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 送别

作品:《皇帝偷听我心声,满朝重臣心态崩

    船上传来嬉戏闹声,周围的行船旅客,岸上的美人游子,无不纷纷羡慕称赞,好一对佳人公子,当真是郎才女貌。

    除了一艘紧紧跟着的小船。

    剑碧挎着个逼脸,顶着两个熊猫眼,独自划着小船,好似一幅要死了的样子。

    楚诚害怕遇险还是把剑碧喊上了,但又嫌剑碧碍眼当电灯泡,便让她自己单独划艘小船跟随,此时更是看着楚诚卿卿我我,脸如黑炭。

    楚诚划着小船缓缓靠在了岸边。

    楚诚拿着帕布轻柔擦拭着凉绾笙的小脚丫子,又给凉绾笙轻轻地穿上了绣鞋。

    “诚哥哥,你不喜欢我吗?”凉绾笙忽然问道。

    楚诚手上一顿,随即又迅速恢复如常,道:

    “怎么会?”

    “那为什么要定三年婚约?”凉绾笙忽地往前一探,脸蛋几乎要贴到楚诚的鼻子上了,呼吸间,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凉绾笙温软的吐息,“你就不想早点娶我吗?”

    楚诚忽地就有些脸红,轻咳两声道:

    “你太小了。”

    “太小了?哪里小了?”凉绾笙睁大了眼睛,似有些不服气,悄悄地抬了抬胸脯。

    楚诚瞧在眼里,有些讪讪道:“不是,是岁龄小了。”

    “哦。”凉绾笙闻言顿时萎靡了下来,有些垂头丧气,年龄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诚哥哥喜欢大姐姐吗?”凉绾笙抬头瞧着他,眼睛眨巴眨巴。

    “嗯......算是吧。”楚诚挠了挠头,心里暗暗嘀咕道,主要是不敢喜欢小的,他害怕人民警察来上门服务。

    “好了。”楚诚拍了拍绣鞋四周两侧,又站起身揉了揉凉绾笙的小脑袋,十五岁的年龄在他前生还只是个只用读书的年纪。

    “走吧。”楚诚拉着凉绾笙上岸,手忽地就掏出一把褶扇,噌的抻开,船上没空闲开扇子,可憋坏他了。

    谁知褶扇刚抻开,还没扇呢,凉绾笙一只手已经按住了扇面。

    “诚哥哥,这把扇子送我吧。”凉绾笙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眨着,满是期待。

    “这,你要我的扇子做什么?”楚诚疑惑道,这扇子用惯了,他还真不舍得就这么送了。

    “待我回了大凉,这也算一份念想罢。”凉绾笙有点失落,片刻,又满眼星星的望着楚诚,“好不好嘛,诚哥哥~”

    楚诚一阵鸡皮疙瘩都要起来,只觉得凉绾笙咋喊的越来越肉麻了,想了想,还是忍痛割爱,把扇子送给了凉绾笙。

    只是手上这一空,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怎么都不自在,想耍点什么。再看凉绾笙拿着扇子爱不释手,还学着楚诚开扇轻摇,楚诚不由得有点好笑。

    “诚哥哥,你在给我题首字嘛,好不好?”凉绾笙忽地说道,指着空白的扇面说道。

    “题字?我吗?”楚诚有些汗流浃背,之前跟风不念学书法时,风不念就说过他在这方面毫无天赋。

    果不其然,练了几天,毫无进步不说,差点还倒退了,而楚帝宴席之后,楚诚也再没练过书法了。

    至于让他来题字,这真的不会让人笑掉大牙吗?

    “嗯嗯,就题,宴席上那首诗!”凉绾笙轻轻笑道,眉眼弯弯,眼底好像忽然就闪烁起了光芒。

    “哦?”楚诚懂了。

    来到文墨铺,楚诚先练了好几副墨纸,稍稍找了些感觉,才开扇题字。

    蘸墨即走,几番游转回折,行云流水,店员和凉绾笙都瞪大了眼睛,又几笔墨染,扇面上歪歪扭扭地提上了二十八个字。

    不能说龙飞凤舞,笔走龙蛇,那起码也是春蚯秋蛇,信笔涂鸦,但凉绾笙却似如获重宝一般捧了起来,满是喜爱。

    这字迹丑陋的与宴席上那副墨纸给他的感觉一模一样,正是这种难看的字迹配上绝妙的诗句,那种双重冲突才是最为震撼人心。

    楚诚想了想,又在提诗后面添上了‘李太白’三个字。

    “这是?”凉绾笙大眼睛一眨一眨,充满了疑惑。

    “此乃赋诗仙人之名讳。”楚诚淡淡道。

    凉绾笙哦了一声,随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也不知嘀咕了句什么,又满心欢喜的捧起了褶扇。

    “诚哥哥。”凉绾笙忽然拉住了楚诚的手,“绾笙也有东西给你。”

    “哦?”楚诚眉头轻挑,却见凉绾笙揣出了一块手帕递给他。

    楚诚打开一看,只见边角歪歪扭扭的绣着一个诚字。

    “这是?”

    “嗯......”凉绾笙有些脸红害羞,讪讪道,“我自己绣的,但不是很会绣,就是稍微有点,有点儿丑......”

    “没关系。”楚诚笑了笑,将手帕叠好轻轻的收起,揉了揉凉绾笙的脑袋,缓缓道:

    “我的字写的同样不好看,文以载道,重要的不是字体本身,而是其背后所携含的意义。”

    “嗯嗯!”凉绾笙重重点头。

    朝阳起,夕阳落,入暮深,黎明浅。

    眨眼间,日月便交替了好几轮。

    清晨东起,城门外,凉绾笙揭着窗布,朝楚诚挥手示别。

    “诚哥哥,等我长大,再来找你!”

    楚诚摆手告别,闻言却是笑了笑,凉绾笙或许还有念想,但他知道,凉绾笙此去便几乎不可能还有以后了。

    大楚与大凉这三年内关系会越发的交恶,届时凉绾笙也绝不可能再回。

    他们终究是敌国关系。

    马车渐渐远去,使臣和护卫骑着马走在前头,身后跟着一批由大楚提供的护卫士兵。

    车队走在弯弯曲曲的官道上,几番折转,便消失在了天边尽头。

    “走吧。”楚诚叹了口气,转身回城,到底还是有些失落。

    这几天楚诚日日与凉绾笙相伴,似乎有些习惯身边有这么个人了,忽地一下没了,就好像心头突地被人挖了一块,空落落的,好似缺了点什么。

    “等等。”玉门春指着远处,道,“八爷,你看那是谁?”

    “嗯?”楚诚转头,只见远处的天边慢慢出现了一伙人的人影,前面的骑着马,后面的徒步持枪,还有许多高高扬起的旌旗,随风舞动,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宁’字。

    镇南将军,宁碧史,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