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7章 岂能让牝鸡司晨?

作品:《盛唐华章

    岁首来临,朝廷按照惯例休沐三天,文武百官都可以在家欢天喜地的过个团员年。

    东方悦起床后吃过早饭,先到承恩殿给太子与太子妃请安,然后乘车离开东宫,前往位于胜业坊的娘家。

    岁首这一天虽然不举行朝议,但文武百官们都要进宫给圣人拜年,只不过时间自由,可以上午去也可以下午去,只要不是晚上去就行!

    东方睿换了一身崭新的紫袍,正要前往大明宫,就看到女儿的马车驶进了院子。

    东方睿除了东方悦这个女儿之外,还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而且四个儿子之中已经有三个娶妻成家,三个女儿全部嫁人,满满当当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共贺佳节。

    东方悦下了马车与兄长、姐姐寒暄过后,招呼东方睿道:“女儿有话要对阿耶说。”

    “好、好、好……”

    东方睿看着女儿表情如此凝重,便招呼妻子跟随自己一起前往书房。

    东方睿是典型的妻管严,虽然官拜尚书,家大业大,但一直未敢纳妾,七个儿女全部都是由马夫人所生。

    来到书房之后,东方睿压低声音问道:“悦儿莫非探听到关于韦熏儿的消息了?”

    东方悦点头:“根据承恩殿的宫女所说,韦熏儿在一个月左右即将临盆。”

    东方睿闻言精神为之一振,抚须道:“果然不出为父所料,看来这韦熏儿在四月份就已经珠胎暗结。

    她这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缠着太子进宫,真是好手段!

    怪不得悦儿在宫里被她吃的死死地,就连太子也对她百依百顺。”

    马夫人慎重的道:“消息可是准确?两个小宫女不会是口无遮拦的乱说吧?”

    东方悦道:“我吓唬她们了,两个人说的很肯定,说是太医多次来到承恩殿为太子妃把脉,确定产期不会超过一个月。”

    “你可知道是哪个太医?”东方睿追问。

    东方悦想了想,回忆道:“女儿撞见过这个太医,大概六旬左右,胡须微白,瘦高个,耳朵特别大。”

    东方睿想了想,捻着胡须道:“为父识得此人,因该是出身京兆杜氏的杜长远,回头为父再找人向他落实一下,免得消息有误。”

    东方悦在娘家吃了午饭之后,乘坐马车返回东宫,按照父亲的要求继续隐忍下去,说不定哪天韦熏儿就倒了台,到那时候就有翻身的机会了。

    东方睿则约了少府监刘君雅、军器监宋钧等七八个同僚,一起前往大明宫给圣人拜年。

    大明宫的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三座宫门全都敞开,方便文武百官进宫贺岁。

    只见身穿紫色、绯色、绿色官袍的大臣们进进出出,三五成群,一个个面带笑容,互相贺岁。

    李瑛移驾思政殿,在这里接受一拨又一拨官员的贺岁,一天下来说的嘴干舌燥,客套话都不想说了。

    “臣等恭祝圣人龙体安康,江山永固!”

    礼部尚书东方睿在前,刘君雅、宋钧,以及两外的几个侍郎、少卿随后,齐刷刷的作揖施礼,献上贺词。

    “众爱卿免礼!”

    李瑛再次重复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话语,“咱们君臣同贺佳节,愿我大唐早日太平,海晏河清。”

    东方睿等人在思政殿寒暄了片刻,便一起施礼告辞,因为又有京兆尹韦陟、工部侍郎韦坚、刑部尚书皇甫惟明等人组成的队伍前来贺岁,他们也不能一直赖着不走。

    “韦侍郎新年好啊!”

    东方睿和韦坚擦肩而过,不动声色的叉手寒暄,心中却暗自发誓一定要将她的女儿给扳倒。

    韦坚叉手还礼:“东方尚书过年好!”

    随后,两拨人擦肩而过,东方睿等人离开思政殿,韦坚等人则进殿向圣人贺岁。

    次日。

    东方睿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了心腹纪训去向这个名叫杜长远的太医打探韦熏儿的情况。

    纪训则通过一个在太常寺担任主薄的好友,约杜长远在丰乐坊共饮。

    此人与杜长远是亲戚,杜长远闻邀欣然前来赴约,新年刚过,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拒绝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

    在纪训的旁敲侧击之下,终于可以确定韦熏儿的产期预计在正月底,绝不会出现差错。

    “不瞒纪郎中,老朽进宫为太子妃把脉,可不仅仅是受到了东宫的召唤,同时也是受了韦家所托。

    不是我吹牛,韦尚书……哦,不,韦侍郎的几个妻妾怀孕都是老朽上门把脉,产期几乎都没有误差。”

    纪训大笑:“哈哈……杜太医真是医术精湛,改日去我的府上给小妾把把脉,她的月事迟迟未至,大概是有了身孕。”

    醉眼朦胧的杜长远丝毫没有察觉到纪训的意图,连连答应,“好说,好说!”

    酒筵散去,纪训立刻来到东方睿府上禀报:“果然不出尚书所料,这韦氏的产期就在正月底。”

    为了保护东方悦,东方睿并没有把她牵扯进来,谎称在国宴那天见到韦氏,自己看到她肚子如此规模,因此猜测孕期不对,所以才着手调查此事。

    纪训兴奋的道:“太子妃去年六月初十嫁入东宫,即便自洞房之夜便怀了龙胎,最快也要到三月才能临盆,这可是提前了将近两个月啊……”

    东方睿捻着胡须道:“由此可见,韦熏儿在四月份就已经珠胎暗结,有了身孕。”

    纪训作为礼部司的郎中,自然对于宫闱制度了如指掌,蹙眉道:“太子妃生的乃是储君的嫡长子,未进宫先孕,这、这……这可是皇家大忌啊!”

    东方睿道:“我们礼部掌管此事,必须向圣人据实禀奏,铲除隐患。毕竟谁也无法保证韦氏怀的一定就是太子的骨血!”

    纪训作为东方睿的心腹,知道他有意帮助女儿打击韦熏儿,当下叉手表忠心。

    “后天就结束休沐了,下官愿在早朝上站出来弹劾此事,让圣人彻查太子妃未婚先孕之事,免得龙脉遭到玷污。”

    “此事干系重大,绝不能当众揭穿!”

    坐在椅子上的东方睿端起茶盏来抿了一口,胸有成竹。

    “此乃皇室丑闻,你在朝堂上公然弹劾,就算能扳倒韦氏,也会惹得圣人迁怒与你!

    再者说了,就算韦氏未婚先孕,那也有很大可能是太子的骨血。

    毕竟怀了他人的骨肉冒充龙种,这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不见得韦氏父女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件事应该私下里隐晦的告知圣人,如此才能既保持了皇家颜面,又维护了真龙血脉,还能查清韦氏的意图……”

    纪训竖起大拇指夸赞:“还是尚书深谋远虑啊,下官佩服!”

    东方睿霍然起身,背负双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这件事你要守口如瓶,切勿对外人声张。我今晚去拜会薛国丈,旁敲侧击的让他把这件事捅到皇后那里去,如此陛下就不会迁怒咱们礼部了!”

    纪训连连点头:“尚书说的是,国丈确实是捅破这件事的最好人选。”

    商议完毕,纪训告辞离开,东方睿也没有留他在家里吃饭,免得节外生枝。

    傍晚时分,东方睿携带了礼物出现在了国丈薛绦的家中。

    薛绦虽然只是个从三品的礼部侍郎,但因为女儿是当朝皇后,所以前来家中拜年的官员趋之若鹜,门前车水马龙,收礼物的房间堆积的满满当当。

    对于自己的好友兼上司,薛绦直接吩咐下人设宴,必须留东方睿在家里吃饭。

    东方睿本来就是踩着饭点来的,对于薛国丈的挽留只是象征性的客气了一句,然后就爽快的答应下来。

    薛绦本想把自己的子侄喊过来作陪,被东方睿婉拒。

    “哎……薛兄不必大费周章,咱们在衙门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又不是外人,就不要让晚辈们来伺候我这个老朽了,只你我兄弟闲叙家常即可。”

    薛绦闻言大笑:“哈哈……既然东方兄不见外,愚兄就听你的!”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薛府的厨子很快就置办好了丰盛的酒宴。

    薛绦与东方睿分宾主落座,又把自己的妻子周氏唤来作陪:“既然东方兄不让晚辈们来作陪,那愚兄就把你嫂子唤来。”

    女人天生爱聊家常,东方睿对此自然求之不得:“呵呵……好好好,方才过完新年,小弟也该给嫂子拜个年。”

    片刻之后,五十岁出头的周氏来到宴客厅与东方睿相见,然后坐在了薛绦一侧。

    酒过三巡,东方睿开始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往李俨的身上扯:“岁首刚至,太子可曾来给兄嫂拜年?”

    周氏笑道:“来了,就是岁首那天晌午过来的,俨儿带着太子妃韦氏一块来的。”

    薛绦放下酒杯问道:“东方兄,我那侄女进宫也有三个月了,目前可有身孕?”

    “唉!”

    东方睿放下酒杯,郁闷的叹息一声,“此事不提也罢!”

    薛绦一脸诧异:“东方兄为何长吁短叹?说来让愚兄帮你解烦。”

    东方睿捻着胡须,一脸为难的道:“据小女所言,到目前为止,太子尚未宠幸她。”

    “嗯?”

    薛绦一脸惊讶,“我那侄女身材、相貌都是一流,采选的时候太子十分中意她,这都过去三个月了,居然还未圆房?”

    “此乃小女对拙荆亲口所说,太子非但未让她侍寝,甚至很少与她相见,看起来是有意躲避。”

    东方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满脸惭愧,“说起来是我害了三娘,唉……”

    周氏一脸同情:“可怜的孩子,太子这样做该让她何等伤心?”

    “我看此事十有八九是韦氏从中作梗!”

    薛国丈拍着桌案发怒,“那日太子携韦氏前来贺岁,我看太子眉目之间颇为忌惮韦氏,处处让她三分。

    作为大唐储君,谦让后宫,甚至是畏惧后宫,这怎么能行?将来岂不是要重现牝鸡司晨这一幕?”

    周夫人替外孙辩解道:“可能是俨儿怕韦氏动了胎气,所以才让着她。等韦氏生了孩子,太子肯定不会再对她百依百顺!”

    东方睿夹了一口菜,不动声色的道:“薛兄啊,有件事小弟心中有些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薛绦举杯向东方睿敬酒:“你我兄弟,直说无妨!”

    东方睿放下筷子,不动声色的说道:“那日在延英殿的国宴上,小弟观察韦氏的肚子,可不像是怀孕六七个月的样子,看起来怕是足足有九个月的大小,此事甚是让人疑惑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