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6章 父子相见不相识

作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张平安第二日才听说了此事。

    黄大人则在一边憋笑都快憋不住了,调侃道:“想不到三郎你也会有和别人争执辩驳的一天啊,真是难得!”

    刘三郎却并不觉得这事好笑,有些低落道:“我当时气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掌柜的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遇到我是硬茬子,他才退钱了,那别人呢,万一是个没背景的普通老百姓遇到这事儿该怎么办,怕是求助无门,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吧!

    我自己是从小镇上出来的,知道底层老百姓有多不容易,所以我特别恨这种坑蒙拐骗的事情,遇上了不光恶心,还得影响一天的心情。”

    “这种事情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黄大人摇摇头道。

    “自古以来,这世道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巴,说句不好听的,谁让那些人没本事没背景呢,又不会投胎,只能自求多福了,可能我话说的比较冷血,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咱们能做的就是保全自身,尽量往上爬,越往上爬,能欺负咱们的人就越少!”

    对于黄大人的这套生存逻辑,张平安有几分认可,但是:“大姐夫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是对的,要是咱们没碰到就算了,碰到了肯定得管一管,而且现在新朝初立,各个市场对于这些事情抓的还是很严的,处罚也重,下次再有这种事,直接去报市令就好了,为此伤肝动气没必要。”

    刘三郎其实心里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能管的事他还是想管一管。

    懂得越多,烦恼也越多,现在还真没有他当初在双河镇卖肉的时候有那种单纯的快乐了。

    又两日后,办了各种手续后,张平安、刘三郎和黄大人几人便带上下人护卫上路了。

    黄大人回开封是坐马车走陆路,张平安和大姐夫刘三郎则是直接在京郊坐船,沿运河南下,经扬州、苏州至临安。

    因此两队人马在京郊便分别了。

    “张老弟、刘老弟,后会有期!”黄大人拱手道。

    “后会有期!”张平安和刘三郎也郑重拱手回道。

    目送黄大人的马车远去后,张平安和大姐夫刘三郎才上船。

    水路比陆路更快,加上有几段路程还是顺风,一个月后,两人便带着下人们到了临安。

    因为不确定上岸时间,两人也没让家里人来接。

    直接就在码头找了几辆车送他们回府。

    越往城中走越热闹,两人都不由自主地撩起车帘打量起这个几年未回的地方。

    “临安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现在再见,竟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张平安笑道。

    “呵呵,不瞒你说,我也是,等会儿就能见到家里人了,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刘三郎呵呵笑道。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车夫大声“吁”了一声,勒马停下。

    张平安和刘三郎对视一眼,撩起前面的车帘向外看去,原来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儿突然冲到了马路上。

    车夫本来气的不行,想骂人的。

    但一看小男孩衣着不凡,且不远处还跟着跑来几个下人、护卫模样的人。

    便没敢骂出口,只小声咧咧道:“赶着去投胎啊!”

    说完,便跟张平安几人告了一声罪,准备重新出发。

    谁料小男孩看着不大,耳朵却灵的很,即使对面的是几个大人,也丝毫不怕,往马车前一站,一手插腰,一手指着车夫跋扈道:“你敢骂我?你知道我爹是谁吗?我外祖和几个舅舅是谁吗?”

    车夫语塞,没想到小孩儿还真是人小鬼大的,耳朵这么灵。

    此时,跟着的下人也跑过来了,呼呼喘气道:“哎哟,我的小少爷啊,街上人多,你可不能乱跑啊,要是万一碰到拍花子就麻烦了!”

    “谁让你们跑的这么慢的,吃的多,干的少,要你们有什么用,要是我被拍花子拐跑了,我爷我奶还有我几个舅舅第一个不饶你们,哼!”小男孩傲娇道。

    明显很分得清大小王。

    几个下人听后也不再乱说了,只将孩子抱起来准备离开。

    “等一下,还不能走,刚才那个人骂我了,你们得去帮我出气”,小男孩在下人身上踢蹬着腿道。

    下人听后好声好气问道:“那小少爷你想怎么出气?”

    “让他自己打自己十个嘴巴子,说自己说错了就算了吧,我就不跟他计较了”。

    下人虽然面对着小男孩时挺怂,面对车夫可就是另一副面孔了:“喂,说你呢,下来,你知道你刚才骂的是什么人吗?活的不耐烦了你,我们也不跟你计较了,就按我们小少爷说的做就算了!”

    车夫有点懵,又有点犹豫。

    他看出来了,估计对面是个自己惹不起的大人物家的小孩儿,要是自己不按他们说的做,说不定会招来更大的祸事。

    就在车夫犹豫的空档,小男孩儿又补充道:“对了,打响一点哦,不然我听不到!”

    张平安真的很少见到这么恶劣的小孩儿,一看就是家里宠坏了。

    “你爹是谁?你外祖和你几个舅舅又是谁?不妨说与我听听?”张平安从马车里弯腰出来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