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6章 ,羡慕,礼物,逐渐完善的作品

作品:《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暖风刮过滨海艺术学院的大操场。

    几位体育老师分别带领着大四年级,几个班的学生们走向不同的运动场地。

    按照学校的要求,毕业生想要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必须通过全部的学习考核。除了文化和专业的学科考核,还包括体育考核。

    考核项目有长跑,短跑,仰卧起坐或引体向上,跳远以及握力,总共五项考核,综合计算分数。

    面临毕业的学生,每个人都要测试,所以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要分批进行。

    随着老师们的哨声和口令响起,操场上很快出现一阵阵的喧嚣。

    阳光和气温,让运动的学生们,特别容易出汗。

    一些暂时休息的女生,受不了阳光和灰尘,陆续来到操场旁边的树荫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八卦。

    兰馨也被同学拉过来。

    她在听同学聊天的时候,视线时不时的瞄向正做引体向上的一群男生们。

    姜哲就在那里。

    女生聚集,往往能吸引来男生们的目光,几个男生借故过来搭讪。

    几个女生礼貌的回应,但断绝了他们进一步攀谈的机会。

    等男生们离开,几个女生小声议论起几个男生的无聊。

    兰馨自动忽略了这些议论。

    她的眼神亮起来。

    姜哲开始做引体向上。

    他上身穿着短袖运动衫,背阔肌随着动作舒展开来,活像米开朗基罗手稿里走出来的人物。

    “看什么呢?”旁边的女生凑过来。

    “没看什么。”兰馨急忙解释。这个女生有个绰号——小喇叭。

    可是,小喇叭已经顺着兰馨的目光看过去:“看姜哲呢?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没有。”兰馨的脚指紧抓鞋底。

    小喇叭说道:“很正常,姜哲太耀眼了。你也喜欢这一类型?”

    “我觉得,他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卖画。一百万啊。”幸好,旁边有另一位女生插话,让兰馨没那么窘迫。

    “你这是什么时候的新闻了?“小喇叭压低声音:“他的作品拍卖成交价传开之后,听说我们专业的王教授,在自己办公室里抽了半包烟。“

    几位女生听明白话中的意思。

    可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女生,憨憨问道:“我听说,他的作品也卖的不错。好像,一幅作品能卖三四万。很多老师比不过他。”

    小喇叭说道:“就是因为他自视甚高,才难受。”

    “三、四万已经很多了。”憨憨掰着手指算,三四万能买什么,从房子的十几平米,到衣服,化妆品,一直算到能搭出租车次数。

    “对了,姜哲要去纽约读书,米国的生活费,很贵吧?你们知不知道,纽约的房租和地铁票多少钱?”

    话题突然拐了个急转弯。

    口音软萌的女生,理了理头发,说道:“我表姐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她说,在那边随便找个地方打工,就能养活自己。“她又追上一路:“我也想去。”

    “得了吧。“一位女生言辞犀利:“就你那四级考三次的英语,怕不是要把洗洁精当果汁卖给老外。“她故意模仿软萌口音的英语,惹得众人笑作一团。

    不一会,姜哲和同班的男生们,开始长跑。

    兰馨和一帮女生想看,但是被老师招呼过去,开始测仰卧起坐。

    等到这个项目的测试结束,一帮女生再次来到刚才的位置,休息。

    一位身材好的女生,故意说道:“真羡慕你们,没那么大的负担,运动的时候,特轻松。”

    几个女生听到这种炫耀,哪里能忍得住,立刻反唇相讥。

    “小心下垂。”

    “兰馨的不比你小,运动起来还比你轻松。”

    “你怎么不说,你坐下来占的地方大?”

    小喇叭突然招呼几位同伴:“快看!姜哲的女朋友来了!“

    刚才,她们测试的时间里,姜哲已经完成了长跑和短跑测试。陈嫣给姜哲拿来了保温水杯。

    “瞧瞧人家这手段。“犀利女生用手肘戳了戳兰馨。

    兰馨没回应。

    “不过,姜哲喜欢用这种杯子,有点老气。“犀利女生自己回应自己。

    软萌的女生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你们说去米国,是不是得天天吃汉堡?姜哲会不会变成两百斤大胖子?“

    “那叫幸福的重量。“软萌女生喝了一口水,接话,“要是能拿绿卡,胖一点我也愿意。“

    犀利女生说道:“你就别操心了。姜哲不缺钱,一幅画卖出去,想吃什么都能买到?”

    一直沉默的短发女生突然开口:“我家的一位长辈,去年从米国回来,开口闭口都是那里的生活好。“她模仿着美式耸肩,“现在,一些姑娘们听说海归就两眼放光,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在唐人街餐馆剁鸡肉的。“

    憨憨的女生说道:“他卖画的钱已经够用,不用担心找工作的事情。”

    小喇叭说道:“最新数据!去年艺术学院就业率37%,隔壁师范都68%了。知道环艺系上一届的学霸学长吗?去设计院,月薪一千二,天天加班,经常通宵。“

    说笑声突然变得稀薄。

    姑娘们不约而同望向宣传栏方向,那里贴着某影楼招聘海报:招婚纱照修图师,要求熟练使用Photoshop,月薪面议。

    “所以说,姜哲这算是杀出一条大路。“犀利女生说话时,看到远远处,陈嫣笑的很开心。

    小喇叭对几位女生说道:“刚才,你们说的烦恼,姜哲不会遇到。你们知道吗,姜哲去哥大读书,是能拿到奖学金的。”

    “真的假的?”几个女生询问。

    “千真万确,从老师那里听来的。”

    “大概,够在曼哈顿租带天台的loft,还能养两只布偶猫。“

    周围突然安静。

    憨憨的女生,反射弧终于绕回来,突然一拍大腿:“那他女朋友怎么办?陈嫣不能去米国吧。“

    “要我说,姜哲这种,有钱又帅的年轻画家,去了纽约,肯定有人追求。女策展人、富二代收藏家……“

    “呵呵……”

    软萌女生突然说道:“这件事,我知道。姜哲帮陈嫣找了工作,去他卖画的画廊工作。“

    树荫下的八卦天团,集体憋气。

    男朋友帮忙找工作?

    想想自己等人的挣扎……还有天理吗?

    八卦永不停歇。但至少在这一刻,几个女生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青春,确实活成了让人牙痒痒的样子。

    ……

    兰馨今天没找到机会与姜哲单独聊天,不过,她知道最近在哪里能找到他。

    体育测试结束的第二天。她略作打扮,带着速写本和资料,来到图书馆。

    她找了本书坐下,一边翻阅查需要的信息,时不时的偷瞄阅览室入口——姜哲今天应该会来吧?

    不久,姜哲果然出现在阅览室。

    自从获得了学术构建体系,开启新的分支,阅读更多的书籍。可以让学习积累更快,看到有很多尚未开始的分支,总是有点儿心痒难耐。

    最近几天,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来学校图书馆看书。这里的资料更丰富。

    他找了一本书,准备找位置坐下,就看到了兰馨对自己挥手。

    “来读书?”

    “过来查资料。”姜哲在兰馨旁边坐下。

    小声寒暄几句,兰馨已经忍不住了。”你什么时候去纽约了?”

    “毕业后,大概七月份就要过去。”

    想到距离分别的时间已经很少,兰馨攥着钢笔的手指微微发白。

    她想起借用电脑查阅的资料:“那边的冬天,很冷吧?“话尾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音。

    “只要住宿条件不错,应该不会太难受。据说,公园的雪景不错。“

    兰馨翻开速写本,快速翻过手绘的哥大周边地图,找到了一张围巾设计图。

    “你看看这些图案,你……觉得哪一幅更美?”她把手绘图样向姜哲展示。

    姜哲看到,纸上画了几种样式的围巾,每一种围巾,有不同的图案,敦煌藻井纹样,缠枝纹……每一种都很美。

    安静了一秒。

    “这是.“姜哲伸手要接过速写本。

    兰馨却像受惊的狸奴般反应,示意姜哲就这样看。

    “是给服装设计系同学帮忙。“她用手指挡住了一个围巾图像的一角,这上面有个变形的姜字篆书。来之前,百密一疏,居然把这个忘了。

    “缠枝莲的图案好看,紫藤花的也不错。这里怎么有突兀的空白?”姜哲边看边说。

    兰馨为了准备一份礼物,煞费苦心,此时灵机一动:“我想在这里设计一些书法元素,最好是诗句。你的书法好,能不能帮我写一句。”说着,示意姜哲可以写在这张图样的空白位置。

    姜哲对兰馨的要求有些意外。不过,这点事难不倒他。何况,这也不算是创作。

    略一沉吟,用钢笔写下类似题跋的文字。

    “五月熏风解愠,摹得绿天庵意。“兰馨赞叹:“好字,字迹清瘦带骨,有怀素的风格。内容也恰当。”

    她抬头看向姜哲。“谢谢。”

    ……

    傍晚,兰馨忙完毕业创作,抱着装满毛线团的小包,缩在自习室角落,开始编织。当织她手法熟练的编织出一个并蒂莲纹样后,轻轻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自习室的人,已经比之前少了很多。她开始收拾物品,准备回宿舍,在收起围巾的图样时,眼神盯着姜哲写的一行字,旁边已经添了一行新墨:

    “经冬复历春,还看新桐初引。“

    回宿舍的路上,她闻到了玉兰花的香气。

    ……

    时间回溯几小时。

    姜哲的别墅。

    小卡正叼着拖鞋在玄关转圈。

    “小卡,这是本月第三双拖鞋了。“姜哲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玄关,揉着狗头。

    小卡立刻放弃拖鞋,围着姜哲打转。

    姜哲带着小卡玩了一段时间,姜益夫妇来到别墅。

    姜哲确定读研的选项后,父母来别墅的频率,越来越高。

    吃过晚饭。

    姜哲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走进画室,品着茶水,观察将近完工的毕业创作。

    三幅大尺寸的油画,摆在一起,视觉效果极佳。

    姜哲审视画面,试图找出不完美的地方。

    左边的一幅,描绘了过去的滨海:钟楼尖顶刺破薄雾,穿工作服的工人走过水兵俱乐部,老式路灯下,捧搪瓷缸的老人。

    外光与聚光灯的手法结合,将观者视线引向一些有年代特征的暗示。比如,报纸,海报。整体色调,有过去年代的特色。这幅画已经完成,暂时挑不出缺点。

    中间的一幅,描绘的是当下的生活:新建的候车厅下,穿新款羽绒服的少女与衣着老气的老者一起等车。

    姜哲借鉴维米尔的窗光技法,让光线穿透公交车窗,在车厢地面与外光效果有差异的氛围。这里的每个元素都来自放下,都是真实生动的。他把几个熟悉的形象,画在这幅作品中。这幅画,也找不到可以改动的地方。

    右边的一幅作品,看起来每个形象很生动,与中间的作品是同一时间,但很多元素,暗示未来。

    姜哲大胆的在画面中,增加了一些很小的特殊细节,藏在不起眼位置的芯片个二维码。这样的元素很小,还有些模糊,如果姜哲自己不说,别人很难注意到。

    这是对上一世记忆的描绘。有些记忆,已经模糊,有些记忆,还很深刻。

    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他留下的一些防伪痕迹。汪真告诉他,已经有人开始模仿他的风格,甚至出现了假画。这种小细节的防伪痕迹,只有自己知道。

    他把自己的形象,画在中间和右边的两幅画中。中间作品上的自己,是一个侧面形象,暗指生活在当下。右边画面中的自己,是以背影形象出现,然后用玻璃反映面部,暗指上一世的自己。

    他终于发现,作品上还有哪里不够完美。

    自己既用画笔记录生活,又在纪念穿越。之前的描绘,都尽可能的做到完善,但是上一世的记忆中,有些事情正在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模糊。

    表现未来的作品上,还缺少一点朦胧感。

    想到一个突破口,灵感接踵而至。

    他立刻找来纸笔,把想到的事情记下来,可以减弱什么效果,可以增加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