礼。

    与此同时,一身青色格子纹常服,腰系牛皮带,脚穿薄底软靴,象牙发簪固定发髻,一只手自然的垂着,另一只背在身后,手指上挂着一串碧玺念珠的曹国公李景隆,缓缓现身。

    他唇上留着短须,目光温和如水。

    长身玉立,既有贵公子的气派,又有成熟男人的稳重。

    更有着位高权重之人,特有的矜持。

    别看他的官衙门前,有应天府三个字。

    可他却直接听命于的皇帝和太子,也就是说他现在是集大明京城的卫戍司令,治安局长,工商局长,税务局长,监狱局长种种大权于一身。

    这座城池,除了皇帝和太子之外,他李景隆说了算。

    而若是在夜晚,当紫禁城落锁之后,只有他说了算。

    “久等了!”

    李景隆淡淡一笑,迈步前行。

    从瞬间如潮一般退开两旁的官员们之中,穿行过去,走入正院,独属于他的衙房。

    衙房之内很是宽敞,可以容纳数十人的中央大厅两侧,左手边是书房,右手边是卧房。

    且与外边的燥热不同,屋内早就摆了许多的冰盆,丝丝凉气冒着,将燥热驱赶一空。

    李景隆进房之中,朝着书房而去。

    而后其他的官员属下们,一个跟着一个,进入大厅,面向书房站好。

    大厅虽宽敞但不足以容纳这么多人,所以官职低的,只能站在外边的屋檐下,面向李景隆俯首倾听。

    “今日是咱们衙门,第一次的例会!”

    李景隆坐在太师椅上,慢慢抬起脚。

    一名亲卫快步上前,帮他脱去靴子,换上牛皮软底的散屐。又有人递上用冰镇过的毛巾,凉茶等。

    李景隆擦拭下头脸,“都不用拘束。”说着,目光一扫,“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了吗?”

    “卑职在!”

    话音落下,官员之中,十几名官职六七品的武人齐齐躬身。

    李景隆的目光再次看去,在这些陌生的脸孔之中发现一名熟人。

    南城兵马司使赵思礼。

    这人是跟着洪武帝开国的老兵,一条腿有些跛足。他所管的南城,乃是应天府中穷人最多的地方,当然也是最鱼龙混杂的地方。

    大明京师之中分五城,每城兵马司设主副官二人,麾下有弓手八十人。

    这八十人可不是那种拎着片刀吓唬人的货色,而是实打实的弓手,是正儿八经吃着朝廷俸禄的官身。

    另有许多不吃俸禄,只穿差服配备锁链铁尺等物的差官。

    其实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最低等级的差官就已是他们绝惹不起的存在了。甚至哪怕是一些商家,灰色行当的人物,对他们都要毕恭毕敬。

    因为他们代表着朝廷!

    至于说没有俸禄,那压根不叫事。

    话说白了,穿官衣的人什么时候指望着俸禄吃饭了?

    光靠俸禄,他们房子都买不起。

    “本公前几日,在城内转悠了几天!”

    李景隆看着这些武官,冷冷开口道,“各牲口市,水门关,货栈附近,牙人无赖数不胜数!街头巷尾,更有包娼庇赌的地痞无赖!”

    说着,他无声冷笑,“京师乃天子脚下,大明首善之地,竟有这么多的牛鬼蛇神,你们平日干什么吃的?”

    咚!

    武官们齐齐跪地,惶恐叩首。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怪象,城市越是繁华人口越多,坏人就越多,灰色产业也越多。

    欺行霸市的,坑蒙拐骗的,层出不穷。

    灰产,李景隆可以忍。

    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且能带来收益。

    但是后两者,欺行霸市,坑蒙拐骗是他绝对不容许的。

    而至于暗中的赌场,没有风月牌的妓院,斗鸡走狗等场所,更是必须取缔。

    “给你们十天时间!”

    李景隆端起凉茶,缓缓喝了一口,“肃清京师内城外城宵小!”说着,他看向这些武官们,“能做到吗?”

    “能!”

    武官们倒也痛快,齐声答应。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就是曹国公的下马威。

    告诉京城之中那些地下世界的各种人物,乃至各行各业,京城的治安换主子来管了。你们识相的赶紧走门路送孝敬,不识相的等着进大牢吧!

    而曹国公的语气虽然森然,但对这些武官而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好事。

    这表明曹国公既给了他们展示能力的机会,也给了他们一条发财之道。

    “此次....”

    李景隆又道,“清理京师治安,不拘于应天府内,还有外城!”

    闻言,诸武官心中又是大喜,“卑职等明白!公爷放心!”

    “白天,京城内外的治安归你们管!”

    李景隆又喝口茶,“晚上,归巡捕营所管!”说着,顿了顿,“巡捕营的人来了没有?”

    “下官在!”

    官员之中,一名七品官员俯身道,“下官白崇文,见过公爷!”

    说着,他舔脸笑道,“下官原是光禄寺的书办,后来...”

    他这话本是想跟李景隆套近乎,岂料下一秒却如遭雷击。

    “你不用干了!”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