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7章 各方反应不一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四月的天气,春意正浓,大唐王朝,太极殿外的梨花随风飘落,洒在殿前的石阶上。

    然而,殿内的气氛却凝重如冬。

    李世明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捏着一封刚刚送达的密信,眉头深锁,指尖微微发紧。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无人敢轻易出声。

    半晌,李世明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沉声道:

    “诸位爱卿,大汉王朝竟出兵十万,协助魏国?”

    他的声音并不高,却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兵部尚书侯军集率先出列,抱拳道:“陛下,此事绝无可能!”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眼中闪烁着冷厉之色。

    “汉军主力一分为二,一部驻扎枫叶城外,和楚军的狂龙军团对峙;另一部则被周军牵制于北境,其国境内还要驻守兵马,他们哪来的十万大军可调?”

    李世明微微眯起眼,指尖轻敲龙案,沉吟不语。

    这时,长孙无极缓步上前,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尚需谨慎。”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丝深思熟虑的意味。

    “刘掣此人,虽素来谨慎,但魏国若亡,汉朝便是我大唐下一个目标。”

    “他若此时不救魏,待我军平定魏境,兵锋直指汉土时,他再想反抗,恐怕为时已晚。”

    李世明目光微动,缓缓点头。

    “无忌所言有理。”

    然而,另一位大臣——谏议大夫魏征却冷哼一声,出列反驳:

    “刘掣若真有十万大军可调,何须等到今日?魏国求援已久,他若真有此力,早该出兵,何必等到魏军节节败退之时?”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群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李世明眉头越皱越紧,最终猛地一拍龙案,冷声道:

    “够了!”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他目光凌厉地扫视众人,缓缓道:

    “传朕旨意,命密探即刻查明汉军虚实!”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另,传令苏将军,调集五万精锐,随时待命,若汉军真敢出兵,便让他即刻驰援李敬!”

    众臣齐声应诺,纷纷退下。

    然而,李世明却忽然开口:“丞相,且留下。”

    长孙无极转身,恭敬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李世明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蝎族那边……如何了?”

    长孙无极微微一笑,低声道:“陛下放心,一切尽在掌控。半月之内,必见分晓。”

    李世明缓缓点头,目光深邃。

    “很好,只要蝎族之患一除,朕便可全力对付楚国!”

    与此同时,烈日当空,楚军铁骑如黑色洪流,沿着官道疾驰向青州于陵。

    楚宁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目光冷峻地望向远方。

    忽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正是谋士贾诩。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锦衣卫急报!”

    楚宁勒住缰绳,接过信件,迅速展开。

    他的目光在信纸上一扫,脸色骤然阴沉。

    “刘掣……竟真敢出兵十万助魏?”

    贾诩低声道:“陛下,汉军此番举动,恐怕是想趁魏楚交战之际,坐收渔利。”

    楚宁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李光领军?呵,刘掣倒是舍得下本钱。”

    贾诩沉吟片刻,道:“陛下,汉军若真至魏境,我军腹背受敌,恐有不测。”

    楚宁目光一沉,冷声道:“传朕旨意,即刻联络大周女帝,请她出兵牵制汉军!”

    贾诩深吸一口气,拱手道:“臣明白了,臣即刻安排使者前往大周。”

    楚宁微微点头,随即又冷声道:“另,传令全军,加速行军!务必在汉军抵达前,攻破魏军主力!”

    贾诩肃然领命,转身离去。

    楚宁望向远方,眼中杀意凛然。

    “刘掣,既然你敢插手,那朕就连你一起收拾!”

    而这时,暮春的风裹挟着燥热,卷过青州东平城的城墙,吹得宫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进议事厅内,将殿内群臣的影子拉得极长。

    大魏皇帝司马逸高坐于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一封刚刚送达的密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的目光在信纸上飞速扫过,原本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眼中迸射出狂喜之色。

    “诸位爱卿!”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朝有救了!大汉皇帝刘掣派出了十万大军,由大将李光统领,正朝我军赶来!”

    此言一出,厅内群臣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

    “太好了!我朝终于有救了!”

    一名文臣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要跪倒在地。

    “这回该紧张的是楚军了!”

    另一名武将狠狠一拍桌案,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上一次我军战败,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

    “对!让楚军尝尝我们的厉害!”

    厅内群情激昂,众人脸上写满了久违的振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在这片欢呼声中,大将军徐方却始终沉默不语。

    他眉头紧锁,目光沉沉地盯着地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

    终于,他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需尽快派人查明。”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厅内的热烈气氛。

    众人纷纷侧目,司马逸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怎么?”

    皇帝眯起眼睛,语气陡然转冷:“徐将军是在怀疑大汉皇帝?”

    徐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末将并非怀疑刘掣,只是大汉皇帝向来谨慎,此次竟能一次性调遣十万大军驰援,实在有些……反常。”

    他的话音落下,厅内顿时一片寂静。

    几名原本兴奋不已的臣子也冷静下来,彼此交换着眼神。

    司马逸沉默片刻,眼中的狂热稍稍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犹疑。

    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最终点了点头。

    “也罢,谨慎些总无大错。”他沉声道:“立即派出密探,务必查清此事!”

    徐方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从殿门外斜射进来,将他的背影拉得极长,也映照出厅内众人复杂的神色。

    希望与疑虑,在这一刻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