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1章 上朝

作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小鱼儿十分聪慧,很多东西一点就透,张平安说完之后,他便有一些明悟过来了。

    很听劝的脆声道:“那下次我换一种方式”!

    说完随即又有些不满:“表兄他们今日都没帮我,亏我还对他们那么好!”

    “你要让他们如何帮你?和你一起打架?一边是族亲,一边是表亲,这种事情很容易吃力不讨好的,找夫子主持公道是最合适的,用不着跟他们生气”,张平安笑了笑,没把这事往心里去。

    这些从小在大家族长大的小孩,别看年纪不大,想法却多的很,鬼精鬼精的,许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比得上。

    所以对他们这种做法,张平安也并不意外,能在关键时刻去叫夫子过来,就算对小鱼儿不错了。

    “以后在学堂里,你得有自己亲近的伙伴,势单力孤又太骄傲霸道,很容易被欺负的哟!”张平安提醒道。

    小鱼儿点了点头,拍拍胸脯自信道:“放心吧,爹,我才不会被人欺负!原先在临安时,钱家族学里可没人敢欺负我,我有好多小弟呢,现在来了京城,好些人我都不太认识,这才一时大意吃亏了。”

    见儿子信心满满,张平安也就不做过多干涉了。

    父子俩到家时,很有默契的都没跟家里人提这事,否则徐氏和张老二非得大惊小怪不可,现在小鱼儿就是她们的命根子和眼珠子,谁要动了那就得拼命的程度。

    幸而徐氏只是随口问了两句怎么今日回来的晚了些,就没再放在心上,径直吩咐了下人摆饭。

    “你大姐下午送了不少卤味来,都是她自己做的,说给咱们添盘菜,快尝尝”。

    小鱼儿闻言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猪蹄啃,中午在族学那边吃的清淡,他都没吃几口,早饿了,边吃还不忘称赞几句,“大姑做的卤猪蹄真好吃!香!”

    “瞧这孩子,饿了吧,喜欢吃就多吃点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徐氏看着孙子吃的香简直比自己吃还开心,忙不迭又帮忙夹了几个到碟子里。

    张老二则说起了正事,“对了,你大姐说他们决定好了,就听驴蛋的,去做宫廷侍卫官,你帮着走下关系,早点授官吧,也让驴蛋早点上差。”

    “行,我知道了”,张平安点点头应下了,大姐两口子总算还是明智的。

    接着又看向吃的欢快的儿子,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爹,娘,明日我就要上值了,以后小鱼儿就在钱家族学上学,再不能随意睡懒觉了,我出门后您可盯着点儿,别误了时辰。”

    “哎,行,上学是好事,我肯定盯着,再说了,还有你爹呢”,徐氏笑意满满道。

    一下子解决了两件大事,吃完饭后,一家人就很快歇下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才四更时分,张平安便起身了,这是他封赏以后第一次上早朝,由不得不慎重。

    大周朝的朝会和前朝差不多,分为大朝会和日常朝会,大朝会主要是在重大节日,比如新年、冬至、万寿节或者皇帝生日的时候才去举行,十分隆重,礼仪性大于政务性,以显示国威和皇权,是规模最大的朝会,几乎所有品级的官员和外国使节都会参加,频率很低,一年也只有几次。

    日常朝会则是处理日常政务,君臣之间商议政事、呈报奏章的常会,理论上是除休沐日以外每日都要举行,但是皇帝勤政与否也直接影响频率,懒散的皇帝可能经常取消,前朝大夏朝时便是三日一早朝。

    周子明是位勤奋的皇帝,当然不会如此,只要他在京,都是每日一早朝,从未间断过。

    张平安到的早,在东华门外等候了好一会儿宫门才开启,跟他一样的还有不少人,大家彼此寒暄后混了个面子情。

    不一会儿岳父、大舅子、大姐夫等人也到了,他便跟着大姐夫等相熟的人一起依次进入宫中。

    然后在指定的朝房等候,听到上朝的钟鼓声之后,文武百官才分两列,文东武西,进入大殿按序站好。

    一时间朝堂肃静的落针可闻。

    随着太监高喊“圣上驾到”,百官朝拜,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子明才携太子出来,随后坐在龙椅上,淡声道:“平身!”

    珠帘下还是庆功宴时那副威严的天子模样,凛然不可侵犯,太子坐在下首位置,显而易见是已经在跟着一起参政了。

    这种坐着听政的方式也代表着周子明对他的特殊恩宠。

    张平安把见到的都暗暗记在心里,他第一日上朝自然没什么能说的,也没什么能议的,只是单纯当个听众,那就多看、多听、多记就好了。

    原本以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谁料议到最后今日朝会却提起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大舅兄昨日已经提过的太子大婚之事,今日圣上正式颁布了圣旨赐婚。

    另一件事跟他有关的则是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