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1章 征税成果!老朱很高兴!

作品:《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文和,你看看这个奏疏。”

    老朱看了看翟善,再看看李祺,想了想说道。

    李祺恭敬的接过奏疏,非常快速的看完。

    随后李祺拿着奏章,看向翟善、任亨泰等人,轻笑道:“六位,我看你们是刚上任不久,受到属下蒙骗了吧?”

    “暴吏横行,民不聊生?这是哪位写的?站出来让我看看?”

    六部尚书齐刷刷低下头,任亨泰握着笏板的手微微发抖。翟善盯着地砖缝隙,后颈渗出细密的汗珠。

    面对毒士李文和,六部尚书尽皆头皮发麻,哪里还敢吭声。

    要知道他们的上一任,詹徽李原名等人可就是被这毒士给搞下去的啊!

    见此情形,李祺不屑地嗤笑了一声。

    “父皇,这些都是假的。”

    “其一,税务局征收的只是商税,并未动过百姓分毫,哪里来的暴吏横行,民不聊生一说?”

    “唔……可能是六位尚书眼中只有士绅商贾吧,所以才会为他们强出头!”

    这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老朱目光顿时变得锐利了起来,冷冷地看向翟善、任亨泰等人。

    “其二,税务稽查队之所以出动,是因为有人避税逃税,某某工厂东家,仗着有人撑腰拒不交税;某某粮铺掌柜,账本上的数目比实际少了十之八九。这种人,不该抓?”

    当然没错。

    毕竟征税可是大明眼下的新政!

    老朱连亲女婿都给赐死了,还在乎什么达官显贵?

    “其三,父皇请看,我这里也有一份最新的统计数据,这是今年一月份,天津这边收到的税银数目,至于大明其它各地的税银目前还在统计之中,估计再过几天就可以汇报上来。”

    李祺也是掏出了一杯奏疏,正月过的很快,忙着税务衙门的事情一下子就过去了,随着税务稽查队的硬核征税,天津这边最先统计出来数字。

    “这么快就出来了?”老朱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赶紧拿起奏疏看了起来。

    “这天津正月一个月就收到了四百三十二万两税银?”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老朱就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再三看的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再次确认道。

    “是的父皇,仅天津一地,正月就收到了超过四百万两的税银!”

    李祺轻笑道:“这其中天津税关收到税银一百二十万两,天津税务衙门收到商税超过三百万两白银。”

    “目前税银也是已经押解到京城,已经上交国库。”

    李祺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怎么可能?”

    老朱抓过奏疏,浑浊的眼睛几乎要贴到奏章上,反复核对数字,嘴里喃喃自语:“这天津一个地方,一个月就能够收到三百万两的税银?”

    老朱有些傻眼了,这银子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原本他估计,天津这边一月能够收到几十万两银子就不错了。

    总计大明各地税收,一年能够征收到千万两银子已属不易。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津一地,单月税收便已超过四百万两。倘若将大明各地税收相加,单月的税银总额又将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这不可能吧?”

    “我的老天爷,这么多!”

    不仅仅是老朱,在场的这些大臣也是一个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收到的税银是不是太多了?

    殿内一片死寂。

    户部尚书杨靖颤抖着上前半步,声音发颤:“陛下,部昨日确实是收到了天津这边押解过来的税银,总数确实是超过四百万两,数目无误。”

    “怎么会有怎么多税银?”

    老朱不禁连连摇头,心中难以置信,税银之数竟如此庞大,而这仅仅只是天津一隅的数字。若是将整个大明的税收加总,恐怕每月将达千万两之巨。

    “父皇,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李祺笑着安抚道。

    “天津,乃我大明北部之要塞,也是我国最大的海港之城,毕竟毗邻东海贸易,天津一隅,工厂、作坊、商行林立,不计其数。是以,此月所收四百万两税银,实则并未超出常规。”

    “大家之所以觉得数目偏低,主要是因为在过去,朝廷根本无法征收到税银,因此对这个数字感到庞大。如今,朝廷正认真执行税收工作。”

    “随着税务稽查队的成立,那些往日潜藏在暗处的偷税、漏税者,如今已无藏身之地,国库的税银因此得以滚滚而来。”

    昔日,朝廷难以征收到税款,各地官府几乎停止了税收工作。原因无他,收税非但无益,反而会招致恶名,商贾们拒不缴税,此情形已非逃税漏税所能概括,简直是公然抗税。

    没人找你收税,你会主动交税?

    唯一能够收点税的也就是盐税与农税了。

    这也是为何先前朝廷穷困,百姓穷苦,士绅缙绅却富得流油的真正原因。

    毕竟士绅缙云把手伸进了各行各业,暗中侵吞着国家利益。

    李祺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地强行推行商税改制,就是为了将这些利益从士绅缙绅嘴里面夺回来,重新还给朝廷!

    “仅天津一地,一个月就收到了四百多万两税银!”

    翟善下意识掰着手指,喉结上下滚动:“整个大明算下来,这一月收个七八百万两银子不过分吧,这算下来,我们一年岂不是可以收到七八千万白银的税收?”

    翟善伴着手指粗略的算了算,顿时就被自已算出来的数字给吓了一跳。

    这一年收税银七八千万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银也不过不到六百万两银子,以往一年的财政收入全部折算下来,那也仅仅只有他娘地两千万两左右!

    这税银一下子能够征收到七八千万两银子的话,那大明的国库都要装不下了。

    更别提这还仅仅只是商税,还有农税与盐税呢!

    “七八千万两白银的税收?”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已的眼睛。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这朝廷要是真的一年能够受到七八千万两税银的话,那就真的不得了。

    到时候,这银子估计都要犯愁着该怎么去花了。

    “父皇,以我的估算来看,今年税银总数达到七千万两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度。”

    李祺站出来,笑了笑回道。

    仅仅只是天津一地,算下来这一年也要超过三千万两银子。

    大明很大,还有诸多的海外领地,去年去美洲的船队也要回来,到时候肯定又能收到很大的一笔税银。

    算下来,七千万两的小目标是很轻松的事情。

    老朱瞪大了眼睛,有些开始发愁了。

    这么多的银子,该怎么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