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06章 发现假药?查

作品:《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北境稍安稳了一些,又有坏事发生。消息传到北境时,事态已扩大。三个州府的北境药铺被砸,店员七人受伤,货物损失严重。闹事者声称用了北境的药,病情反而加重。

    季如歌立刻召集人手。“查。”她下令,“张校尉,点五十人,便装,分批前往出事地点。周哨官,你留守,加强各工坊和仓库警戒,特别是药坊。”她带上老矿匠和两名精通药材的农研坊老人,以及一队精锐,连夜出发。

    他们先到受损最重的平州府药铺。店铺被封,狼藉一片。掌柜头上缠着布,见到季如歌,急忙迎上。“村长!我们卖的绝对是真药!和村里药坊出来的一模一样!这是有人陷害!”

    “剩余药材呢?”

    “都被官府封存了,说是证物。”

    “病患在哪里?那些声称吃药加重的。”

    “大部分是城外农户,有几个还在医馆躺着。”

    季如歌去医馆看了病人。症状类似,高热、呕吐。她带来的药师仔细询问病情和用药情况,检查了病人带来的所谓“北境药渣”。

    药师对季如歌摇头:“药不对。里面好几味药被换了,甚至掺了假货。用量也不对。这绝不是我们的药。”

    季如歌又去官府,要求查看封存的药材。官府起初推诿,她亮出楚骁给的文书,才得以查验。

    封存的药材,一部分是真货,但另一部分明显是劣质假货。“入库时都是真货。”掌柜肯定地说,“肯定被调包了!”

    季如歌问:“药材运输和储存,经过谁的手?”掌柜列出几个环节:北境出货、代理运输、店铺入库。

    “问题可能出在运输或入库后。”老矿匠低声道。

    季如歌让张校尉的人分头调查运输车队和店铺周边。线索很快汇集。运输队没问题,北境民兵押运,直达店铺仓库。但店铺仓库夜间曾有可疑人员活动。附近更夫提到,几日前深夜见过陌生马车停在药铺后巷。

    顺藤摸瓜。张校尉的人查到一辆经常夜间出城的马车,属于城外一家小药铺。这家药铺生意清淡,但近来突然阔绰。

    季如歌带人连夜包围那家小药铺。破门而入时,里面的人正在分装劣质药材,贴上伪造的北境药签。人赃并获。

    审讯很快。这是一个小团伙所为。他们从别处低价购入劣质药材,仿制北境包装,夜间潜入北境药铺仓库,用假货换部分真货,再将真货高价倒卖。此次因一批假药药性相冲,导致多名患者病情加重,事发。

    “还有同伙吗?”季如歌问。

    “没…没有了…就我们几个…”

    “假药原料从哪里来?”

    “从…从邻州一个药材集市买的…”

    季如歌下令抄没该药铺所有资产,赔偿受害农户和北境药铺损失。主犯三人移交当地官府依律严办,从犯劳役。

    她同时发布公告,说明事件原委,公布辨认真假北境药材的方法。设立举报奖赏。承诺所有北境药铺出售药品,若确属质量问题,十倍赔偿。

    事情平息。但季如歌知道这不会是个例。她召集各地药铺掌柜和药品代理,紧急议事。“加强防范。所有药铺仓库必须加派夜间守卫,安装警铃。药品运输增加暗记,每批药都有独特编码,便于追踪源头。定期巡查各店铺库存,核对编码。”

    “建立药效反馈渠道。患者用药后情况,定期收集上报。异常情况立刻调查。”

    “在各地聘请几位有名望的郎中作为顾问,定期查验药材品质,公示结果。”

    措施推行下去。北境药品的信誉逐渐恢复,但成本也增加了。

    回程路上,老矿匠对季如歌说:“咱们的药好,所以才有人冒。以后这种事少不了。”

    “嗯。”季如歌看着车外,“所以要更快。让别人仿不上。”

    “更快?”

    “升级药坊。增加新药。提高工艺,让他们仿不了。”

    “这需要更多药师,更多好药材。”

    “回去就办。”

    她心里已有计划。扩大药圃种植,引进南方药师,研究更精深的成药。不仅要防伪,还要拉开差距。

    回到北境,季如歌立刻着手处理药铺事件后续。

    她召集药坊管事、农研坊负责药圃的人,以及几位老药师。“假药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她开门见山,“我们要做到别人很难仿冒,即使仿了,也很快能发现。”

    她下达指令:一、药坊升级所有药品包装。采用特制纸张和油墨,加入北境独有的水印和暗记。每批药品赋予独立编码,记录出厂日期、批次、经手人。编码定期更换。

    二、在各大药铺门口设立真伪验证点。配备药坊培训的药师,免费为顾客查验药品。提供少量常用药免费试用装,让顾客熟悉真药的外观气味。

    三、扩大药圃种植面积。增加北境特有药材的独家种植。减少对外部药材的依赖,从源头控制品质。

    四、提高药坊工艺。研发几种新的成药,剂型更复杂,难以模仿。例如浓缩丸、特殊膏方。

    五、与各地信誉好的郎中和医馆建立更紧密合作。他们可优先获得北境药品,但需协助监督市场,发现假货立即上报。

    “需要更多人手。”药坊管事说。“从民兵预备队里抽调识字、细心的人,培训后进药坊。农研坊扩大药农招募。工钱给足。”

    “新药研发需要时间,也需要试药。”

    “时间抓紧。试药严格按规程,自愿,给足补偿,记录在案。”

    命令执行。北境药坊开始忙碌。新包装投入使用,编码系统建立。药圃开辟了新地,种子播下。药师们开始试验新方。

    一个月后,新型的止血散和清热丸试制成功。这两种药效更强,制作工艺复杂,短期内难以仿造。季如歌下令优先供应军队和合作医馆。

    同时,巡查队加强了对各地药铺的暗访。又发现两起小规模假冒事件,迅速处理,公示。

    季如歌雷厉风行,速办,使得北境口碑再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