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05章 司马逸的狡猾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裴行剑站在落月坡高处,望着远处楚军的营寨。

    寒风卷起他身后的唐军旗帜,猎猎作响。

    他按照李敬的命令,率领两万精锐伪装成唐军主力,不断对楚军防线进行试探性攻击。

    “报!左翼已按计划发起佯攻!”

    “报!右翼骑兵已撤回,楚军未有追击迹象!”

    裴行剑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腰间的剑柄。

    他知道自己的任务不是取胜,而是让楚军相信唐军主力被牵制在此。

    每一次进攻都经过精心设计——声势浩大却留有余地,给楚军一种唐军试图突破却力有不逮的错觉。

    “将军,我们是否要加大攻势?”副将沉声问道。

    裴行剑摇头:“不,保持这个节奏,关云不是等闲之辈,太过刻意反而会引起怀疑。”

    正如他所料,楚军主帅关云站在自己营帐前,冷静观察着唐军的动向。

    他身旁的副将周苍皱眉道:“将军,唐军今日攻势比昨日更猛了。”

    关云轻抚长须,目光如炬:“虚张声势罢了,李敬若真有突破之意,不会如此反复试探。”

    “传令下去,各部坚守阵地,不得擅自出击。”

    “这……将军,下面的弟兄们都想冲上去和唐军一战。”

    “那又如何?”

    关云打断道:“我们的任务只是拖住他们,不让他们支援司马逸。”

    “唐军在此多耗一日,历城那边的胜算就多一分。”

    “飞鸽传书告诉陛下,就说唐军主力被拦截在此地!”

    一天之后,历城外平原上,两支大军正严阵以待。

    楚军玄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魏军赤旗如血海般铺展开来。

    战鼓声震天动地,惊起远处山林中的飞鸟。

    城墙上,楚宁身着银甲,凝视着远处的魏军阵列。

    赵羽快步走来,呈上关云的飞鸽传书:“陛下,关将军急报,唐军已被成功拦截在落月坡。”

    楚宁展开信笺,眼中精光一闪:“好!关云果然不负朕望!

    ”他转身对众将道:“唐军无法参战,此战我军必胜!”

    韩兴拱手道:“陛下,魏军阵列严密,正面强攻恐损失惨重。”

    楚宁大笑:“正因如此,朕才要让马晁的苍狼骑兵先撕开一道口子!传令——进攻!”

    随着楚宁一声令下,城墙上五色令旗交叉舞动。

    战号长鸣,回荡在战场上空。

    马晁早已按捺不住,听到进攻号角,他高举长枪:“苍狼骑兵,随本将冲阵!”

    一万铁骑如黑色洪流般冲向魏军阵地。

    魏军阵中,大将军徐方冷笑:“弓箭手准备!”

    三千弓弩手同时拉弦,箭雨腾空而起。

    就在此时,楚军阵中同样射出密集箭矢。

    两波箭雨在半空相撞,折断的箭杆如雨点般坠落。

    马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率骑兵冲破箭雨封锁。

    “杀!”

    马晁长枪横扫,五名持盾魏军竟被同时击飞。

    枪尖一转,又刺穿三名冲来的敌兵。

    战马嘶鸣,一跃而入魏军阵中。

    骑兵所过之处,魏军阵型大乱。

    徐方面色不变,令旗一挥:“散!”

    训练有素的魏军立即四散开来,让出通道。

    这本是应对骑兵冲锋的妙计,却正中楚军下怀——紧随其后的陌刀队已列阵而来。

    一千陌刀手步伐整齐,每踏一步都发出震地巨响。

    他们手中的陌刀长逾七尺,刀刃在阳光下泛着森冷寒光。

    “斩!”指挥官一声令下,一千把陌刀同时劈下。

    前排魏军连人带甲被劈成两半,鲜血喷溅数尺之高。

    新入伍的魏军士兵面如土色,有的甚至丢下武器逃跑。

    “稳住!”魏军将领怒吼,却无法阻止士气的崩溃。

    城墙上,楚宁却眉头紧锁:“司马逸向来狡猾,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荀虞沉吟道:“陛下,魏军败退得太有章法,恐防有诈。”

    韩兴正要开口,一名传令兵仓皇奔来:“报!西城遭魏军猛攻,敌军攻势凶猛!”

    楚宁眼中精光一闪:“果然如此,司马逸以主力吸引我军出城,暗中派精兵偷袭西城!”

    韩兴立即请命:“末将愿往西城御敌!”

    楚宁点头:“准,记住,西城粮仓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待韩兴离去,荀虞低声道:“陛下,司马逸此计虽妙,但未免太过明显。”

    楚宁凝视战场:“你是说……”

    话音未落,战场形势骤变。

    原本溃退的魏军突然稳住阵脚,两翼各杀出一支生力军,将突入过深的楚军团团围住。

    马晁发现中计,怒吼道:“结圆阵!”

    骑兵迅速收拢,长枪向外。

    但陌刀队行动迟缓,已被魏军分割包围。

    “放箭!”魏军箭雨倾泻而下,楚军伤亡惨不少。

    马晁左冲右突,长枪染满鲜血,却始终无法突破重围。

    危急时刻,城墙上战鼓节奏突变。

    楚宁亲自击鼓,三急一缓,正是预先约定的撤退信号。

    马晁咬牙:“全军听令,向东南角突围!”

    他看准魏军包围圈的薄弱点,率骑兵拼死冲杀。

    陌刀队残兵紧随其后,用血肉之躯为骑兵开辟道路。

    与此同时,西城战况同样惨烈。

    韩兴赶到时,魏军已架起上百云梯,先锋部队甚至已登上城头。

    “弩手压制!滚木准备!”韩兴临危不乱,指挥若定。

    热油倾泻而下,攀爬的魏军惨叫着坠落。

    但魏军攻势不减,更多部队如潮水般涌来。

    韩兴发现敌军主将旗号,竟是司马逸之子司马曌亲自督战!

    “取我弓来!”

    韩兴弯弓搭箭,瞄准司马曌。

    箭如流星,却被司马曌身旁护卫用盾挡下。

    司马曌冷笑挥手,魏军阵中推出三辆攻城锤,开始撞击城门。

    韩兴冷哼一声:“滚石枯木砸下去,挡住他们的道理,弓箭手射杀这群攻城之人!”

    随着韩兴的来到和指挥,楚军很快稳定下来。

    西城危机暂解,但主战场形势依然不利。

    马晁领军突围,却被对方大军死死困住。

    最终,楚宁下令让赵羽率领三千白马骑兵出城接应,借由弓箭手的掩护,这才将马晁这支兵马接应出来。

    日落时分,双方各自收兵。

    这一战,楚军虽挫败司马逸的计谋,却也付出相当的代价。

    城墙上,楚宁望着遍地尸骸,沉声道:“司马逸用兵,果然狡猾如狐。“

    荀虞上前:“陛下,此战虽未分胜负,但关将军成功牵制唐军,我军仍占先机。”

    楚宁点头:“传令关云,务必死守落月坡,另派斥候监视唐军动向,朕预感,真正的决战即将到来。”

    夜幕降临,历城内外,双方都在为明日更惨烈的战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