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三十五章 这,就是改变时代的火种!

作品:《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木构朱雀在数十名精壮匠人汗流浃背的牵引与踩踏下,沉重而威严地扇动翅膀。

    青铜鳞片在初冬阳光下反射出冷硬的金属光泽,粗糙与力量的美感完美融合,每一次翼展下压,都激起下方呼啸的风声,吹动无数仰望者的发丝衣角。

    哦?

    秦枫微微诧异,扶着身边颤抖激动的老者,仰头望向这支振翅欲飞的木制朱雀。

    很显然,这里面包含着墨家地宫传递的理念,没想到大军都才刚刚凯旋,这科技的传递,竟然能更快一步。

    了不起!

    秦枫心中由衷赞叹。

    相比父老乡亲深厚的故乡情谊,秦枫更加感动的,是这超越时代的造物景象。

    当然,这木制的朱雀虽然做工精美结构繁复,远不如他亲眼见到的墨家地宫那般震撼。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从淳化县的土地上,竟然又涌现出这样令人振奋的能工巧匠,这才是让秦枫欣慰并且激动的原因。

    秦枫的目光掠向木雀的核心,有书名年轻的工匠正在奋力操纵着,木雀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着如臂指使的指挥。

    为首一人,秦枫竟是颇为眼生,看年岁也就是十五六岁,身材瘦小,脸色黝黑,一看就是农户家的孩子,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专注。

    在这个无数人都注目秦枫的场合,这陌生的少年,竟来不及望向他从小的偶像秦枫秦大人,而是竭力指挥调整力道,调整绳索,让朱雀变幻各种姿态,像真正的神鸟降临一样,展开双翼,向这支凯旋的队伍,向队伍里的秦大人,致以最崇高的礼节。

    好,好啊!

    秦枫忍不住微微点头,脸上尽是激赏的神色。

    这少年虽然眼生,但从他身上,秦枫赫然看到了昔日小小杨开天的风采。

    淳化县,不止一个杨开天!

    榜样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那杨开天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出身,论读书,在枫兰县学里只能说是敬陪末座,别说跟大名鼎鼎的状元郎相比,就算跟其他同窗放在一起,学业方面也丝毫不出挑。

    可是,现在的杨开天,是什么身份地位?

    要知道,就连圣上亲笔点了状元的徐鼎臣,现在也不过是四品官衔呀。

    可是杨开天已经身入六部,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工部侍郎!

    显然,杨开天,就是这孩子的榜样和目标。

    假以时日,谁敢说这不是下一个杨侍郎?

    秦枫点着头,微微眯起眼睛,打量这头朱雀,不难看出其中的模仿痕迹,其结构的灵感,应该正是来自墨家地宫。

    只不过……跟后来杨开天的那些深入的研究心得相比,这朱雀最多只能算是得了皮毛,只是从骨架榫卯,动力周转等几个方向,依葫芦画瓢鼓捣出来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同样难能可贵!

    要知道,就算是杨开天,在这个年龄的时候,鼓捣一个心中的汽牛,也是积累了许多年,后来还有了秦枫的帮助,才把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家伙搞了出来。

    现在这少年虽然显得稚嫩,不可能跟已经独挡一面的杨开天相提并论,但同样证明淳化后继有人,杨开天的路,也有人愿意追随。

    人力,穷究天工,便能创造无数神迹!

    淳化县又涌现出这样的巧匠俊彦,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唯有这样英才辈出,科技的迭代才能够薪火相传。

    “大人!大人!!大人!!!”

    山呼海啸般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竟不容许秦枫的思路多做停滞。

    千秋万民的牌匾,水土米酒的深情,振翅朱雀的奇观……

    这片土地,因为秦枫而改变,今日又向秦枫,献上了自己由衷的感激之情。

    淳化的狂欢久久不息。待大军终于缓缓穿越这片沸腾的热土,向着最终目的地——京师应天府的核心进发时,已是午后。

    然而,整个京畿之地的热度未曾稍减,反而越靠近那座雄城,气氛越是炽烈如火!

    当队伍庞大的前导终于出现在金陵城外的官道上,早已等候在城楼上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囊括在京所有皇子宗亲、公侯勋贵、六部九卿等朝堂顶峰的庞大迎候队伍,都不由得微微挺直了脊背。

    城楼下,是沸腾的海洋!金川门码头,早已人山人海。

    但此刻真正的主角,是那条贯通仪凤门直至承天门的天街御道!

    御道两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顶盔掼甲、鲜衣怒马的御林军精锐,如同两道金色的钢铁洪流,在冬日下闪耀着令人心悸的皇家威仪!

    沿街铺陈的猩红锦缎,如同一条通往天际的血脉,从城外一直延伸至宫城深处!

    无数彩楼、华表林立道旁,丝竹管弦之声响彻云霄。

    礼部精心组织起来的万民仪仗,手持鲜花彩带,翘首以待。

    他们的欢呼不再是淳化县那发自肺腑的滚烫热泪,而是被这煌煌国威点燃的、山呼海啸般的整齐呐喊。

    “大明万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数百姓,夹道欢迎,满脸都是喜悦激动的神色,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城门缓缓开启!不是普通的门洞开启,而是将巨大的金川门闸吊起,如同开启巨龙的门扉!

    在震天的礼炮轰鸣中,在鼓乐喧天的奏鸣里,定西王徐达,国师秦枫,燕王朱棣,率先策马而入!两旁的声浪,如同实质的海啸般,几乎要将他们从马背上掀飞!

    随后,是承载着巨大天工模型的车驾。当覆盖其上的明黄绸布在万众瞩目下被礼仪官猛地揭开,露出那精巧复刻了地宫巨树、星脉光流导引装置的微缩模型时,整个金陵城爆发出一阵足以撼动城墙的倒吸冷气之声!

    那冰冷的青铜、流转着模拟辉光的琉璃管道、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榫卯结构……

    这一切,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范畴,却在礼部的精心布局和渲染下,在工部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神圣感和开创未来的力量!

    这,就是改变时代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