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8章
作品:《商乱迷局》 “雷总您还在销司吗?”电话通了,朱子顺开口便问道。
“啊,这么晚了,找我什么事儿?”雷声含糊的回应了一句。
“我带的差旅费用得差不多了。”朱子顺没有提和门副总刚通过话,说“这几天我还要到下面走走,想打个报告,请您给我批些费用过来。”
“先停停吧,朱总。”雷声说“销司的账户现在是只进不出,一百块钱都得集团财务总监批。我建议你先回销司,上海的工作暂时放一放。确实没辙,硬性规定,我现在是爱莫能助啊。”
“陆经理请了探亲假,大王刚来还不是很熟悉分公司工作。”朱子顺说“我现在撤恐怕不合适,过几天就开支了,实在不成,到那会儿我就先用工资应付一阵儿。”
“这个月工资很可能不会按时发放。”雷声呵呵一乐,说“我也不知道上面出了什么问题,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雷总,上海公司的薪资一定要保证按时发放啊。”朱子顺说道“您也知道这里的情况,如果没有理由拖欠员工工资,很可能会出大问题。毕竟这里现在正处在非常时期。”
“这就需要你朱总做工作了。”雷声说“缓发工资又不仅针对上海分公司一家,上海人怎么就特殊,高贵?大家一起克服吧!”
通话结束前,雷声还着重强调了一句“你要不信可以打个电话给财务总监试试,除非你能找到覃老板特批。”
很显然,雷声对“桂南”发生的变故,要比朱子顺了解得更多。他明知覃老板处于“失联”状态,却阴阳怪气甩出这么一句话来。
朱子顺还有所不知,此时雷声竟和他一样,身处在同一座城市——上海。
更不会有人想到,与他坐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是“南沪公司”白氏父子,两位集团公司大小老板。
在外人眼里,雷声是一个不太善于与客户打交道的销司老总。这个评价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雷声曾有一句口头禅:做快消品的这类人是档次,素质最差的群体。正因为有这样的主观臆断,他打心里瞧不起,本应该作为他本职工作很重要的一面,接触,加深与经销商的关系往来。
除了不得已,雷声很少主动与客户近距离接触,即使推不开的饭局推杯换盏时,也是纯粹的应酬,敷衍,做做表面文章;与不少营销业务,习惯和经销商老板称兄道弟的套路截然相反,总给客户“难见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一个受过系统MBA营销理论熏习的人,他的视野与高度绝对是远超常人。雷声虽然不屑与杂七杂八的经销商过从甚密;但他从未放弃过对食品业界大趋势,领军企业动态的掌握和研究。
对雷声而言,“桂南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仅仅是他职场的一块垫脚石,他的人生规划,宏愿远远高于眼前所拥有的。
不管是为将来打算,还是销司老总工作的需要,雷声在宏观大局方面的关注,调研从未间断过。
人有多面性,雷声自然也不例外。上海“南沪公司”这个经销商,雷声之所以一直亲力亲为,原因是多重的。
在雷声持续关注的国内顶尖食品企业名单中,“南沪公司”本不在册。但因为雷声的家安在了上海,常常与妻子逛街购物;职业习惯和敏感,让他很自然地留意大卖场,超市食品排面,柜台各类品项的销售动态。
在各种渠道信息来源中,“南沪公司”的大名总会被提及;而这家食品业新贵,又恰恰是“桂南”的客户。
雷声对“南沪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跳跃式的发展产生了兴趣。而在与白老板见面,熟悉后,两个人又有相见恨晚的同感。
白老板这个不按常理出牌,不拘泥只做经销厂家品牌,双轮驱动拓展自营产品,贴牌热销商品的经营理念,雄心勃勃开拓自己市场版图的做法,让雷声赞叹,折服。
而雷声这个青年才俊,难得的营销管理人才,也让白老板惺惺相惜。
得知雷声妻子在上海刚成立了自己的“律所”,正是创业起步的阶段;白老板不仅将“南沪公司”企业法律顾问,签到了雷声妻子门下,而且通过他在“福建同乡会”的威望,把不少在沪的福建籍老板们介绍给了雷妻。
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对雷声夫妇而言;这也是一笔有预期回报的投入,对无利不起早,在商言商的白老板来讲。
有了这个利益链条连结起双方,白老板在处理与“桂南”合作的事情上,少了许多羁绊;一些本需要反复磋商,互相退让的条件,变得简单容易。比如“绿色通道费”,“新品推广费”这些自立名目,明显带有讹诈色彩的费用,只要私下里与雷声暗示,沟通过,都会顺顺利利得到解决。
雷声并不是一个没头脑,短视的人。尽管再利用覃老板对他这个销司老总的信任,放权,给予了“南沪公司”在自己权限内的回报。但他并没有急于应允白老板请他加盟的诚邀。
在“桂南公司”,雷声得到了一个职业经理,所能得到的最宽松的环境,老板对他更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这一点他很清楚是多么来之不易。
覃老板是个重诺守信的人,已经与雷声有过“君子协定”,将来会把“桂南集团”交由他,虽然这是一个看起来遥遥无期的未来;但“桂南”将在三年内力争上市,却是明确已定的目标。
三年后做为集团高管,雷声无疑将会得到一大笔原始股红利。这绝对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丰厚报酬。
可世事难料。先是朱子顺最先发现了“南沪公司澳洲燕麦片”上市,将对“桂南”市场的威胁报告给了覃老板。
北海三人会,覃老板既否决了本已答应“南沪公司”三十万新品费,还将“南沪公司”这个客户的生杀大权授予了朱子顺。
这期间,朱子顺的所有动向,白老板,陆经理都不停地通报给了雷声。因为有覃老板撑腰,雷声也只能在暗地里下绊儿,阻碍朱子顺对上海市场的改革,调整。
但覃老板受韩老连累消息传来,让雷声产生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