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6章 七级焊工不就是这个时候用的吗

作品:《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武俊哲顺着方向看了一眼。

    这念头他不是没动过,问题在于能配齐全的太少了。

    大多都是实在没法用了才送过来,基本等于报废处理了。

    最多就是卖些旧零件。

    否则早直接拖去废品站了。

    想到这儿,他摆了摆手:“不成,拼不齐一套。”

    王小北听了也是一时语塞。

    随即又指向旁边一辆大梁断了的车。

    “这车废品收的,轴断了,雷大爷是干啥的?七级焊工,你咋不找他帮忙焊一焊呢?”

    那时候,焊条也是紧俏货。

    雷大爷的修理厂专给汽车修配件。

    精度要求高,焊条哪能每次都刚好用完,一点火星都不剩。

    总有些许能将就着焊几下的。

    雷大爷七级电焊工的身份,拿点废旧边角料焊点小玩意儿,谁能说个不字?

    就算用全新的,厂长也不敢有意见。

    凭雷大爷的手艺,省下的整根焊条也不止一根两根。

    不用太多,每个月弄上两回,卖个几十块,扣掉成本,都比每个月工资强。

    武俊哲眼底一喜。

    “你脑子怎么就这么灵光呢。”

    王小北咧嘴一笑:“天生聪明,你找雷大爷的时候,可别提你要卖啊,就说瞅着这么好的东西废了,怪让人心疼的。每个月弄上那么一两回就成了,多了反而不好。”

    “哈哈,成,我得空好好想想辙。”

    武俊哲乐呵呵地应承下来。

    “得了,不跟你扯了,我先走了啊,补胎多少钱啊?”

    “哎呀,看你说的,补个小洞还收你钱?快回去吧,晚点我给你推回家去。”

    别的不说,就家里那些鱼肉,也值不少钱呢。

    王小北见状也不客气:“那就这样,我先回了啊,要换轮胎直接帮我换了,钱回头给你。”

    “好,你先回家,真要换轮胎,我拿条旧的帮你换。”

    言下之意,也是不打算收钱了。

    王小北听了,颔了颔首,打个招呼便转身离开。

    武俊哲则继续忙活。

    回到家,家里人已经下班回来了。

    萧思嫒和王梅不知在说什么,偶尔传来阵阵笑声。

    两人年龄相近,自然话题多多。

    小西跟冬秀几个小孩在院子里和邻居的孩子们疯玩。

    王家和估计又不知道串门到哪家去了。

    刚想看看晚饭准备得怎么样,武俊山就一溜烟跑过来了。

    满脸笑容地问:“小北,东西准备好了没?我和飞扬约好了,周六周日去钓鱼,你去不去?高歌、玉飞也都去。”

    “我就不凑热闹了,你们玩得开心点。”

    王小北说完,进屋拿了个墨水瓶递给武俊山:“用的时候捏个黄豆大小,和蚯蚓一起挂上钩就行。”

    这东西其实就是用面粉、白酒和井水混成的面团。

    交给他之后,又笑道:“瓶子别忘了还我。”

    武俊山笑道:“别担心,用完肯定还你,那我走了,多谢啦。”

    接着,武俊山笑眯眯地离开。

    “小北,喊你大哥过来吃饭。”

    张美英的喊声打断了他的遐想。

    “哎,大哥居然回来了,我还以为他又得加班呢。”

    王小北嘟囔着,朝后院迈步而去。

    一进后院,见武婶、向媛妈和周寡妇正忙活着,挨个打了声招呼,这才拐向王小东那屋。

    “咋啦?这么忙,饭都顾不上吃了?”

    推开门,看见王小东正低头,笔尖在本子上写着,冥思苦想。

    听见问话,王小东抬头一笑:“哦,吃饭了啊,这就来。”

    说完,他起身收拾起桌上的杂物。

    “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厂里事多,科长头都大了,叫我们回家琢磨问题,再加上保卫科得定期去派出所培训,我新人嘛,学习任务重,事情自然堆一块儿了。”

    王小北微微颔首。

    那时候的派出所人手紧缺,几个公安管理着好几万居民,大案要案还没多少。

    保卫科的作用不容小觑。

    而且,保卫科不仅是企业员工,还受到企业和工安部的双重领导,在工安部有正式备案。

    得接受培训和思想教育。

    忽地,王小北灵机一动,“哥,以后厂里有啥难题,回来跟我念叨念叨,我帮你出出主意。”

    自己这外挂要是用得好,就是神器。

    特别适合做这活儿。

    尽量在王小东承受范围内,多为他分忧解难,对他在单位立功大有裨益。

    升职速度,肯定飞快……

    王小东咧嘴笑道:“和你说这些有啥用,你也不懂破案啊。”

    王小北撇撇嘴,“哎呀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人多智广嘛。”

    王小东想了想,觉得这话在理,便颔首赞同。

    “也对,你这脑袋瓜灵光得很。”

    说着,王小东忽然拉住王小北,“小北,有件事跟你商量,待会儿你跟妈提一提。”

    “啥事这么神秘?”

    王小北一脸不解。

    王小东便把抹布那茬儿事细细道来。

    王小北微微颔首,好奇地问:“这事儿大嫂提的?”

    “哪能呢。我是想着,你大嫂以前家里条件比咱好,我去过他们家,厨房抹布分好几种,擦桌子擦地的都不一样,砧板还分切肉和切菜的,连菜刀都不止一把。”

    王小东一口气说完,又接着道:“我就担心你大嫂不习惯,咱先提前弄好,等她自己开口说,多尴尬不是?”

    王小北听完,表情复杂。

    嘿,大哥,你这是开窍了?

    如果是他自己想到这些,还算正常,毕竟见识过后世生活。

    可王小东这人,有时候晚上睡觉连脚都不洗,能说出这话?

    城里人为啥看不起乡下人?

    乡下人天生就脏乱差?

    谁天生喜欢脏兮兮的?

    没那条件,只能尽量做出最实际的选择。

    比如冬天烧热水洗澡,那得费多少柴火。

    现在柴火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到的。

    能省则省。

    时间长了,自然养成习惯。

    这些习惯让人不经意间就忽略了生活里的小讲究。

    要不是大嫂萧思媛提,就凭王小东那洗脸洗脚连带擦身都共用一条毛巾的习性,他能留意到这事?

    王小东瞅了他一眼,“你到底说不说啊?”

    王小北回过神,咧嘴一笑:“成,得空了我就和妈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