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5章 病因

作品:《前世被团灭?重生拉着残王入洞房

    东陵一年会举行两次祭天大典,春天是春祭,一般由储君主持,冬祭则由帝王亲自参加。

    而若是帝王事忙,或者年纪大了,亦或是放权,便会交由储君来负责,就如去年那般。

    春祭与冬祭一样,都是由太常寺来负责,不过楚玄寒这次是没打算趁机做什么手脚。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同样的伎俩他不能连着使用,那容易被查出来。

    再者说,冬祭才刚出过事,若是春祭还出事,臣民要怎么看东陵的国运,又何来信心?

    况且他身在太常寺,出了事也是要担责的,以他现在的处境,着实不能再冒这种险。

    他沉吟一声,“西炎使团将至,本王倒是想换个与之相关的府衙,但又怕会有人说闲话。”

    当初他入太常寺,是为了冬祭大殿,祭典一过,再留在太常寺便没了意义,他早想走。

    只是他不能隔三差五换官职,这落在旁人眼里是没定性,有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

    冷延也是这般想,“此时换衙门确实不太好,尤其是主子年前才刚换的,难免会落人话柄。”

    “是啊。”楚玄寒无奈道,“频繁换府衙,父皇也会觉得本王没个定性,做起事来三心二意。”

    冷延给他出主意,“春祭也很重要,若能将此事做好,主子再提出换府衙之事,应该就更好说话。”

    “暂时也只能如此了。”楚玄寒眸色微黯,“先求个稳,绝不可再让父皇失望,惹得父皇不悦。”

    他与良妃如今都惹了文宗帝不满,他有再大的野心也只能收敛着,要不真会被调去外地当差。

    

    午后,镇国将军府唢呐震天。

    贤妃也终于得以出宫,来给尉迟堃上一炷香。

    尉迟长弓神色哀伤,短短几天瞧着像老了几岁,“娘娘请节哀。”

    “到底怎么回事?”贤妃直接问他,“父亲怎会突然病的如此之重?”

    她身在冷宫时打听不到消息,如今出来了可不得好好打听一番,问明缘由。

    尉迟长弓很是自责,“都是微臣太没用了,让父亲这么大年纪还要为家族操心。”

    “兄长又惹了什么事端?”贤妃也知他确实没什么本事,还以为他惹上了什么大事儿。

    “这倒没有,就是毫无建树,辱没了将军府的门楣。”尉迟长弓本是自谦,结果真被误会。

    “原是子孙无能,让父亲累到病重。”贤妃不悦的指责起了他,“兄长,你太让本宫失望了。”

    尉迟霁光闻言为父亲抱屈,“娘娘,请恕微臣无礼,我们的确无能,但也不至于真让祖父累倒。”

    “你这话什么意思?”贤妃听出了不对劲,“难不成是有什么事瞒着本宫?赶紧从实招来。”

    “霁光,娘娘跟前,不可乱说话。”虽说贤妃既无子嗣,又入了冷宫,但尉迟长弓不想伤害她。

    利益确实重要,可贤妃入宫也曾反哺过母族,他不想因她如今没了价值,便与之恶语相向。

    他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想让她知道尉迟堃的病因,那会让贤妃自责,甚至刺激的再犯病。

    尉迟霁光没想这些,“可儿子咽不下这口气,明明是娘娘被打入冷宫,刺激到祖父,怎反怪我们?”

    他这不仅是年轻气盛,也是薄情寡义了些,见贤妃无法再帮衬尉迟家,便不想再与之虚与委蛇。

    “什么?父亲是因本宫,这才……”贤妃大惊失色,她从未想过会是她的原因,连累老父亲。

    尉迟长弓还想安慰她,“娘娘切莫自责,主要原因还是父亲年事已高,身子又一直不太好。”

    “父亲,是女儿不孝,害了您性命……”贤妃转身就去了尉迟堃灵前,竟想要下跪请罪。

    尉迟长弓眼疾手快拉住她不让跪,“娘娘,万万不可,君臣有别,您这会害了我们啊。”

    天地君亲师,按规矩便是先君臣,后父母,贤妃身为帝王的嫔妃,岂能给臣子下跪?

    “入了宫,我便连给父亲下跪,都成了罪责。”贤妃被架着跪不下去,也不敢真跪下去。

    她本身失宠入冷宫,又间接害死了尉迟堃,这若真跪下,那尉迟家的人都要被她害了。

    尉迟长弓低声劝慰,“规矩森严,还请娘娘谨守。”

    贤妃也只得站着行了个半礼,“父亲,请恕女儿不孝!”

    不久后,尉迟堃正式出殡。

    漆黑的棺木从正门抬出,孝子孝女哭作一团。

    尉迟家的族人们则披麻戴孝,边走边将纸钱撒向了空中。

    尉迟堃生前的好友以及旧部,尉迟家友人和尉迟长弓的下属纷纷来送行。

    贤妃不可亲自送殡,只能站在府门口,目送棺木离去,声泪俱下,伤心不已。

    楚玄迟并未前来,他前日来吊唁,已是仁至义尽,再来送殡尉迟堃便当真受不起。

    楚玄寒身份高,也不可去送殡,便陪在了贤妃旁边,这又是表现他的孝心的好机会。

    虽然贤妃是不可能给他任何助力,但周围还有看客在,能看到他的孝道,提升他的美名。

    但还没过一会儿青莲便劝贤妃回宫,若在平日里,她们还能多待会儿,可她如今是冷宫弃妃。

    回宫的马车上,贤妃问,“青莲,本宫已给不了娘家任何助力,又害了父亲,是不是该以死谢罪?”

    “主子切不可胡思乱想,老将军劳苦功高,如今仙逝,陛下理应善待他的后人,主子也有机会。”

    青莲劝她,“只要主子出了冷宫,好好维系人脉,自是还能给将军府助力,如此方是上上策。”

    贤妃自嘲道:“本宫的脾气不好,在后宫连个好友都没,一直是孤立无援,又何来的人脉?”

    “以前没有,但以后可以有啊。”青莲进言,“这主要看主子怎么做,是否拉得下脸面。”

    她是希望贤妃能放下身段,与后宫嫔妃交好,只是贤妃趾高气昂惯了,怕是很难做到。

    “脸面?”贤妃苦笑,“本宫现在还有那东西么?若是真的能帮到家里,本宫便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