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5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
作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时间越来越晚,已近黄昏。
六丫便干脆的吩咐管家摆饭,又让下人带着几个玩的脏兮兮的孩子们去洗手洗脸。
“爹,娘,小弟,咱们不等他了,先吃吧,以往家里也是这样子的,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规矩礼数,他那份差事闲的时候很闲,忙起来就没个点了”,六丫边说边招呼几人去花厅。
等坐好后,几个孩子在一边打打闹闹不听话,六丫又忙着呵斥管教,看起来忙得很。
徐氏见了忍俊不禁地逗道:“看看,养个孩子多不容易啊,养一群孩子就更难了,吃、喝、拉、撒、睡、读书,都要管,事儿多着呢,你这现在还有这么多下人帮着忙活,想想你娘我以前,只有一个人,真是难啊!”
“娘,知道你辛苦了,待会儿多喝点汤补补,我一早上就让下人炖上了”,六丫笑着道。
因为都是自家人,人也不多,便没分什么大人桌小孩桌,直接坐了一个大桌子,也热闹。
听着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童言童语也挺好玩儿。
张平安有些遗憾:“原先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本来是计划着和大姐他们一家一起上京赴任,然后顺路一起到你这来看看你的,结果我们在临安耽搁了太长时间,大姐夫的省亲假不够了,只好带大姐先一步走了,也没来成,不知你们两人什么时候才能再有机会见面,也让大姐见见她这几个姨侄。”
说起这事儿,六丫也十分遗憾,但也知道这事也没办法,毕竟大姐夫没有额外的丧假,总不能误了上任的日子。
自从嫁到于家,又跟着自己男人到了扬州这边后,六丫接触认识了很多官太太们,和她们打多了交道,这些年下来着实学到了很多。
不管是治家之道还是驭下之道,或者是孩子们的教导,还是夫君的事业等。
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已经不是从前的六丫了。
同时,她也太明白身在官场身不由己这几个字的意思。
夫妻俩人有商有量的,这才能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
“算了,以后总有机会的,只要大家都过得好就行了,之前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四姐五姐,这次你们回去能找到四姐一家,顺便拉拔她们一把,真的挺好的,还有五姐,听娘形容的,五姐夫应该是个可靠之人,希望五姐以后也能万事顺遂”,六丫豁达一笑。
看起来倒真有几分当家主母的派头和气度了。
等摆好菜,众人正准备用饭的时候,于释奇才急急忙忙赶回来,脸上还带着薄汗,袖口也有几处脏污,可见赶回来之匆忙。
进门见到张老二和徐氏后,立刻恭敬地行了一大礼:“岳父岳母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接着又对张平安拱手行礼致歉道:“平安,实在是抱歉,有失远迎了,这几日工坊里正是到了紧要关头,实在走不开,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坐、快坐,我都听六丫说了,这几日你估计累坏了吧?”张老二连忙让人坐下,又关心了几句。
张平安也笑道:“是啊,六姐夫,都是自家人,不用客套,先坐下吃饭吧!”
于释奇这才擦了擦汗坐下,家里几个孩子都争着抢着喊爹,你一言我一语的,看得出父子几人感情很好。
六丫也心疼自家男人,嗔怪道:“今日早上让你带的补汤喝完了没,要注意身体啊,别太累了!”
“我心里有数,不累的!”于释奇温和一笑。
等饭吃得差不多了以后,张平安便和六姐夫去了书房喝茶,顺便委婉打听起火器工坊的事情:“六姐夫,听说你们最近在忙的是件秘密武器,难不成还是火器吗?”
于释奇点头又摇头,也没多想:“算是吧,在以前的火器工艺上做了很多改良和提升,不过依我看,好像都是为了大的战船而改进的,很多都是在水里发挥作用,数目还不少,至少可装备百艘大型战船,估计跟水战有关吧!”
“水战?”张平安低头琢磨着,有些纳闷儿,“可如今南北统一,没有哪里需要用到水战和这么多大型战船的啊?”
“也可能是我猜错了吧,我也只是这么说说,朝廷的动向哪是我们能窥探的”,于释奇闻言笑道,他并不是个对朝廷动向很敏感的人,一向只关心自己手头的活儿,与其说他是个官儿,倒不如说他是名专业的匠人。
“不,你应该没猜错,之前在临安时我就有收到消息,慈县等几个沿海船场在造大船,只不过之前我只以为是朝廷储备需要,现在这么结合来看,估计真是陛下有什么新动向了”,张平安沉思道。
他本来以为朝廷的下一个战略方向应该是往西才对,现在这么看来,难道是要往东?内地没有水战,难道是要远洋出海不成?
“算了,别想了,早晚都会知道的”,于释奇想的很开,对于上头的作战动向也并不太关心。
说着又从书房抽屉中拿了两个小盒子出来,“来,拿着,给你和大姐夫防身用的!”
“这是什么?”张平安好奇的接过问道。
“是霹雳丸,大小和药丸差不多,两两摩擦掷地后即可产生大量烟雾,我还在里面加了晒干碾碎的曼陀罗和钩吻,带有迷幻和中毒的效果,虽然威力没有火枪那么惊人,但是易携带,攻击范围也更广,你们可以看情况用”,于释奇认真讲解道。
说起发明的东西时满脸专注。
“行,谢谢了!”张平安拱手道谢。
打开盒子看了看数量还真不少,也难为六姐夫一片心意了。
“对了,六姐夫,你在扬州也干了好几年了,有没有想法再往上升一升?其实如今京城也在筹备火器坊,你去京城也是大有可为的”。
听到此话,于释奇果断的摆了摆手拒绝,半秒都不带考虑的,回道:“平安,我不像你,是考进士考出来做官的,你们这些文人擅长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有野心,但是我不行,我自己几斤几两我还是知道的,让我专心搞搞发明创造还行,做大官却是不适合,如今这样就挺好的,我们在扬州过得也安逸,特别清静,儿女双全不说,你六姐也没有妯娌纷争,自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多好,什么时候我们想回临安去看看家里人也方便。”
“唉,人各有志,我明白,这事也不能强求,你们过得好就行了”,张平安叹一口气点点头。
这个六姐夫和二姐夫一样,都是过日子的安稳人,不愿意争来争去,这样也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两人聊完出来时,只有张老二在院子里,旁边围了一圈孩子,都在听张老二讲当初陪着张平安去赶考还有逃难途中的事。
“姥爷,地动时山真的会塌吗?”
“当然会了,还会有鱼和青蛙跳出来,老多了”,张老二笑呵呵道。
看儿子和女婿聊完出来了,便不再讲这些,催促道:“好了,剩余的等明日再讲,快去洗澡去,一个个身上都快馊了!”
几个小娃儿也听话,嘻嘻哈哈做了个鬼脸就跟着下人去澡房洗漱了。
“爹,辛苦了,这些皮小子问起来没完没了的,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多问题,平日我和六丫就经常被他们给问住了”,于释奇无奈笑道。
“都是孩子,谁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张老二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