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7章 想退路

作品:《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不知道小婶会不会留下小宝宝,大妞和二妞都有点不想走。

    买的是13:50分的票,牛翠兰叫侄女看一看现在多少点。

    大妞看了一眼大伯娘的手表都能扯出现在12点70分的大瞎话来,就想着能多留一分钟是一分钟,多听听大人们咋打算的。

    最先反应过来的牛翠兰叨叨一小时就六十分钟!

    他温声让余下的人赶紧回去吧,已经一点多了,没必要跟着等这十几二十分钟的....。

    牛进棚也让牛进家两口子回家呆着去。

    今儿游泳馆人多,别碰着摔着。

    黄水仙搁边上等着开口一块劝。

    她嫁到老牛家早,知道这家老幺以前最不听当二哥的牛进棚的话。

    结婚以后夫妻两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人下意识觉得光靠二叔一个人没分量。

    “知道了,哥”牛进家麻溜应了。

    牛进棚想想还是恼火,一下子就把弟弟拍地上了。

    这是能瞒的事吗?

    要是他们不来,是不是打算就不跟家里头说了,这丈夫当得不靠谱!

    牛进家爬起来,低眉顺眼的挨训。

    秦淑芬叫晚上一定要回家吃去。

    就煮个饭而已,累不着的,可一定得回家吃啊。

    夫妻两回家了,一路上也没说什么话。

    菜根出其不意的摸了下秦淑芬的肚子。

    鼓起的一个小包,有点硬,但是一点也不明显,要不是亲妈现在经常不太舒服,真跟平时没什么变化。

    孩子觉得挺神奇的,又摸了一下,然后轮到洋辣子。

    牛进家道:“行了,别摸坏了。”

    说着自己也小心摸了一下......。

    最开始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夫妻两觉得不该要,惊悚得要命,所以一直避免着孩子知道,两人自个也不去碰。

    快到家时秦淑芬肚子有动静,看三个老爷们瞪圆了眼睛就嚷嚷干啥,非要说她想拉屎才成啊。

    牛进家还得领孩子回一趟家帮忙拿擦屁股纸。

    城里路弯弯绕绕很多小巷子,牛进家领着两孩子走小道。

    路边的野猫发春叫的声音就跟小孩哭似的,把菜根和洋辣子吓了一跳,碰翻旁边放着的一个旧花盆,发出“哐当”一声响。

    屋里头走出来个女同志,黑了脸训斥道:“站那别动!谁准你们这边过来的!”

    这话说的没道理啊,牛进家也黑着脸。

    菜根和洋辣子搅着手说对不起,“阿姨,我们就是想快点回家,不是故意碰到的。”

    那女同志神色复杂,压低了声音跟牛进家嘀嘀咕咕了一阵子。

    牛进家点了好几次头,蹲下来背起菜根,半抱半用胳膊夹着洋辣子回了家。

    进了家门,兄弟两被放在凳子上。

    牛进家拿掉双胞胎的鞋子,舀了水给孩子冲脚,说:“以后那条路可不能走,知不知道。”

    孩子小解释多了也听不懂。

    刚才那女同志说了,家里有小孩有大病。

    他听得也迷糊,好像是什么溶血病,就是夫妻双方血腥不一样,胎儿遗传了亲爸血型,和亲妈血型不合啥的。

    那家屋门埋了孩子的药渣,平时都是一家人自己走,说是踩了病人喝剩下的药渣,就要过病气,病就从原先那个人身上转到踩药渣的人身上。

    那一家子估摸着是真没法子了才想处这么个招。

    刚才以为两孩子踩着了药渣才那么紧张...

    唉,这世道有的人千求万求等不来孩子,有的一招就中,都是命啊....

    这会公共厕所还有个人等着擦屁股纸呢。

    秦淑芬早就捏着鼻子等着呢,拿到草纸又喊人赶紧回去,不然等会那两孩子要跟过来了。

    牛进家说“已经跟过来了…”

    话落,公厕门口又钻出两个小脑袋。

    秦淑芬勒令不准进来,就这么隔得老远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估摸着是今儿见着家里人的缘故,秦淑芬忽然说:“要不,我去找个活干吧。”

    她听说有人在火车站卖稀饭。

    一分钱到五分钱不等。

    配稀饭的就是各种小菜,什么炒花生米啦,腌荞头啦,腌缸豆,咸鸭蛋,豆腐乳啥的都给配置上

    顾客要啥自己动手

    粥铺生意最要紧的是粥底,现在去米店买普遍是一毛三分八厘钱一斤。

    老百姓吃的米几乎都是陈米,难吃死难吃,但也能饱肚子。

    自家拿沉米煮粥可以,但拿来做生意也不知道人家买不买账。

    想要买好米就得多花钱,那成本应该也得往上提。

    三斤能熬出三十斤左右的粥来,再加上本地习惯吃清汤寡水的稀饭,也就是米汤,最后熬出来的可能还多一些。

    其他的小菜都是小支出,脑子过一遍就完事了。

    她寻思不能光卖粥,还得搭配些利润高点,还能饱肚子的附属食品一块卖。

    家里现在时不时还会去当地食品厂买面饼。

    听说那面饼是油炸的,都知道油炸肯定是好东西

    一毛钱一块面饼,不带调料,二十个面饼就是一箱。

    秦淑芬心里算盘打得啪啪响.....。

    现在所有售卖的种类都得从压缩成本出发,粥铺搭配炒方便面成不成啊?

    方便面饼是一毛钱一块,而现在最便宜的素菜是两分钱一斤的大白菜,往面里头一参和,一块面饼能做成两盘,或者一毛钱的面饼成品翻倍卖两毛钱,反正不会亏。

    酱油,盐巴调料等东西不是大头。

    比如盐巴一毛五一斤就有一大包,人吃不了多少。

    至于油,老家有花生油可以供应,应该不是问题。

    这挣钱了,那超生罚款不就能缴上了么。

    哪怕是自家那口子被撸了工作,夫妻两靠着这小本营生,是不是也就够啦?

    话落又叨叨法外还得讲究人情呢,比如以前老家那张光棍,真要打死了都不能算社员头上,因为对方就是该死。

    人又得满怀希望的问问丈夫,

    “你说,要是我也跑深山里头躲到孩子生下来,然后养在老家咋样,你的工作也就保住了。”

    “咱妈管的那地方算宽松的了,至少逢年过节还给人喘口气,这市里头抓得更严,前几天听说有的生了对双胞胎,第一个打针弄没,第二个让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人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也没听见个回应,探出头去问:“听见没啊?”

    菜根说:“妈,爸哭了!”

    咋会呢?秦淑芬莫名其妙,她也没说啥啊....。

    洋辣子喊着:“真的,爸哭起来像癞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