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1章 来校场,带刀兵

作品:《大宋悍臣

    第301章来校场,带刀兵

    官官相护。

    自是有着共同的利益要维护。

    郑文焕自然是逃不脱如今这个局面。

    县丞周德绒在户房发了好一通脾气,总之就是他被新任知县给批评了一顿。

    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户曹参军钱甘三是最紧张的,因为他是主要负责做账之人。

    一旦知县追究下来,他可就完犊子了。

    大宋是允许胥吏之子参军科举考试的,这个规则直到朱元璋当了皇帝才改的。

    因为老朱遭受过胥吏的打压,他认为从大宋开始,惟胥吏心术已坏,不许应试。

    县丞发了脾气,整个县衙的吏员全都夹起了尾巴。

    看样子新任知县的第一把火已经烧起来了。

    就是不知道会有烧到哪几个倒霉鬼。

    倒是宋煊并没有窝在房间里吃饭,而是带着两个随从出门。

    正巧碰见了刑房的人,主管是刑曹书手于高。

    于高连忙行礼,众多小吏也是跟着行礼。

    宋煊倒是不以为意,询问他们中午都去哪里吃饭。

    于高连忙打起精神。

    要么就是蹭牢子的锅与柴热一热剩饭,要么就去外面的摊子上对付一口。

    如今天热了,正好可以出去走动一二。

    牢房那里是要给犯人准备点“猪食”的,故而总是会申报柴火与糙米。

    大家用一点柴火又怎么了?

    犯人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管你吃的是凉的和热的?

    “你们今天准备去吃什么?”宋煊本想招呼齐乐成的。

    “回大官人的话,去拐角那里吃碗面。”于高连忙开口回了一句。

    “味道如何?”

    “倒是还凑合。”

    宋煊颔首:“前头带路,我也去尝尝,走啊。”

    于高没想到宋煊会跟他们这些人一起去吃饭,随即便小心翼翼的主动前头带路。

    刑房算不得什么大部门。

    他们主要是负责案件记录,刑具管理。

    五个人都会写字就成。

    “小齐兄弟,走啊,一起。”

    随着宋煊的呼喊,齐乐成精神一振,连忙跟上。

    刑房的吏员们都看向齐乐成。

    未曾想他一个小小的低级杂役,竟然会被大官人称呼小齐兄弟。

    如此亲近,他们之间可是有什么“关系”?

    在县衙当中厮混。

    能力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看样子今后得对这个看门狗客气些了。

    一行人便到了拐角。

    眼前是一辆两匹健壮的骡子拉着的太平车。

    这种车最早是出现在宋代,主要使用地区便是在中原。

    行驶稳当故而得名。

    摊主见于高簇拥着一个年轻人过来,连忙过来招呼,卖力的擦凳子邀请宋煊坐下。

    “这位客官面生,可是头一次来我们小摊。”

    宋煊一边坐下一边问:

    “不错,店家,你这里都有什么面?”

    “好叫客官知晓,我们店里菜面、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食件、生熟烧饭、煎鱼饭。”

    宋煊点点头,应该都是东京特色,他没吃过:

    “店家,你们这最拿手的面是哪一种?”

    “自然是插肉面。”

    宋煊点点头,回头看了一下人:

    “给我来十份。”

    “好嘞。”

    摊主连忙笑嘻嘻过去准备了,一次卖出十份插肉面。

    可是豪客了。

    于高下意识的就要过去付账。

    毕竟这个摊位虽然摆摊,但是特色面食可是不便宜。

    “哎。”

    宋煊直接拦住于高:

    “怎么回事,你想给本官付账?”

    于高被问,倒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大官人,理应如此。”

    不用宋煊招呼,王保就直接从褡裢里掏出钱来找掌柜的询问多少钱。

    “你一个月都多少俸禄,请得起我吗?”

    “倒是请得起大官人。”

    宋煊呵呵笑了笑:“那这帮兄弟也能请得起?”

    “倒是有些手头紧。”

    宋煊示意于高等人坐下:

    “老子出门吃饭,从来都是请别人。”

    “谁想请我吃,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资格请!”

    “是是是。”

    于高连忙应声。

    倒是没有觉得宋煊侮辱他。

    事实就是如此。

    当真谁都有资格请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吃饭的?

    不过像宋煊这种不用手下表达“孝心”的官员,他们还是头一次见。

    无论如何新官上任,这帮手下都得凑钱请上官吃饭。

    就算你花了钱,都不一定有资格到场陪座。

    齐乐成也脸上带笑的坐在一旁,只是觉得自己十分的幸运。

    今日那些吏员传闲话的时候,齐乐成就想要把这些事告诉宋煊。

    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

    宋煊见他们坐下,随即笑了笑:

    “都甭紧张,我从郑主簿那里瞧见过你们的俸禄。”

    “一个个都穷得都要偷县衙的纸张卖卷宗过活了,还要请我吃饭,怕是自己都很难果腹吧。”

    于高等人连忙说不敢私卖朝廷的纸张。

    宋煊也无所谓:

    “左右不过是些纸张,废纸卖了就卖了,不要陈年旧案的卷宗卖了就成。”

    这种也是大宋的传统。

    宋煊科举考试保荐者之一苏耆的儿子苏舜钦。

    他就是与同僚照例卖了废纸,然后用这钱出去聚餐。

    期间王洙还与妓女杂坐,就是有亲昵举动。

    王益柔还写了一首诗,对孔子和当今圣上有大不敬之词。

    结果被张方平、宋祁、王拱辰疯狂抨击。

    赵祯也很生气,最终还是韩琦开口,说这些人都是官家的亲近之臣。

    如今西方边陲用兵,国家大事如此险阻,他们不为官家出谋划策,反倒借小事攻击一个王益柔,究竟是怎么想的?

    赵祯觉得有道理,只是给他们都给免官或者降职了。

    苏舜钦给自己辩解说这样做是“体恤吏人”,不是蓄意盗取。

    朝廷是允许吏人贩卖这些废纸的。

    但是也要用于公款吃喝。

    本部门用可以。

    你别邀请其余部门的人员,否则那就变成公款私用了。

    宋煊小小敲打了一下后,紧接着又笑道:

    “我可害怕于刑曹此时付了账,他今后几日真得去喝西北风了,嘎噔饿死了,此事还得赖在我头上。”

    “哈哈哈。”

    有人没忍住笑了笑,随即笑声传染了一片。

    于高发现这位新来的知县没有什么架子。

    并不像上午传言的那样是个冷面判官似的。

    众人也都放松下来。

    毕竟宋煊这位高高在上的文曲星,表现的还是挺接地气的。

    人家文曲星傲那也是有资本的。

    你不服,那也考一个连中三元感受一二。

    宋煊尝了尝面,其实这个招牌卖的贵就是肉给的足。

    碳水加肉还给配了两瓣蒜。

    别的面可不给额外配蒜的。

    宋煊见于高不吃蒜:

    “怎么,你不喜欢吃蒜?”

    于高摇摇头:“不是,是害怕一会回话熏到大官人。”

    “无妨。”

    宋煊率先咬了口蒜:

    “显纯,一会你去买两包丁香,也就是鸡舌香,回头给刑房的兄弟们送一包去。”

    “喏。”

    许显纯应了一声。

    于高下意识的咬了口蒜。

    他还真没见过如此大方的上官。

    毕竟鸡舌香,如今的售价并不便宜。

    不是谁都有资本用这玩意“镇压”口中的异味的。

    东汉末年曹老板给诸葛亮写信,说送他五斤鸡舌香,以表微意。

    宋之问想要爬上武则天的床,成为面首,结果被武则天嫌弃有口臭。

    为此他一天总是刷牙,甚至经常含着鸡舌香,但是也没有得到武则天的青睐。

    许显纯飞快的吃完面就直接去了药铺。

    反倒是众人都陪座着,主要是瞧王保在哪里大吃特吃。

    他们这帮县衙的来这里吃饭,还给钱。

    摊主自然是多给了一些料,吃的他们肚子溜圆。

    可没想到大官人身边的随从。

    是真的能吃!

    三碗拔尖的插肉面,都被他旋进肚子里。

    就这,他还把汤都给喝了。

    听着宋大官人说别吃的太多,下午还有活动要比拼一二呢。

    晚上补上中午这口。

    王保这才擦嘴,表示自己知道了。

    许显纯赶了回来,把鸡舌香交给宋煊。

    宋煊接过一包鸡舌香,先往自己嘴里扔了一个含着,随手散出去。

    众人连连道谢。

    宋煊这才开口问:

    “县衙每日处理的案件多不多?”

    “回大官人的话,不算多,忙的时候十几个。”

    “不忙的时候三五个,刑房的人都不够人手分一个案子的。”

    于高又给宋煊解释道:

    “大官人也知道民不举官不究的说辞。”

    “毕竟有些官司进了衙门就得花钱,许多百姓舍不得这点钱。”

    宋煊点头表示知道了。

    东京城百万人口。

    怎么可能人与人之间不会闹矛盾呢?

    街头斗殴时有发生,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很少有人报官的。

    鬼樊楼把人绑走,来官府报案,官府也是没有一丁点办法。

    “行了,那我就回去眯一会了。”

    宋煊把嘴里的鸡舌香吐出来,又换了一块新的,溜溜哒哒的走了。

    于高等人赶忙行礼恭送,瞧着看门狗齐乐成跟了上去,他们这才开口议论。

    “头,大官人接触起来,也并不是如传闻当中的那般对人苛责啊!”

    于高轻微颔首:

    “户房油水充足,大官人他看见账册。”

    “历年收赋税不齐,眼瞅着就要为收夏税做准备了,他发火是难免的。”

    “还是头说的在理,宋大官人他担任知县也只是个跳板,将来定会奔着宰相去的。”

    于高也站起身来:

    “所以咱们平日里就老老实实的,大官人说什么,咱们就听什么,明白吗?”

    “都听头的。”

    于高轻轻拍了拍衣服上的大蒜外皮:

    “况且咱们平日里才挣几个钱呐,不趟这个浑水才是对的。”

    众人也是纷纷赞同。

    那些喜欢打官司的都是读书人,很少能给他们塞钱的。

    他们能收钱的地方也就是修改一下供词,收钱轻判,也没有太大的权力。

    况且一些小小的县衙既然分了六个部门,效仿中央朝廷六部,他们早就各自占据着一块利益蛋糕。

    同曹房的吏员是很注重抱团的。

    毕竟大家相互配合才能长久挣钱,并且与其余曹房争夺利益。

    谁不清楚,县衙内最挣钱的便是户曹?

    他们出事了,大家巴不得看热闹笑话呢。

    平日里吃的满嘴流油,如今被针对,那也是他们活该。

    宋煊慢悠悠的走着。

    他依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事。

    就算是嫌弃手下蠢笨,那也是让中层领导去处理教育,而不是亲自出面。

    到时自己还需要好好安抚一下这个被中层领导针对的手下呢,然后再给中层施压,让他再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手下。

    御人之道,他早就熟练于心了。

    当好好先生,是无法带领团队继续往前做大做强的。

    攘外必先安内,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县官之威,不出廨舍;胥吏之权,遍于乡野。

    (知县的权威走不出衙门,胥吏的势力却遍布城乡)

    别处知县是皇权不下乡,宋煊可不想自己的权利被其余人挖走,为他们提供便利。

    “大官人。”

    齐乐成连忙把今日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宋煊。

    宋煊点点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知道了,你小子够上道。”

    齐乐成脸上也带着笑:

    “县衙里这么多人,也就大官人那我当人看,旁人都唤我看门狗,我齐乐成如何不懂的知恩图报?”

    宋煊伸手。

    王保当即从褡裢里拿出一串钱来。

    “伸手。”

    宋煊接过后把一串钱拍在齐乐成的手里:

    “给你家里老娘买些软果子吃,今后好好干,跟着本官,不会亏待你的。”

    齐乐成整个人都激动的打摆子了。

    他也是给历代知县迎新凑过份子钱的,但是从来都没有过回馈。

    现在遇到了宋煊,不仅蹭了饭,没有凑份子钱,还被赏赐了!

    放眼上千个州县,也极少有知县主动请衙前役吃饭的。

    宋煊这么给脸,他要是不接着,那就白看了八年门了。

    齐乐成下意识的都要给宋煊跪下,却是被宋煊托了一下:

    “这点钱算什么,你有时间问问他们两个的待遇。”

    王保跟着宋煊走,却是许显纯拍了拍激动的齐乐成:

    “算你小子运气好,抱上大官人的大腿。”

    “以后旁人都见了你,都得叫一声狗哥儿,看门狗这三个字也是谁都有资格唤你的?”

    齐乐成颤颤悠悠的瞧着许显纯跟上宋煊的脚步。

    他感觉自己在做梦。

    可是手里那沉甸甸的天圣铜钱,告诉他这件事是真的。

    难道自己真的要逆天改命了?

    有了刑房这帮人绘声绘色描述宋煊这个大官人,请他们吃饭的事。

    再加上鸡舌香的存在,倒是让宋煊的“风评”眨眼间就反转了。

    你什么身份地位,也配让大官人请你们这些吏员吃饭?

    可是事情真的发生了。

    那简直是大官人太抬举你们了。

    刑房这伙人的遭遇,倒是让其余房都羡慕。

    甚至有人提议等到明天中午,咱们也故意与宋大官人偶遇去。

    不为蹭饭,就是为了让新知县对自己也有印象。

    谁都不甘于人后。

    被众人戏称看门狗的齐乐成嘴角止不住上扬。

    他极为得意的打量着县衙内的每一个人。

    既然宋大官人如此看得起我,那我定然也的对得起他给我的赏钱。

    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县丞周德绒的耳朵当中。

    他在户房大发脾气的事,就是想要渲染宋煊这个新知县不好伺候的形象,一下子就被宋煊用平易近人给击碎了。

    周德绒叹了口气,反正他也不相信高高在上的宋煊这个状元郎,会如此自降身份,与他们这帮子没前途的吏员交往。

    此举也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

    他们那些排名靠前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是眼睛长在额头上?

    时间一长,就会暴露。

    周德绒等着宋煊他暴露本性。

    “周县丞,你说大官人是不是故意针对咱们?”

    钱甘三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做出送礼的手势。

    把他也拉上咱们贼船,到时候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他也不会追着咱们不放了。

    “闭嘴,算你的账去。”

    周德绒瞪了他一眼,有关宋煊什么都没有摸透呢,就上去送钱。

    那不是上赶着送把柄吗?

    没听人家说他出门吃饭从来都是请别人,旁人也配请他?

    这话是单纯的字面意思吗?

    像宋煊这种聪明人,说出来的话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此人一丁点都不像个新手知县,行事作风老道的不行。

    他就是看不上咱们给他送礼这点钱,人家要的是政绩!

    宋煊年纪轻轻就连中三元,要钱人家自己有,要美色,人家对曹侍中的闺女一见钟情,为此拒绝了吕相爷的招亲。

    从而成为大宋立国以来第一个与武将家族接亲的状元郎,简直是亘古未有。

    这点事,周德绒若是再想不明白,他就白在县衙厮混这么多年。

    否则宋煊也不会对夏税这件事如此重视!

    现在周德绒就想要瞧瞧宋煊,他有没有本事从那些狗大户手中搞来钱财,填补赋税的亏空!

    待到了约定时间一刻,宋煊就让县尉班峰擂鼓通知众人。

    主簿郑文焕、县丞周德绒也是赶来听从指挥。

    宋煊站在后院校场的高台上,瞧着

    就算是禁军,许多人也达不到令行禁止。

    宋煊也没有过于纠结,擂鼓不过是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罢了。

    三班衙役,另外还有马步弓手,以及从城外赶来的巡检司的人。

    众人都瞧着上面的新知县,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

    宋煊拿着花名册,先是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点名。

    快班,直属于县尉,负责缉捕盗贼,传唤人犯,配备铁尺、锁链,部分精锐是可以骑马的。

    四十五人全都到场。

    宋煊从高台上走下来,开始挨个瞧着他们的面容,顺便瞧瞧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倒是没有生锈的。

    “不错,班县尉手下看着都是精锐。”

    班峰脸上大喜,快班人员也是脸上都有喜色。

    经过一个中午,他们也都清楚新任知县是要重用班县尉,他们也能跟着争光。

    宋煊重新回到高台上,对着壮班点名,人数有八十人。

    他们受县丞所调配,负责站堂护卫,押解囚犯,拿着水火棍,兼顾县衙防火,甚至是支援快班。

    宋煊也是走下来打量这群人,他们就是用那种手艺,声音响伤害小,声音小伤害大。

    平常会打豆腐来练习自己的手艺。

    赚钱的机会多,但是风险大!

    宋煊打量完没说什么,回去开始点名隶属于自己的班底。

    皂班,这群人有二十人,负责仪仗开路,若是刽子手不够用,还可以让他们去客串。

    宋煊打量完了心中才有底,自己这群负责仪仗的人最少,看着也过于瘦弱,估摸平日里就没什么油水。

    壮班的人数最多,周德绒照着他们,倒是不那么瘦弱,放出去可以壮声势。

    不像是有什么战斗力的。

    但是班峰手底下那四十来人,在宋煊看来,都是打架的好手。

    看样子他们在外面没少“开片”练习身手。

    三班衙役总共是一百二十五人。

    然后宋煊开始点名弓手,常驻弓手有三十人,其中马弓手十人,轮班弓手三十人,都是临时调拨。

    这些人也隶属于县尉班峰,看着也是不瘦弱。

    巡检使张琛瞧着宋煊在那里点名,心中十分疑惑。

    毕竟在东京城想要吃空饷,还是挺难的。

    难不成眼前这位大名鼎鼎的状元郎,也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

    可是在得知宋煊担任开封知县后,张琛特意打听过这位顶头上司,那可是“难揍的”狠呐。

    他连顶头上司开封府尹陈尧佐都敢得罪。

    这种人不该是没脑子的人!

    所以张琛想不明白宋煊的用意何在?

    宋煊确认完了之后,又开始看向巡检司的人,进行点名。

    巡检司足有一百二十人,负责城门稽查、要道缉私,汴河码头的漕运走私、船户管理、以及管道上的陆路商旅、驿道治安。

    可以说油水的地方很多,但并不是都能捞到的。

    再加上北宋实行巡检与县尉互察制度,开封县内的巡检司名义上受到知县节制,但是实际上多听命于枢密院。

    他们能分到嘴里的肉也是极少的。

    巡检使张琛也不敢小瞧宋煊,听着他念完后,有五人因为伤病没有来。

    宋煊点点头:

    “郑主簿,一会从账上拿五贯钱给张巡使,让他转交给那五位兄弟,运气不好,伤病了。”

    “喏。”

    主簿郑文焕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众人听着宋煊如此大方,更是有些羡慕那三个伤病号。

    要是自己病了那也就好了,平白得了赏钱。

    反正宋煊用的也是公使钱,并不是自己掏腰包。

    开封县每年足有三百贯,但是实际开支时常超支,需要挪用其他款项填补。

    不仅如此,还有驿站接待费、节庆“馈岁”钱。

    宋煊把花名册放在一旁,瞧着

    “本县奉敕知开封县事,今日校场点卯,早就让班县尉通知下去,本想着过了时间不到,便要缺一仗十,逃一直接开革。”

    “没成想诸位兄弟都挺给我面子的,没有故意来找茬,帮我立威的!”

    周德绒明白,自己就是被宋煊立威的那个人选。

    不过他也习惯了,面对自己这么一个积年老官,历届知县都是如此做的。

    只不过没有人成功过罢了。

    “快班张都头,上个月缉拿私盐,上钱可是足额发放?”

    听着宋煊的询问,张都头有些愕然,他连忙出列,先是瞥了一眼班县尉,随即又低下头:

    “回大官人的话,并未足额。”

    宋煊点点头:“本官也查过账目了,三司批了十贯钱,你只是领到了三贯?”

    班峰怒目而视,他看向周德绒,十贯钱!

    你就给老子三贯,真你娘的黑。

    快班张都头看向一旁的周县丞,再次躬身道:

    “回大官人的话,我只是到手三贯,与我手下兄弟们分了,并不知道是十贯。”

    张都头其实到手也就是两贯,有一贯是孝敬给了班县尉,这都是潜规则。

    周德绒脸色有些苍白,他没想到宋煊会把这件事给当众说出来。

    不过他知道自己是那只被拿出来的鸡,便也十分配合。

    “周县丞。”宋煊直接点名道:

    “你来给张都头解释解释,那消失的七贯钱去哪里了?”

    “回大官人的话,实则是填补了公使钱的窟窿。”

    周德绒微微躬身,解释着也是迫于无奈。

    整个县衙的赋税收不齐,所以许多钱都没法子用。

    公使钱也是由五百贯降到了三百。

    “羡余”截留都没得机会。

    这种是征税时多收百分之十到二十,不入账,用于“官场应酬”。

    罚赎钱,主要是轻罪就搞罚金,不关进大牢,知县可以分配百分之三十的罚金用于犒赏。

    仓耗粮,允许有一点损耗,但是开封县也是遭遇了水淹,并没有机会搞钱。

    听着周德绒的话,宋煊点点头:

    “诸位也都知道开封县如今的赋税收不上来,导致大家的利益受损,你们都有难处,我能理解!”

    “但是你高县丞可是知道这些一线兄弟们的危险程度,那些贩私盐的能是良善之辈吗?”

    “一个不留神连命都丢了,这个钱不能私吞,立即给他补上。”

    “下官明白。”

    周德绒退了回去,心说着自己总算是过关了。

    其实还有更高风险的搞钱法子,周德绒是不会与宋煊说的。

    诉讼费抽成、河工摊派、禁榷走私分成等等。

    县尉班峰脸上尽是喜悦之色,知县是真的照顾我啊。

    张都头也退了回去,与兄弟们笑嘻嘻对视,又有钱入账了。

    宋煊随即又看向张琛:

    “张巡检,我看账目你上个月商税也多收了三十贯,可是也被授意拿来填补窟窿了?”

    张琛连忙出列:“回大官人的话,确实如此。”

    其实他多收了不止三十贯,只不过留在账面的是三十贯。

    “郑主簿,把这份钱也一并拿出来。”

    “是。”

    郑文焕带着人去取钱。

    宋煊开始点名,让张琛领走五贯,又叫来张都头,让他领走七贯。

    许多衙役都眼巴巴的瞧着堆在台上的那三十贯钱,不知道大官人是什么意思。

    “从今日起,开封县归我宋煊管理,你们有功我便赏,绝不克扣赏钱,毕竟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身上都担着风险呢。”

    “但是有错,我也要罚。”

    宋煊如此言语,倒是让众人精神一振。

    毕竟从宋煊的言行来看,他绝不是说着玩,他是真的给钱。

    宋煊继续笑道:

    “当然了,就你们这帮穷鬼,浑身上下榨不出二两油来,本官也不会罚你们钱。”

    “顶多让壮班的兄弟们拿你们练练手打板子,我听说壮班兄弟们的手艺可是好得很。”

    “哈哈哈。”

    “罪过大的,那也就别再开封县吃牢饭,估摸也就发配到外地去了,免得昔日兄弟们下不去手。”

    宋煊先是损人利己,再给巴掌,最后给甜枣的套路,还是有人吃这套的。

    班峰得意洋洋。

    可以说今日他就是最亮的崽,甚至极为挑衅的看向张琛。

    今日他没有上当。

    要是被张琛给打一顿,那可就更有说辞了。

    宋煊抓起这一串钱:“这钱呢,我是打算今日就发给大家的。”

    此言一出,更是让

    大家还以为正值的知县会让张巡检把这钱给还回去呢!

    结果他是直接发了。

    宋煊这个知县好啊。

    来了就给大家发钱,谁不念他的好?

    一时间

    宋煊伸手示意

    “但是咱们现场总共是二百七十人,见者有份,每个人基础分四十文,那就用了小十一贯。”

    “剩下的钱呢,就让本官见识见识你们的本领,在我这自然是有本事的人上来,没本事的人下去。”

    “你能跑能打能射箭,或者水里游得快,翻墙翻的好,只要有本事,都可以来报名,让我瞧瞧。”

    宋煊指了指背篓里的钱:

    “这赏钱并不是平分,谁有本事谁拿走一贯钱。”

    “若是钱不够分,本官自掏腰包补上,就怕你们没本事拿走。”

    听着宋煊的宣布,三班衙役全都自是摩拳擦掌,想要挣这一贯钱。

    表现好了,不仅能拿钱,还能入了知县的眼!

    在场之人,谁不清楚宋煊的背景?

    “还有谁不明白的?”宋煊再次提问。

    “大官人,敢问能打是什么规则?”

    张都头率先询问,他都敢与贩私盐的对战,自是想要获得赏钱,以及入了宋煊的眼。

    宋煊指了指一旁的张琛以及班峰道:

    “三班衙役以及马步弓手,表现自己能打的就挑战张巡司,大家打上十回合,能击倒他们或者不被他们击倒,就算合格,然后进入下一轮。”

    “巡检司的人就挑战班县尉,规则同上,如此算是公平。”

    “好。”

    张都头大叫一声。

    毕竟他们与巡检司的人可没少火并。

    早就打出脾气来了。

    大家各自打对方的主官,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班峰也无所谓,他仗着自己身手好,早就想光明正大的揍巡检司的人了。

    而且是一对一,不会吃亏。

    宋大官人,他可太照顾我了!

    张琛却是连忙拱手道:

    “大官人,我等都是凡夫俗子,刀剑无眼,一人对战百余人,根本就没那么多力气支撑下来,还望大官人能够体谅我们。”

    “倒是在理。”宋煊在高台上走了两步:

    “不过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身手,不会所有人能证明自己能打的。”

    宋煊又随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王保、许显纯。

    “你们二人若是觉得累了,就由本官的兄弟接替,如何?”

    宋煊都把他自己兄弟派出来了,张琛再有意见也闭嘴。

    不过他也觉得宋煊说的对,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证明自己能打的。

    班峰却是落井下石道:

    “大官人,不必您的兄弟出马,我自己扛得住,就算骨头断了,我也不会说一个字。”

    “切磋嘛,没必要弄伤了,一会完事后,本官还想着请兄弟们吃个饭,如何能伤的太重。”

    有了宋煊这句话,众人也就知道分寸。

    但是难免在对战当中真的打出火气来。

    宋煊又对着那帮马步弓手道:“我知道能当马弓手道都是精锐,你们就展现一下自己的箭术或者骑术。”

    “喏。”

    一时间校场上的众人更是兴奋。

    谁不愿意额外拿赏赐啊?

    张都头大叫着一声:“兄弟们,我先给大家打个样。”

    于是他就过去与张琛打起来了。

    王保给宋煊搬个椅子来,请他坐下来观摩。

    “好。”

    班峰在一旁大声鼓噪着。

    张都头是他手下最得力的悍将,在他看来,就算是上战场,那也能砍下辽国人的脑袋。

    宋煊不想去评判射箭,直接叫许显纯过去监督。

    许显纯那是见识过宋煊的箭术的。

    他当然明白宋煊看不上这帮人,但是也的用他们。

    大家初来乍到,就算把他们全都替换了,可一时间也难以找到那么多能拿到“保函”的合格人士。

    毕竟在县衙里做事,可是要通过政审的,必须要有五户十户人家作保才行。

    待到张都头顺利击倒张巡司后,来到宋煊面前。

    宋煊指了指自己身后站着的王保:“跟他掰掰腕子,看看能坚持多久。”

    “喏。”

    张都头瞧着人高马大的王保,也是屏息凝神。

    如此露脸的机会,绝不能轻易放弃。

    于是在青筋暴露的时候,使尽全身力气都想要掰赢王保。

    可是王保被宋煊养了这么久,体格子早就上来了,也不虚弱了。

    更何况中午还没吃饱,就那么轻轻松松的让张都头掰。

    努力了许久,王保的臂膀是纹丝不动,张都头才要放弃。

    他憋的脸都红了,拱拱手表示自己认输,这就准备下去。

    但是宋煊却问到:“此人如何?”

    王保则是恭敬的回答:“回十二哥儿的话,此人力气足够,招式也有。”

    “嗯。”

    宋煊拿起一串子钱,让张都头拿走。

    “大官人,我不是输了嘛?”

    “我也没说你掰赢他才能拿走钱啊,真要是照这个规则,整个大宋都难有几个人能拿走赏钱。”

    宋煊把钱递给张都头:

    “既然我兄弟说你过关,那你就过关了,是条好汉子!”

    张都头一听这个台阶,再次打量了一下王保。

    此人若是穿上步人甲,怕不是能轻易凿开敌人军阵?

    于是他冲着宋煊行礼,又冲着王保行礼,这才举着钱笑呵呵的走下高台。

    一瞧着宋煊是真给钱,众人越发的疯狂起来,纷纷表示自己也有本事。

    县丞周德绒想不明白,多好的钱呐,怎么就平白散给这般穷鬼?

    收税难不成真考这群衙役就成?

    还不是要靠着本地的乡绅,从中牵线搭桥,恳请那些豪绅大户来交税,不要让账面过于难看之类的。

    天真!

    周德绒瞧着宋煊如此操作,更是觉得他接下来会跌一个大跟头。

    不过自己是不会提醒他的,路还长着呢,等着瞧吧。

    周德绒巴不得钱甘三把账目理清楚了,然后交给宋煊,让他去跟那些权贵们收税。

    到时候自己真要好好学一学,他是怎么跟那些有权有势之人收税的。

    就在众人如火如荼的亮本事的时候,宫中来人了。

    众人连忙停下来,躬身听着。

    张茂则站在校场上:“宣官家口谕,明日大朝会着开封知县宋煊一早入朝参加。”

    宋煊连忙接旨,表示自己知道了。

    看样子是自家岳父已经安排人弹劾完自己后,无论是官家还是宰相那里已经给出了反应。

    就是不知道明日弹劾的事情,他们是否提前汇报给了刘太后。

    张茂则瞧着如此多的人,极为恭敬的请宋煊平身:“不知道宋状元今日是在做什么?”

    “我来检验一下县衙中人的本事,毕竟开封县人口众多,治安问题突出。”

    “原来如此。”

    张茂则又笑道:“不知道宋状元可否借一步说话,官家还有话要交代。”

    “可以。”

    宋煊吩咐周县丞盯着点,他去去就回。

    待到宋煊与官家派来的宦官走后,县衙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虽说开封知县是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可没有谁会是被官家亲自邀请去的。

    宋大官人的背景,当真是通了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