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8章安老要粮食

作品:《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包含香这时仿佛才回过神,没好气地说:“我走我的路,后面我哪儿看得见啊。”

    看了二人一番,轻哼一声:“骑个自行车就高人一等了?这巷子窄,不会推着走啊?就算不撞我们,撞到别人咋办?”

    这话一出,周围的目光纷纷投来,眼神里藏着异样。

    柯秋露刚要开口,王小北打断了她。

    “包含香,是吧?”

    这姑娘还真有一套,装作素不相识,倒引起周围人的共情。

    因为在这个年代,大多数学生都还没能拥有自行车。

    哪怕是干部家庭出身的初中生,骑自行车的也不多。

    被王小北一口叫出名字,包含香不由得一怔。

    即便柯秋露和她相熟,但眼前这人却是从未谋面。

    她下意识地望向柯秋露,以为是她说的。

    “是我,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吗?”

    王小北轻蔑一笑,“你说有没有问题?忘了之前你扔石头砸碎人家窗户,结果被抓现行的糗事了吗?”

    “你胡扯啥呢。”

    包含香一阵惶恐。

    短暂的镇定之后,她认出了王小北。

    不过,那晚黑漆漆的,仅靠着微弱的路灯,辨不清人脸,她自然无从识别。

    “我胡扯?你哥哥那天……”

    王小北可不吃这一套,他来自后世,对于资本家不鄙视,也不会看低那些生活拮据的人。

    不过,他看不惯有人总喜欢把不如意归咎于他人。

    这种无端的指责,无关对错,全在于个人的心态。

    就像是走在路上无意间踩了别人一脚,有的人接受道歉后会安慰地说声“没事”,事情就此了结。

    而总有些人会破口大骂,责怪你不长眼。

    这些尖锐的话语,让人听了心里别扭,又怎能轻易界定谁是谁非?

    再者,他也听说了陆茵过去对包含香的母亲颇为照顾。

    可没等他说完,柯秋露便出言阻止了。

    “小北,别说了。”

    王小北望了她一眼,最终点头同意,骑上车径直离去。

    柯秋露则瞄了包含香一眼,默默跟上。

    包含香目送二人离去,没再多说语,毕竟那天她做的事确实不光彩。

    不过,她嘴里还是小声嘀咕:“这就是压榨百姓的资本家嘴脸。”

    毕竟周围还有不少人围观,其中不乏同学。

    ……

    王小北蹬着自行车,随口探问:“她也是八中的?”

    柯秋露轻轻颔首:“对,4班。”

    “我妈告诉我,那天她砸我家窗户,结果被你吓跑了。那时我正熟睡,我妈不说,我还真不晓得。”

    “你何必怕她?把她那点事儿透出来,往后她可就不敢嚣张了。”

    “别了吧,这毕竟不是什么光荣事,当众说出来,我妈下次见到包婶子得多尴尬。”

    王小北摇头道:“这人以后准是个麻烦,太偏激了。”

    “麻烦?不至于那么严重吧?”

    柯秋露一脸不解。

    王小北也没再说,毕竟未来的事没法提前透露。

    “总之,这种人别主动招惹,但也别让她觉得你好欺负。”

    这样极端的性格,将来很可能是个刺头。

    到那时,花家免不了受影响,避无可避,也就没必要一味忍让了。

    柯秋露听得似懂非懂。

    二人继续并肩骑行。

    到了安爷院子前,才各自分道。

    “师父,是想我了吗?”

    王小北进门就笑着调侃起来。

    只见安爷正坐在堂屋里,喝着粥,桌上摆着两只切开的咸鸭蛋。

    见他进门,随口问了句:“来点儿不?”

    王小北笑着摆手:“算了,年轻人还是喜欢干的,粥喝多了总觉得不顶饿。”

    安爷撇了撇嘴。

    打量了王小北一番,才开口:“如果可以,帮我弄些粮食来,回头我给钱。”

    王小北一时愣住,好反问:“打算送人还是卖?”

    安爷的口粮向来没缺过。

    不可能不够他吃。

    即便偶尔送人,只要量不大就没事,毕竟他总会留意着补充。

    至于安老到底能吃多少,他也从不过问。

    老先生瞪了他一眼:“怎么着?送人跟卖,价钱还不同啊?”

    “师父,你误会了,送人的话,我要是收你的钱,那不成大逆不道了嘛。”

    王小北嘴角挂着笑。

    他故意顿了顿,一脚跷上了凳子,“但你要是想拿去换钱花,怎么也得分我这徒弟点跑腿费,对吧?”

    这区别可大了。

    以前收安爷的钱,那是情非得已。

    现在手头宽裕,犯不着靠这赚小钱。

    安爷拿去换钱,或者帮人代购不挣钱,这事儿可能性不大。

    安爷目光一转,落在了他跷起的脚上。

    王小北见安爷嘬了下筷子尖,把筷子倒转,连忙把脚缩回。

    这架势,是要教训人。

    见状,安爷把筷子重新正过来。

    “行吧,数量不少,你开个价,每斤多少钱?”

    “不少是多少啊?”

    “几百斤打底吧。”

    王小北一听,撇了撇嘴,“我还以为多大个数呢。”

    就算按黑市价,每斤也就1块上下,全加起来也就几百块的事儿。

    但是,安爷又补了一句:“每个月都要,到什么时候,看情况再说。”

    王小北心里盘算了一下。

    还有近两年时间呢。

    就算按安爷说的,一个月最多1000斤,两年也就2万多斤。

    上次买石头,他就花二十多万的侨汇券。

    那时候粮票兑换率还没现在高,100元侨汇券只能兑十二斤粮食,不过量大。

    这些侨汇券,只有华侨能用。

    城里新开了侨汇粮供应点,光卖粮食,不像侨汇商店还得凭证进。

    有粮票就行。

    他那堆票闲置着也是闲置。

    想到这,他开口提议:“正好我这儿有侨汇券粮票,要吗?细粮的。”

    侨汇券粮票,专买大米、面粉、糯米、豆类这类细粮。

    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来,

    往桌上一摊。

    “一共1000斤的票,后面再给你带。”

    安爷琢磨了一下,问:“每斤卖多少?”

    “师父,这得你说了算。自己的朋友亲戚,交情深,意思意思就行,真要是家里紧巴,白送都行,我也不在乎。”

    安老闻言想了想。

    放下碗筷,回屋取了三根小黄鱼,“不能叫你吃亏,拿着吧。”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