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0章 岳妙音

作品:《穿成太子外祖母,我带全家立人设

    有的人是出于好奇,有的人是因为某种隐秘的怀疑,这种药剂一推出还真有不少人买回去试。

    正所谓,试试就逝世。

    好好的家因为这个药,变成了摇散的鸡蛋黄。

    稀碎稀碎的。

    有的发现疼宠多年的儿子不是自已的孩子,而是小妾和姘头偷情的野种。

    有的发现自已的孩子被人换了,换孩子的人家还是他很信任的下属,他孩子在人家里当奴仆,他把仇人的孩子当宝。

    还有个最惨的,他家六代单传,这一代竟然大丰收,有七个儿子五个女儿。

    他想着是祖上保佑,每次有新生儿降生就回去祭祖。

    他心血来潮测了测,结果发现,只有原配生的女儿是自已的血脉。

    其余的,都和他没关系。

    他不相信,还去刘大夫的医馆闹。

    刘大夫的嘴出了名的不饶人,他确认自已的东西没问题,非要让那人去调查。

    那人也不信邪,发动全部人脉去查。

    查来查去,越扒越有。

    他当年为了迎娶心爱的女人,逼死发妻,还将发妻唯一的女儿赶到庄子上自生自灭。

    如今他才知道,心爱的女人其实是个骗子,给他生的三个孩子,竟然都不是同一个父亲。

    其余的妾室也各有自已的来源。

    还有个新宠,是在外应酬时带回来的,一入府就有孕了。

    他因为这对她十分宠爱。

    没想到,这女人早就珠胎暗结,就等着他接盘呢。

    前几代家中还有男丁降生,到他这里,仅有的孩子还是个女娃。

    这位老爷知道真相后,直接吐了一口血昏死过去,醒来后就把人全赶出去,同时要唯一的女儿接回家。

    可惜,女儿早已和他离了心。

    这女孩儿也有气性,很早就给自已改了母姓,不愿认这个父亲。

    她跟刘大夫很对脾气,因在乡野长大,说话无所顾忌,行事泼辣,聪慧机敏。

    刘大夫起了爱才之心,想把她收做弟子。

    她自然很乐意,当即跪下给刘大夫磕三个头。

    “弟子岳妙音拜见师父。”

    鄘朝的弟子跟自已孩子没区别,岳妙音等同于是多了个父亲。

    至于彻底绝后的亲父,没有收到她半分注意。

    哪怕他以万贯家财诱惑,岳妙音也没改注意。

    母亲去世时,她已经记事,她永远都忘不了,这个男人是怎么逼死她的。

    她绝不原谅。

    ……

    验血脉的药剂一出,大家的关注都被转移了,没人关注卢静姝是不是生了孩子。

    那场赌局,卢静姝狠赚一大笔,就当是她的精神损失费了。

    越来越多的人证实药剂确有奇效。

    京城各家都开始自查起来,越来越多人去给孩子测血脉。

    有的甚至孩子刚出生就会测一测,然后在上族谱。

    毕竟,没几个人想免费替别人养孩子。

    刘大夫的医馆生意被带动起来,每天忙的团团转。

    他的医馆本就名声不错,大家都知道,这老爷子医术好,但脾气古怪。

    一般来看病能不说话及不说话,尽量不给刘大夫开口骂人的机会。

    这其实也很简单,别犟,老实听话就行。

    你越犟,刘大夫越要骂人。

    毕竟谁能倔过一个六十多的老头呢。

    他可是犟了一辈子啊。

    没看到那个想抢他徒弟的老爷被骂成什么样了。

    听说回去就吐血了。

    ……

    荣世真和荣世律考完试,只休息三日就被谢良和叶逢春逮走干活了。

    他们缺席的这几日,谢良和叶逢春都要忙疯了。

    现在,鄘朝上下官员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个个斗志昂扬。

    每日天不亮就来到官署,深夜还不回家。

    下属们都如此,他们这些领头的更不敢松懈。

    那只能一起肝了。

    与此同时,秋闱阅卷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阅卷一般需要七天左右,张榜前还需要复审,大都是考后十五天张榜。

    学子们这个时候都不会离去,聚集在京城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学子们考完心情很沉重。

    却不知,这次秋闱有个大惊喜等着他们。

    他们发觉这次考题十分新颖,与往年考察方向大不相同。

    他们学习多年的内容考察不多,很多题目都是结合实际出题,他们只能按着自已的思路去答题,根本没有可参考的东西。

    很多考生心中都没底。

    往年秋闱过后,学子们都会举办文斗诗斗来娱乐。

    今年个个都很安静,不少人都开始重新拿起书本,准备三年后再战了。

    事实上,情况与他们想象的完全相反。

    阅卷官员把每个人的卷子都认真审阅,然后分派到具体的地方。

    鄘朝科举阅卷一般由翰林院和礼部协同处理。

    考官们都被关在贡院,等放榜才能出去。

    这个时候,一群大臣围着一张张卷子讨论。

    “这个观点新颖,可以留。”

    “这个适合吏部,可留。”

    “这个语句平平无奇,但想法可行,适合工部。”

    “辞藻华丽,行文流畅,好苗子。”

    ……

    今年他们眉目舒展,看着与往年的苦大仇深完全不同。

    陛下说了,上不封顶,只要有才,就可留用。

    就算秋闱未过,也能参加接下来的定点选拔。

    各处都缺人,他们已经开始物色自已的人手了。

    手底下一大堆事等着干,就在等着这些人来了。

    今年整体的评审与往年一致,但录用人数增加很多。

    他们也不必像以往那般纠结,需要在几个优秀的人之间做取舍。

    合适的,全都留下留下。

    放榜日,天气晴朗,风有些凉,不少人都换上夹袄。贡院附近马车停的满当当。

    贡院外更是早早排满了人。

    有些人家半夜都在这里等着,就为了占一个好位置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已的名次。

    富贵人家会派小厮或书童在这里守着,普通学子就只能自已在此等候。

    ——咚咚咚

    随着鼓声,贡院门大开,几名官差端着托盘从内走出,开始张贴秋闱榜单。

    官差将人拦在几米外的地方,围观的人翘首以盼,只能盯着那些官差张贴。

    期望着自已的名字出现在上面。

    一张

    两张

    三张

    哎,怎么还有?

    ……

    这次足足贴了十张才停止。

    往年最多也不过四张,难不成是字比较大?

    大家更好奇了,伸长脖子往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