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1章 天津开相声街道的难
作品:《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 西安体育馆。
所有人在唱着《宁夏》。
唱到一半,郭启林不唱了,单纯用手机弹奏着里面钢琴的几个按键。
手机的声音不可能有真正钢琴好。
但此时此刻主角不是它,是整个体育馆几千观众们。
“知了也睡了~
安心的睡了,在我心里面~
宁静的夏天~”
歌曲唱到结尾。
郭启林收起手机,高举双手为他们鼓掌。
歌迷们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比歌手的声音还要好听,因为他们是真情流露的以及有着一股宏伟的气势。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演唱会很喜欢歌迷们唱的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是能自己歇歇。
“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
唱完了,歌迷们意犹未尽,疯狂喊。
郭启林却不会多唱了。
别人的演唱会,他多唱会抢走一切风头,而之所以要唱一首《宁夏》,单纯为了岳哥说的制造看点和热闹。
热闹起来了就没必要。
所以有意退场。
可岳芸鹏知道大林的优秀,什么风头不风头的完全无所谓,歌迷喜欢他喜欢成这样,自己还能为了什么露脸而小家子气
不可能。
关键刚才的一慕慕,着实让他佩服。
号召力无敌。
于是开口。
“大家都高兴,再唱一首吧。”
“还唱啊那干脆唱一个五环吧,我还没唱过五环呢,朋友们怎么样。”
“好。”
郭启林说什么
但正是伴奏的响起。
岳芸鹏站在旁边才赫然明白大林的人情世故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不仅给足了面子,还把主要关注对象给到了自己的歌和人。
难怪大林能创办汇林社,骨子里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好。
相反自己真的承受不住师娘给的压力。
他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但是话说回来。
如果师父师娘都退休不干了,老得走不动了,甚至去世,那么他有必要再待在德芸社
显然再待着没意义。
他的恩情只针对师父师娘,对郭汾杨没有半分恩情。
或许二三十年后加入汇林社是一个好的选择。
演唱会开的过程中,岳芸鹏悄然做出了决定,决定做好他意外发现自己的心情好了。
不再焦虑不再痛苦,一切舒服至极。
为此今晚的演唱会都格外顺利。
粉丝们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而演唱会落幕结束。
郭启林和一帮师兄弟去看一下岳哥,看完了才陆陆续续回去自己的宾馆。
今晚过去了,他就会离开。
他们不一样,在这里还有好几天的活动。
可是在这边出差,郭启林始终放心不下家里的媳妇和孩子。
在睡觉前忍不住的去看看。
发现禾禾在照顾妈妈吃东西后,不由的乐了。
“孩子总是不经意间长大,等她差不多九岁,弟弟和妹妹就该出生了,生日还是和她差不多的,往后一下过两个生日似乎挺不错。”
想着未来的事情,郭启林心口发甜,期待第二个孩子的出生。
随后第二天是西安的相声场子。
来到晚上,西安清曲社人员爆棚,剧场外面一片接着一片人群聚集。
除了人群。
到达的当地媒体一样不少,大多数来到剧场拍摄以及在后台采访演员。
采访是庙阜和郭启林一起,他们两个人是主角。
“今天是打算弄一场大型的相声晚会”记者坐在面前提问一句。
“对,我们邀请了几对大学生过来说相声,算是弄成一个晚会的庆典,同时也庆祝清曲社成立十八周年。人有十八岁,我们的社团有十八年了。”
庙阜今天很高兴,说着转头看向郭启林,“非常感谢汇林社的班主过来参加我们的演出,他的到来让我们的社团蓬荜生辉,如果没有他,我们的社团不可能有现在的热度。”
这句话清曲社班主没有说错。
正是汇林社在这边有了分社,附近人更多知道,更多过来看,间接的带动了人流去清曲社瞧瞧。
毕竟两个社团已经联盟。
记者的目光很快来到郭启林身上,“最近我们发现西安因为你们社团的开展,的确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看相声关注相声,请问你有什么看法。”
郭启林面露笑容,望着记者:“和我们汇林社没有什么关系,是朋友们喜欢相声,受到相声的影响越来越大才关注相声,我们只不过是给了一个聚集地。
不过愿望是一样,都是希望相声越来越好。”
面对采访,郭启林基本压着说,他们目前是年轻人的团队,又在别人的地盘上,不可能太张牙舞爪。
而采访完毕,两个班主伴随着镜头一块儿来到侧幕。
此刻的舞台已经开始上演相声,第一对由当地大学生表演,看着很不错。
台
“没想到这边也非常热闹了。”
阎鹤相过来悄悄说一声。
郭启林点点头,稍微避开一点镜头,在过去西安有一定的相声粉丝,却没有大到这种地步,按照影响来说的确是多亏了汇林社。
只是可惜人流量始终没有天津和燕京大。
要不然相声街道同样开得起来。
想要开相声街道。
流量以及观众喜欢相声的程度不能低,如今看起来只是年轻人在这边多,上了岁数的很少来看。
而或许是搭当之间心有灵犀,阎鹤相望着热闹场面突然道。
“如今燕京、东北都有相声街道。你说天津要是有一个,不就彻底证明我们汇林社一家独大了么”
“难啊。”
郭启林摇摇头,“天津开一个的难度不是其他地方能比。除了流量和受众人群,还要多一个能压场的人物,咱们没有。”
天津曲艺之乡。
有关领导会高兴他们弄,其余人会不高兴的。
如果没有说服力高的人,百分百会有人捣乱,同行是冤家的话语还在应验着。
“没有老前辈坐镇,我们找不就是了”阎鹤相道。
“不好打扰,他们身体太差,经不起这种活动的热闹。”
“说的也是,但我们还是要努努力,等回去后我和栾哥他们开会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行。到底天津干上去,才是证明咱们社团的顶尖。”
“嗯,你们努力吧。”
一句你们努力给阎鹤相逗乐了,总是漠不关心的模样,可是到头来比谁参加的都积极。
比如这一次,硬是推可以退的,最后结果还是来了。
不一会儿,晚会来到倒三,轮到郭启林和阎鹤相上台表演相声,他们今天不用攒底,人家的周年,清曲社会负责收尾。
“接下来请您欣赏相声《夸住宅》,表演者是郭启林、阎鹤相!”
报幕声落下。
挤满了人的相声剧场,呼喊声、掌声快要把顶棚给掀了去。
而上了台,郭启林才明白今天出动了多少媒体。
光是
鲜、捧场的礼物,更在舞台边围成好大一群。
地方别看小,是真热闹。
有点像他们刚起来的时候。
“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啊。”
“好。”
“上台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阎鹤相在旁边收拾前一对演员用过的道具,顺便惊讶一声,“还介绍呢”
“我少来西安啊,或许大伙儿不知道我。
”
“倒是备不住。”
“我叫郭启林,汇林社一名小小的演员,介绍旁边这一位,这位叫做阎鹤相。了不起,本事高,家里有钱。”
“也没多少钱。”
“来握手。”郭启林手伸过去握一下,阎鹤相纳闷,“干嘛”
“羡慕你这有钱人。”
“还羡慕我”
重新看回来,郭启林有条不紊的进入活,“住的别墅,住的四层楼大别墅。”
“好哇。”
“地下三层。”
“那就是平房啊。”阎鹤相捧一声,抬手拦住,“你说反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是啊,四层楼光建筑面积就是五平方米。”
“好嘛,墓地,还三层的。”
哈哈哈哈~
台下挤满的人群一阵场笑,乐得不行。
相声严格算起来并不容易,一句话一个包袱都有特定的说法。
笑声中,郭启林继续道:“家里有的是钱,不光有钱,家里人丁兴旺。”
“是。”
“人家过去家大业大,有的是蛤蟆。”
“蛤蟆”
“嘛玩意”
“骡马。”
“你们家是良田千顷、树木成林,米面成仓,煤炭成垛,金银成帑,票子成刀,现钱成堆,骡马成群,鸡鸭成栅,鱼虾成池,锦衣成套,彩缎成箱,簪环成对,好物成抬,美食成品,妯娌们成恨,兄弟们成仇~”
“全打起来了是吗兄弟和美。”
两个人在舞台上安安稳稳说着相声,他们说着台下的观众们没有一个不拿着手机或者专业的摄像机拍摄。
或许郭启林还年轻,但是已经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不少人知道他的相声好。
尤其一段《夸住宅》完全可以当做资料。
有人也真当学习资料录制。
录好了可以回家学习。
毕竟底下不少喜欢曲艺的大学生。
而在基本功方面,郭启林的确不弱,打小的熏陶,无非最近几年没有经常练习。
不过无聊的时候,还是会练练嘴,多年已经成为习惯完全改不了。
很快一段相声表演完毕,两个人鞠躬下台,换做倒二的演员上来。
倒二是一对西安的老先生,他们知道晚会,过来难得说一会儿。
“大林班主的相声真是好的,每次见识每次都觉得厉害。”
在郭启林、阎鹤相下来的时候,清曲社庙阜站在侧幕感慨一声。
天赋这玩意一眼能瞧得出来,只可惜不经常演了。
“人家赚那么多钱,再说相声不值当了。”搭档补一句。
“说的也是,就看德芸社能有什么继承人吧,会说相声的全部退社了。”
两家是敌对关系,少不了言语方面的苛责。
而正说着,一转头发现过来一对年轻的演员,他们是自己社团的相声演员,和庙阜比较熟悉,算是有亲戚关系,过来开口道。
“庙阜老师,您能不能帮一个忙”
“什么”
“我想认识认识大林老师。”
“可以啊,待会儿给你们介绍就是了。”
“不是,我们主要是想……”
一对二十出头的演员简单的告诉一下自己的想法,庙阜摇摇头,因为他们竟然是想拜师,拜到郭启林的旗下。
“可能吗大林班主他就不怎么说相声了,你们难不成为要一个名头”
“不是,我们就是看了刚才大林老师的相声,还有他以前的相声,觉得非常好,非常想学习。真心麻烦您给牵线。”
在原地犹豫了一下,庙阜想着大林不可能收徒弟,但万一收了那么和西安这边的关系可更近了。
他的梦想就是借助汇林社的影响在当地开一个相声街道,只是一直不好说出口。
如果能拜师,那便好说出口了。
“既然你们真心想,那么回头我帮你问问。但是你们得在大赛上发挥好成绩,给大林班主一个深刻印象。”
“没问题,我们一定努力。”
庙阜老师答应,两个年轻人热血沸腾,打算好好的展现自己。
不仅他们,愿意拜师的人不少。
架不住没有关系。
相声界的拜师,你愣着头皮去找是不可能,都是经过一位相声演员的推荐,再到谁谁谁的旗下。
儿郭启林并不知道这些,下一秒便知道了。
在人影晃动,无比热闹的后台,庙阜过来坐在身边问一句话。
“大林班主,你这边有没有考虑过收徒之类”
“收徒”
郭启林觉得有些可笑了,他收什么徒弟。
完全不相干。
倒是栾哥和岳哥都有徒弟,包括小孟也开始在带人。
“我已经不常说相声了,收徒教不了什么。”
“这个不能绝对肯定啊。很多演员一样不怎么演出了,但徒弟不少,心中有教导经验。你这可以多带带。”
“算了吧。”
一句算了吧,庙阜知道大概率不成了,但还保留最后一丝希望,“这样,明天有大赛,你可以看看这些年轻演员的水平,然后帮忙挑出来几位好的。”
“这个倒行,尽我所能去寻找不错的演员,相声的确需要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