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作品:《大田庄里果飘香

    培训中最让刘果高兴的,是能与其他村官沟通交流,一起探讨难题与困境的解决方法。

    “我们村支书倒是很开明,只要有成果,怎么弄都行。”

    “就得跟村里搞好关系,没他们的支持很多事情还是很难弄的。”

    “就是啊,我们村之前煤改电,我好说歹说人家也不同意从他门口过线。然后村里来个人,一句话就成了。后来我才知道,好嘛,人家是发小,两家还是世交,祖祖辈辈结着亲呢。”

    “农村的人际关系复杂又简单。我老听他们说这是谁谁的二婶,那是谁谁的表叔。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能七拐八拐地变成一家人了。”

    “这样好啊,做通一个人的工作,就等于一个家族甚至好几个家族都成了。”

    刘果点点头。

    受教了。

    为期三天的培训很快来到最后一天。下午,所有人乘坐大巴车前往农业展览馆参观。

    难得轻松,一眨眼的功夫大家就都不见了人影。

    刘果按照导图一点点参观,生怕漏看了什么。

    展览馆里,自动化的农机设备、新鲜高产的水培蔬菜、农产品外销路径示意图……只要关于“三农”的,应有尽有。

    刘果看花了眼,打内心深处感叹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更加痛心于大田庄农业发展的落后。

    没当村官之前,刘果对农村的印象就是采摘大棚、农家乐和自助烧烤。可真到了农村,他一方面震惊于农民收入的微薄,另一方面又赞叹于科技助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就好像一个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人,一眼看着城市的繁华,一眼装着生活的重担。

    刘果不甘心,很不甘心!所以当他来到新品种西瓜种植区的时候,他心中的火焰再次被点燃了。

    ……

    刘果从镇上学习回来,除了向田守财汇报学习成果,还赔礼道歉。

    “那天是我太激动了。”刘果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知道您是怕乡亲们血本无归,是我想得太少了。”

    田守财看了刘果一眼,拿起大瓷缸子喝茶。

    “村长,我这次去农业展览馆参观,学到了好多农业知识。想给大家伙讲讲。”

    田守财差点呛道,因年老而浑浊的眼中发出审慎的光。

    “我就是想给大家讲讲而已,让大家开阔一下眼界嘛。”

    “我拿了好多资料,要不,我先给您看看?”

    田守财一听刘果又要拿出资料,头都大了,赶紧叫来田昭君。

    田昭君是大田庄的妇联主任,人面广,组织能力超强,第三天晚上就组织起三十几人的宣讲会。

    刘果见参会的男女皆有,好在都是当家人,又绝大多数家里有瓜地,心里欢喜。

    他先用PPT投屏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农业展览馆里的见闻,又重点介绍了水培技术和新品种西瓜的种植技术。

    “这些是我从农业展览馆里拿回来的资料,有五十几份,大家不用急,都有。”

    刘果与田昭君将资料发到每一位村民手上,一边播放事先准备好的PPT,一边介绍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种西瓜呢是农大的教授新种出来的,但其实这是第三代产品。这个西瓜就像黄瓜似的,它是爬架的,然后一棵瓜秧上先后可以结两个西瓜。”

    “那它肯定比我们的西瓜小呗。”

    “欸对,宝根叔说的一点也没错。它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架构比较简单的三口之家或者单身的人。他们呢,因为家庭成员少,收入提高了之后就会追求生活品质,这样这个西瓜也就能买上好价钱。”

    “那是多少?”

    “因为这个西瓜啊是新品种,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我们种出来,可以参照麒麟瓜的价格进行售卖。”

    “那就两块左右吧。”

    “你说那是春天的价,后来就越来越不值钱了。东升他家那天卖,也几毛钱就卖了。”

    “这都啥时候了。”

    “欸我问你啊,这个图上是要在棚里种吧?那这个露天能种吗?也能结出来吗?”

    “那麒麟瓜现在都走礼盒了,我们要种这个西瓜,也走礼盒吗?”

    “那这瓜夏天还能卖上价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问题很多。刘果嘴角上扬,一一为大家解答道:“这个暂时还只能种在大棚里,我想我们就一步到位,全走礼盒。夏天的时候,我们的西瓜才不会被露养的西瓜冲击到。”

    “得种大棚。”

    “那还得买礼盒。”

    “苗贵不贵?”

    “万一架子塌了咋办,秧还不得折了。”

    “那肯定得折啊,这都绑着呢。”

    “不用绑吧。”

    “你家种黄瓜不绑啊?”

    “你咋这笨,你把两个杆支一下,让它有个坡度,还用绑秧?不嫌累?”

    “我家院子没那么大。”

    “那你不会担墙上。”

    村里开大会,村民们在一起就是容易跑题,田昭君站在一旁大声提醒道:“说西瓜呢,说什么黄瓜?”

    跑了题的人笑呵呵停了讨论,屋内的嘈杂之声也戛然而止。

    刘果满怀期待地问道: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可长久的等待,却是长久的沉默。有人干脆将宣传单放在桌子上,掏出烟抽了起来。

    屋内很快烟雾缭绕,掏烟的人好像瞬间就将一整包都发了出去。

    所有人都放松了起来,三三两两说起别的事。

    田昭君来到刘果身边,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又高声动员了一次,“那个大家有什么问题赶紧问啊,机会难得。啊?宝根叔?大有叔?四婶?”

    “我家没大棚啊。”

    “就是呀,这还得盖大棚,还得搭架子的,那赔了算谁的呀。”

    “我儿媳妇要生了,我明年不种地,要哄孩子了。”

    被点名的老人公开表态反对,大伙便都将自己的困难说了。

    “我可不敢弄,赔了钱,我闺女怎么高考啊?”

    “那大棚里热着呢,不好待人的。”

    “对呀。”

    屋里顿时乱了起来,刘果甚至听不清大家到底在反对什么。

    突然,田宝根站了起来,“我得回家哄孙子去了,小兔崽子没我家里人都震不住。”

    “我也得走了。”

    “唉唉唉,大伙儿别走啊。”

    “刘果啊。”大有叔随着人流来到刘果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听叔一句话,那大棚不是那么好种的。那种大棚的,也不都能赚着钱。”

    “大有叔……”

    刘果根本没想到大家会自行散会,来不及阻止也无力阻止,人群散去,屋里只剩下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