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12 章
作品:《七零年代小美人》 高考的事情成为了最近议论的最大热点, 主要是不少感觉敏锐的人都预感到了这只是一个开始不一定真的清楚之后时代的浪潮会往哪里去,但多多少少有一些感觉, 就像是察觉到了某种信号。
而在高考结果出来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是开学了主要是考试的时候已经很迟了, 如果再不开学这个学期就要错过去了。当然, 这也是高考太仓促的关系,度过恢复高考在明年夏天就不会有这种事了。
然而不能等到明年夏天了或者说这不是等待一两天的问题。
对于引领全社会走向新时代的人来说, 是怎么抓紧时间恢复秩序都不为过的。等到明年再恢复高考别看一年都不到,却是让什么都想赶快做起来的人无法等待呢
或者说,已经等待了太久了, 所以无法再继续等下去了。
于是给了外地学生赶来入学的时间之后,77届大学生的入学很快就开始了。总的来说一切从简,但又不失热情。
没有多少时间准备, 更没有钱可以花在这种事上,但有别的东西可以不足这方面的缺憾参与者的热情, 校领导的重视其实对于这些对未来抱着美好想象,仿佛初升朝阳一样生机勃勃的77届大学生来说,这样也就足够了。
“对对对,桌子摆在这里你, 就是你,你帮忙去贴一下标语。对了, 小玲你去催一下, 怎么横幅还没拿过来这都什么时候了新生都快过来了”北京大学门口一个留齐耳短发,用黑色发卡别着耳后头发的女生把周围的同学指挥的井井有条。
虽然77届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但不代表这个时候大学是空的。事实上, 即使是过去那些年大学也是一直有招生的,只不过没有高考而已。这期间大学采用推荐入学,至于推荐的标准么,很多很复杂,就是不以学识水平为重。
所以这个时候迎新生倒是不缺人手。
“刘慧慧倒是挺起劲的。”有人见短发女生那么认真准备迎新,撇了撇嘴。
旁边的同学笑的微妙“她那是做给人看的呢你看着吧,这天就要变了教授一个个地回来,还有以前学校里的人你说说看,他们这些之前收的推荐生是不是尴尬了有的人硬扛那是不聪明人家刘慧慧从来都是最精明的一个,这不,上赶着卖好来了”
推荐入学期间学校很多方面的工作其实是停摆的,作为国家顶级学府的北京大学要好一些,总能保住一些底子,但也就是相对而言。而最近变化巨大,除了考试入学,重新恢复以前大学的种种外,就是一些原本离开学校的人回来了。
可以想见,学校会在之后迎来一段飞速变化的时期。
说起来现在最尴尬的确实是原来那些推荐入学的学生,按照原本的惯例,他们获得了难得的机会进入这座数一数二的学府,这就相当于是镀金了。而等到镀金完毕,自然有他们的好前程。
但现在发生在眼前的一系列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起来未来也变得不确定了。
眼看着外面一天一个变化,天知道他们这些人毕业的时候要面对的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其实是有怨气的怎么之前还好好的,恰好轮到我们就有这样的变故心有怨气的情况下总会生出一些仇恨,对于这些人来说太高太远的地方不太可能仇恨,或者说仇恨不着。
而仇恨虚无缥缈的时代、社会本身也完全没用因此,仇恨接下来要入学的新生就很正常了,仿佛是新生抢走了他们光明的前程这当然是很没有道理的,但很多时候需要的也不是道理。
人在怨恨之中只需要有一个可以怨恨的目标而已。
对于这些人来说欢迎新生不搞破坏就不错了欢迎是不可能欢迎的,还会刻意躲着今天的迎新呢
至少眼不见、心不烦吧
刘慧慧忙前忙后,眼睛十分锐利,如果有谁做的不好立刻就会被她指出来。来帮忙的学生和教工虽然觉得这样麻烦,但因为她说的都是确确实实的情况,也就只能按照她说的做了。
等到天边泛白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了。有人预测今天的天气“是个大晴天呢这倒是不错”
现在都冬天了,别说下雨,哪怕是阴天,坐在外面一天也够难受的
“请问请问是这里报名吗”这边才准备好,立刻就有报名的人来了。
这很正常,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了的学生别提多兴奋了再者说了,这个时候资讯流通的慢,不像几十年后的学生,学校报名是个什么章程很容易就能通过搜索引擎了解的一清二楚在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那肯定是尽量早到了。
这个时候过来报名的一般都是首都本地人,外地人要从火车站拉过来呢这有专人去火车站那边接。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外地人提前过来,住在首都的亲戚家或者招待所,就为了报名这一天时间宽裕一些,不会不小心错过。
刘慧慧和身边的同学是有分工合作的,有人查看录取通知书,有人进行登记,等到这些进行的差不多了才会让人带去领东西、办理入住什么的。
有人觉得这个时候的大学不收费,还倒给钱,这不全面只要能考上大学,没什么收费是真的。这个时候的高考与其说是高考,还不如说是公务员考试,只要考上了将来就是公务员。
而给公务员做培训啥的,国家也不会收钱的。
至于说倒给钱,这并非人人都能有的待遇学校确实有助学金,可这是有要求的。
首先,学生之前不管有没有工作单位,现在的关系都会转进学校,因此粮票得由学校来发了很多人以为这个时代的大学发粮票,这个观点对,也不对。学校确实发粮票,但现实是城市孩子本身就有粮票,这是必然的,而农村孩子没有粮票,也是因为他们是直接发粮食的。
重点是发钱
发钱是真事儿,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不发钱的话就意味着这些来读书的大学生需要完全脱产读书。要知道这些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很多甚至是二三十岁来考大学的,这个年纪甚至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的支柱
如果他们脱产读书,家里怎么办就算家里还有其他人能挣钱,那也太艰难了
别说那些农村来的孩子普遍条件较差,真脱产读书那是读不下去的就是城市孩子也会觉得困难吧。
这笔钱由学校发,先分出一点儿做班费,直接扣在班集体那儿。然后一小部分成为零花钱,大家平常理发、买文具什么的就从这里来。而大部分钱其实被算作伙食费,直接划进了食堂,这笔钱学生也是看不到的。
还有助学金,助学金是很难拿到的,每个学校又有不同。
一般来说最高等的助学金一个年级能拿到的人都只有一两个,真的得是最最困难的那种才行。不过拿到之后就好了,一个月就多了十几块呢在这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一个学徒工的工资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二等、三等的奖学金大概是十来块、几块钱,这也不算少,但依旧只有贫困学生可以领到。
其中出身城市,并且家中平均工资三十块以上的不许领助学金。
另外还有一笔钱,这就真不是一般人能领的了比如说是军队来人上大学的,他们将来毕业之后依旧回原单位。对于原单位来说就不算离职,上大学期间也是能继续拿工资的当然,这个工资会不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减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但大学期间这种有单位的学生确实是最富的没错。
毛思嘉和孙继东来报道的时候还比较早,毕竟她这边报道了还得去孙继东那边呢
“嗯,毛思嘉外语系的我看看,没错。”刘慧慧对照自己面前的册子,确认无误。
一个师兄一直偷眼看着毛思嘉,趁这个机会闪出来“我来带这位同学去宿舍吧”
这个时候的师兄没有几十年后的师兄那么多想法,主要是这个时候有想法也大多没用。但相比起带个年纪可能比自己还大的师弟,那肯定是漂亮的师妹更让人愉快在有选择的前提下。
刘慧慧却仔细,摇摇头“你要带人也等一会儿,这会儿人多了,你带一个人就走,我这边有多少人都不够用再等一个同宿舍楼的,一起给送过去”
“同学,你稍微等一会儿。”刘慧慧微笑着对毛思嘉点点头。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毛思嘉道过谢之后就站到一边去了,免得妨碍人家做事。
这个时候另一边等着的女生看看毛思嘉,好奇道“同学你是外语系的啊你家是首都的吗”
其实这也是白问,她都看到毛思嘉身后跟了一串人了。虽说外地学生也可能有人送来上学,但这个可能性就低了。毕竟这个时候的火车票并不便宜多买一个人的车票也就算了,这么多人跟着一起来呵呵。
“是的你也是吧”对方那一口京片子还是很明显的。
这个时候不是几十年后,光是大家都是这一届高考出来的,而且还进了同一所学校,这就足够彼此之间一下亲近起来了。所以这么会儿等待的功夫,两人就聊了起来,还交换了名字。
女生名叫周月,年纪比毛思嘉小一岁。
毛思嘉给对方介绍和自己一起的家人“这是我爸妈,这是我爱人,这是我公公婆婆。”
周月睁大了点儿眼睛“你爱人”
哇
虽然结了婚的人参加这次高考并不少见,很多人孩子都有了也来上大学呢但是毛思嘉看起来真不像是个结了婚的人,不只是脸嫩,还在于身上没有那种已婚女性的感觉。
正说话来着,另外一边就有人招呼周月,有和她一栋宿舍楼的,师姐招呼她一起过去了。
就在周月走后不久,毛思嘉也被之前那个师兄叫走了。一个稍微有点儿局促的女生朝毛思嘉点了点头,她是一个人来上大学的,行李不算多只是这个不算多是以这个年代的概念来说的。几十年后的孩子,哪怕是一个滚轮旅行箱也会觉得太累赘,只想当个背包客走天涯。
现在不同,大家没什么钱,不会想到到了地方买新的这种操作。或者说就算有钱也得面对很多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的现实,只能累赘地带着。
这种情况下,出远门时的行李就多的惊人了光是铺盖这一项就是满满一大包。
这个女生也是这样,梳两个麻花辫,穿一件颜色很老气的旧外套这应该原本不是她的衣服,或许是用长辈的衣服改的。原本应该还算整洁,但在经历几天的舟车劳顿之后也不免沾上尘土污渍。
她的行李原本是自己一个人很艰难地扛过来的,现在有师兄帮忙自然不必再那样辛苦了。
“这是毛思嘉,说来巧了,你们一个宿舍的这是姚小芳,湖南人。”师兄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
此时小芳还不时一个全民皆知的梗,显然没人觉得这个亲切的名字有什么问题,毛思嘉笑着和对方打招呼“你好”
“你好”虽然有些局促,但能够在这个年代考上大学,而且还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学府,估计也是极其优秀的人。在稍微局促之外,这个叫小芳的姑娘还是很快也打了个招呼。
她应该不是害羞的人,只是乍一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难免有一些受到震慑,以至于举止失常起来。
虽然现在的北京对于毛思嘉来说实在不够看,相比起几十年后带着浓烈科幻风格的摩天都市,现在的北京并不会比老家小城九十年代的样子更现代。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很多小城或农村来的学生乍一见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只会觉得哪里都默声,哪里都具有威慑力。这就像是普通人第一次去超级豪华的酒店,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引来别人看,难免局促。
姚小芳也是这样。
“你是湖南人啊我爸爸也是湖南的呢爸爸,这是老乡”毛思嘉转身叫了毛爸。
“我爸是武陵人,你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毛思嘉是生疏的武陵口音主要是平常都习惯普通话了,突然说地方话难免不习惯。
南方各地方言常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临近的两个村子说的方言可能都有不小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地域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听还是能听的懂的。
姚小芳听毛思嘉那蹩脚的武陵口音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的紧张也散去不少她原本还有些担心首都姑娘不好相处呢。
“我是永州人”
两个姑娘稍微聊了一会儿,走前面的师兄就道“到了呢,就是这儿,来,咱们上楼说起来这栋楼还住过不少名人呢,有”
说着就开始如数家珍起来。
姚小芳听的异彩涟涟,毛思嘉则是接口道“咱们学校历史很长的,又是最好的大学,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了随便一栋宿舍楼都保不准出过名人吧”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谁是最好,这肯定是一个足够引起各自支持者争议的话题,但毛思嘉现在都到北京大学读书了,这个问题就有了标准答案那肯定是北京大学啊母校是有加分的
还有学校宿舍住过名人的问题,那要看名人怎么限定了。如果是特别有名气,就是那种在近代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位置的,那倒不至于每栋楼都有。但,之前北京大学出来的基本上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留下名字的不要太多哦
所以,说每栋宿舍都住过名人这毫无问题
甚至一些足够幸运的新生可以和某位著名师兄、师姐睡同一张床也说不定这种好事在几十年后就没有了,但在这个时候还是可以有的这个时候各方面资源都紧张,不太可能因为某一栋宿舍楼出过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就空下来做纪念。
依旧是要投入使用的。
而且放开一些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有意义的薪火相传呢。
“师妹这话说的在理”说话时候师兄站在了一宿舍门口“就是这里了。”
毛思嘉和姚小芳都有些激动地往里看,其实这宿舍很普通,普通到了很难想象这是北京大学的宿舍水泥的地面,有些脱落的墙灰,高低床上还有不少灰尘这间宿舍有五张高低床,也就是十人寝。
毛思嘉上一次读大学是四人寝,但那是她运气好,其实学校里还有八人寝,只不过没分到她头上而已。至于现在的十人寝虽然条件艰苦,但她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此时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她就算觉得有问题也没什么用。
毛思嘉和姚小芳算是来的早的,可以自己选铺。毛思嘉选了一个靠里的上铺。下铺方便归方便,却容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基本上谁来了都可以坐,一不小心就弄脏弄乱了,她没有洁癖也很难一点儿不介意。
毛思嘉要收拾床铺,毛妈就站了出来“你和你爸帮着打扫打扫寝室就行了,你的床我来弄,你一向毛毛躁躁的。”
“哪有”毛思嘉有些不服气,但还是本本分分地做起宿舍卫生来。
孙妈这个时候也不闲着,而是笑眯眯地帮姚小芳收拾去了。
之前毛妈并没有点孙继东的名字,但他不可能站着不做事。事实上他有大用呢他的身高真的很优越了,凡是高点儿的地方都可以请他去打扫。女孩子们需要搭板凳的,他抬抬手就做到了,特别好使
毛妈在上铺铺床,看到了也说“继东这样高高大大的孩子就是好”
“好什么呀”孙妈虽然是笑眯眯的,嘴上却嫌弃着儿子“就是多吃饭、多费布了,没见这比别的地方好”
大家高高兴兴地收拾,又是一会儿功夫来了两个同宿舍的女生。一个叫黄兵兵,另一个叫郑芝,黄兵兵是京郊的,郑芝则是上海人。
黄兵兵皮肤微黑,人却是健谈的,进门来自报家门那股劲儿就很看得出来了。至于郑芝则八面玲珑,她不是一个人来的,和她一起的是她爸爸,她一进来就四面问好,还分大家上海奶糖吃。
现在看来,已知的几个室友都还不难相处当然,这也就是个第一印象。大学四年的同寝,很多问题都是慢慢发现的。日子长着呢,日久见人心
毛思嘉也把之前准备好的小蛋糕拿出来分,还剩下一半没分完也放在了桌上。这个时候宿舍在他们的合力之下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这样看来早到的似乎是吃了点儿亏,但这个时候的人都不会计较这么点儿小事。
能来上大学的都是些什么人天之骄子不为过怎么可能因为多做了点儿卫生就不平起来。
“本来应该室友都到了好好认识的实在没时间了。”毛思嘉指着之前就介绍过的孙继东“我爱人也要去学校报到,所以得先陪他去待会儿其他人来了,帮我把蛋糕分一分吧”
郑芝眨了眨眼睛“侬夫妻两个都上大学啦”
这个时候大学录取率低的发指,出一个大学生是很稀罕的事比如说姚小芳吧,她家十里八乡就她一个大学生而具体到北京大学这样的一流学府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下夫妻双双上大学,那是老稀罕了
毛思嘉笑着点了点头“继东要去民族学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511 05:04:0920200513 03:02: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随身空间有点爱、蒲扇、yoko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