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1章

作品:《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好不容易抓到个栽赃陷害的好机会,陈婉儿当然不会放过:

    “好啊!你连人家媳妇都不放过!呸!流氓土匪,无耻败类!”

    “冤枉啊,我比窦娥还冤,我对气味非常敏感,当天在专柜我就被这味道熏够呛。”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在车上的时候我就觉着不对劲,眼神一个比一个猥琐,说!是不是你俩在互相打掩护?”

    也就在这时,颜卿手机响了,是陈剑意发来的:

    好兄弟在心中!

    陈婉儿向窗下看去,陈剑意果然开车离开。

    “果然如此!你俩是一伙的,在我面前玩欲擒故纵?”

    哎呀呀误会了误会了~颜卿赶紧把电话拨打回去,陈剑意竟然关机了。

    呵呵,好兄弟在心中,有事电话打不通。

    ......

    “颜专员您回来了~”

    “专员好~”

    颜卿点头回应,这才半个月未见,环保局的人见到颜卿态度发生了大变化,换做之前,除了在一起工作的,很少有人主动和颜卿打招呼。

    在办公室刚坐好,郑振兴便探脑袋风风火火闯进来。

    “颜哥,您可算回来了。”

    “有点意思,怎么每个人都这么奇怪?”

    “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郑振兴就差把幸灾乐祸写在脸上。

    “您不知道,在您离开边沿这些天,边沿市那可老热闹了。”

    “怎么热闹法?给我讲讲。”

    “好嘞,事情是这么回事,我长话短说,哎呀但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问题出在市政府截留的那三千万上,颜卿临走前,交代仲谷的公司暂停一切收储行为,并让。

    这消息放出去可不得了,那些囤积了不少秸秆,打算趁机大赚一笔的一道贩子二道贩子,还有许多种粮大户不干了,他们手里的秸秆最多,压了不少货。

    一下子货不收了,也不给结款,这眼看着要过年,难道还能天天抱着秸秆过年不成。

    于是就有人开始串联,到仲谷的公司去闹。见此情形,公司干脆提前放假,本来就没几个人,这下彻底人去楼空。

    也不知道是谁忽然说了句啥,瞬间一呼百应,更有甚者在人群中散布消息,说因为市政府违约才导致的这一切。

    更有消息灵通者很快从相关部门获取到消息,省政府早就将这笔钱发到市里,市里却准备挪作他用。

    “什么!竟然拿着原本属于咱们的钱,去讨好那些来投资的资本家?我入他仙人板板!他们缺钱吗?”

    群情激愤,立刻有人跟着喊:

    “不缺!”

    “那凭什么把咱们的钱给不缺钱的人用?”

    “凭什么?”

    对啊,凭什么?这个问题没有人能想明白,所以在没想明白之前,这群人不约而同来到了市政府的大门。

    对付这群没有组织者,没有领头羊的乌合之众,随便出来一个保卫科的领导,便把他们打发到了不远处的信访局。

    有过上访经历的老铁都懂,信访局面对上访户就几个套路。

    一等,挫掉你的锐气,二磨,消耗你的耐心,三靠,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三板斧劈完,给你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要你表现出一点激动,立刻就会有警察出面。

    听说有人控告市政府的财政运行状况,信访局的人差点没当着他们的面笑出来。

    “这个,你们的诉求是不是太过分了,上级拨款怎么花那是市里领导做的决定,应该不劳你们操心。”

    “放屁!花的是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怎么能没关系。”

    眼看带头的要激动,这时从旁边走来一位领导模样的人,他的经验丰富,主动接待了他们。

    “诉求我们已经记录,回去吧,十五个工作日我们会给你答复。”

    领头的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十五个工作日,正好到今年春节的前两天,顿时火冒三丈。

    “不行,今天必须给个说法,否则我们就不走了。”

    信访局这人还真是好脾气,不管对方说啥,他都不气不恼。

    “千万不要激动~”

    “有事好商量~”

    “你先听我说~”

    你说他态度不好?不对,那你说态度好?也不沾边。最后外面站着的人冻急眼全都冲进大厅取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为自己人壮声势。

    “能不能解决,给个准话,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省城!”

    “稍安勿躁,根据程序~”

    就在这时,人群中间有人突然义愤填膺,高声喊道:

    “兄弟们,这群人不解决问题,那咱们就自己解决!听我的都回家!”

    “回家干什么?”

    “听我的,把屯的秸秆拉到市区周边,既然市里不让收,那咱们就重回老本行,烧!”

    这个办法好,刚提出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信访局的人不明所以,没听明白具体咋回事,还当这群人自己想明白主动放弃。

    “看到没?拖字诀,屡试不爽。在咱们信访局上班,没个好脾气可不行,就耐着性子拖着他们,先坐不住的是他们。”

    里边的工作人员还在向徒弟传授经验,外面却炸开了锅,有人心疼钱不舍得烧,有人想浑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有人则偷偷溜走。

    “兄弟们,我就不信邪!非要置这口气!一会儿都到我这报名。我每人给五千块的补偿,我就一个要求,按照市场价给我烧。”

    “在家烧行吗?”

    “不行,必须在市里。”

    “万一有警察呢?”

    “你们不知道,现在市里秸秆焚烧治理工作成绩突出,早就没有城管警察盯着了。”

    “干!”

    有钱不赚王八蛋,左右有冤大头接盘,于是这些人纷纷报名,不一会儿就有二十多个人拿到了钱。

    “诶?兄弟!你是哪里的?我怎么从来都没见过你?”

    那人打个哈哈,说自己是外地来屯秸秆燃料,准备卖给市里锅炉房的,结果锅炉房和仲谷公司签订了合同。

    “其实我有私心,只要把水搅浑,市里就不止一家这个公司,到时有钱一起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