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8章

作品:《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他总结道:

    “人心如水,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使用。富商虽然逐利,但他们明白,只有朝廷稳定,生意才能长久。

    这次他们愿意出手相助,正是对朝廷的信誉和实力的信任。”

    朱元璋听了,眉头微挑,老脸上满是欣慰,点头道:

    “标儿说得在理……这些富商,咱以前倒是小瞧他们了。”

    陆知白见朱元璋态度有所缓和,也是趁机说:

    “一味的逐利,成不了大商。有些商帮是最讲信誉的,砸了口碑,往后就没了买卖。

    朝廷支持信任这些义商,关键时候,他们便会为朝廷分忧解难。”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却说:

    “你说得对。不过,这些终究是辅助。治国,还是要靠朝廷自己。”

    朱元璋指示道:“这一次,咱铁了心的要把国债兑付做好,给朝廷多挣些信誉!

    治理天下,不仅靠武力,还要靠人心。只有民心所向,才能长治久安。”

    他目光如炬,望着朱标说:

    “人心如水,水往低处流。所以那些愚笨的下层百姓,容易被谣言所惑。

    他们笨呐!听风就是雨,又爱学别人,一窝蜂的闹腾,真是愚不可及!”

    他的语气突然恨铁不成钢,倒让朱标沉默了一下子。

    陆知白则是无语,别说,你还真别说,智商洼地是吧,没毛病……

    朱元璋眉头一挑,沉声道:“所以,对待为非作歹、散布谣言的人,必须用严酷手段!省得他们妖言惑众!”

    陆知白和朱标对视一眼,口中称是。

    神情,却都有些凝重了。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有些意外。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

    “咱仔细想了想,也不能全怪他们笨。

    那些普通百姓百姓,手里的钱财有限,国债对他们来说,就是身家性命。

    一旦听说朝廷可能赖账,他们自然会慌乱。是人都如此,倒也不能全怪他们……”

    他说到这里,目光扫过陆知白和朱标:

    “各地百姓冲击县衙者,咱只严惩为首之人和从中作梗者。余者,令衙役警示教育即可。”

    朱标露出一丝笑容,拱手说道:

    “父皇宽仁!如此处置,既能震慑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又能安抚百姓,实乃两全之策。”

    陆知白亦是跟上彩虹屁。

    朱元璋不搭理这些马屁,说:

    “国债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咱已经下了诸多诏令,以多番手段,确保兑付顺利进行,形成规制。”

    说着又眯眼,望向陆知白:

    “这国债,虽流程繁琐,对于官吏,却也是一种锻炼。理事久了,总会有点长进。”

    说到这里,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朱标和陆知白退出武英殿。

    走在长长的御道上,朱标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低声说:

    “父皇虽然放过了普通百姓,但接下来要查白莲教,不知会不会牵扯无辜之人……”

    陆知白点了点头,苦笑道:

    “不过,这都是衙役和锦衣卫做的孽……”

    “锦衣卫……”朱标微微眯眸,却并未多言。

    陆知白看他一眼,淡淡一笑。

    最近半年来,朱标暗中有不少动作,加快了布局。

    比如,在东宫私养了一些探子,监察百官,对标锦衣卫。

    称作“青衫郎”,但人数比较少,只有近三百。

    这群人肯定是比锦衣卫斯文很多。至于用得称不称手,陆知白就不知道了。

    ……

    太湖劫钞一事,并没有大肆宣扬。

    但既然要查案,就瞒不住,很快消息就震动朝野。

    许多官员都大为吃惊,民间有些反贼,竟如此胆大妄为,超出他们想象。

    却有更多的人叹息,又要杀人了。

    郭桓案还没结案呢……

    晚上。

    常茂一瘸一拐,脚步飘忽的来到广智侯府。

    陆知白正在修经济史专用的院落里,躺在摇椅上,漆黑的两眼望着房梁。

    几个学生在一旁查找资料,奋笔疾书,轻声谈话。

    “原来躲这儿了,叫我好找……”常茂忽然冒出来。

    学生们纷纷起身行礼:“见过郑国公。”

    陆知白抬眼看了一下:“回来了?”

    “扶我一把……”常茂在夏原吉的搀扶下,坐到榻上,就开始叫唤,“唉哟,我的个娘啊!这十天过的是猪狗不如,马都累死了好些,可算没耽误春祭,我差点就……”

    “鸡飞蛋打了。”陆知白淡淡的接了一句。

    “不是……哈哈哈哈……”常茂反应过来,顿时大笑,又赶紧捂住肚子,“嘶……哎呦……”

    他顺势躺下了,一拍床榻:

    “他娘的,早知道苏州能出这么大事,我就不往郑州跑了!”

    陆知白一样是躺着。

    两人仿佛在开卧谈会。

    陆知白只是笑了笑:

    “这回的事情,除了锦衣卫,陛下派的可是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郭英~”

    郭英,今年就要封侯了,武定侯。

    他兄弟几个,老早就跟着老朱一起创业。

    以前担任过老朱的侍卫,又是郭宁妃的哥哥,巩昌侯郭兴的弟弟,忠心和实力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