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94 章
作品:《七零年代小美人》 楼道里黑布隆冬的,这个时候简易楼楼道都逼仄, 也没有采光的窗户。如果还不安楼道灯, 天色稍微暗一点儿, 楼道里就真得摸黑了。
“你们这儿楼道灯坏啦”金叶啧了一声, 头也不回道。
孙继东和周宏大走在金叶后头,还不等说什么, 就听到有人在楼道口那儿道“是小孙回来了”
这个时候邻里之间是非常亲密的,不像几十年后邻居之间都不认得了。
孙继东应声“是我, 我和俩同事。”
楼道口站的是一三十岁左右的主妇,等三人到了楼道口,光线好一点儿了点头“老高,小孙回来了, 你不是说有事儿和小孙说的吗”
又是几声脚步,主妇身后的们开了,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手指上夹着烟出来“小孙金叶和宏大也在啊”
金叶笑着指了指孙继东“我和大周都是单身汉,过日子不讲究,这不到月底了么, 来蹭东子的饭”
男子嗯嗯了几声,就看向孙继东“小孙,居委会大妈过来的时候你不在, 托我问问你家灯泡多少瓦的。”
“怎么这个都要问了啊”金叶人都是懵的。
“回头你们宿舍也得问。”老高回了一句, 然后解释“最近不是号召节约用电么居委会就想着把大家的灯泡好好统计一下。”
这么说的时候老高又笑了起来“真要说这个,统计灯泡有什么用就说小孙家,灯泡用的那点儿电很不够看电冰箱、洗衣机什么的, 这才是用电的大头”
孙继东说了家里灯泡的数量和瓦数,这引得老高的老婆咋舌“怎么用恁多灯泡卧室里不只有大灯、台灯,还安了个25瓦小灯这是图什么”
孙继东摇摇头“思嘉怕黑,没灯不行灯太亮了又睡不着”
稍微解释了两句,孙继东就打开对面的门,和金叶、周宏大进去了。
周宏大这个时候才开口“老高刚刚刺你呢啧啧,真以为买个电视机就了不起了没想到还没风光一年,你这儿住进来,就有电冰箱、洗衣机了,到把他的风头压倒了不过要我说,也确实是电冰箱、洗衣机更好。电视机看着好,也不实用啊”
电视机成为家用电器宠儿的时代还尚未到来,这个时候的电视机显示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节目太少太单调相比起实用,这个时候的电视机更像是用来炫耀的新奇玩意儿。
相比之下电冰箱、洗衣机什么的自然实用的多,而且也不缺逼格。
周宏大忍不住道“都说你家思嘉大手大脚,要我说这也不是什么毛病,人家至少钱用的对地方”
金叶倒是懒得扯这些,打了声招呼“东子,我洗澡去了”
孙继东没说什么,只是提醒他“你带肥皂了吗”
这个时候洗澡多难啊外面澡堂子排队且不够麻烦的,单位的澡堂子也不定时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现在还是秋冬之交,冷水澡不好洗了,热水澡也不能像冬天一样间隔时间那么长。
金叶和周宏大见识过孙继东家的热水器,毛思嘉不回家的日子里就会找空过来洗澡顺便用他家洗衣机把衣服给洗了。他们俩现在都住单身宿舍,衣服不是攒起来回家洗,就得自己洗。
自己洗衣服不是不能够,但能舒舒服服不动,干嘛辛辛苦苦洗衣服
这种行为在几十年后绝对是人憎狗厌这种事不在于当事人有多少经济上的损失,关键是这样被打扰,烦都烦死了
不过这种事在这个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就像一家有电视机,大家都过来看。看电视本身不算什么,关键是大家挤在客厅里,甚至家窗户外面,往往自带瓜子茶杯什么的。等到人散了,留下的烂摊子不会小,还得麻烦自家人收拾。
几十年后的人很强调个人空间,大家不会随便打扰另一个人,但在此时显然没有这个概念。
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培养起来,现如今家里人能不睡在一张床上就算是好的了,大家从小一个房间起居,所谓的个人空间感就算有强调,恐怕也会变得很弱。
孙继东和毛思嘉家里被借用的最多的就是洗衣机了,每次休息日的时候家里进进出出都是用洗衣机的冰箱大家倒是很想借用,但这个时候所谓的大型家用冰箱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自家使用都不太够,也没多余的地方给别人。
至于热水器,这个要费液化气。楼里也有人家用液化气灶,所以知道液化气的价格。孙继东和毛思嘉觉得挺便宜的,其他人却不见得这么想。这个时候电费一月不过几毛,而一罐液化气就两块多议价的要三块多,以这个时候的工资来说并不是一笔小钱。
特别是洗澡还挺费液化气的大家也不太好意思都过来用这个。
这和电视机还不太一样,电视机用点儿电值什么啊
这个时候的人在几十年后人看来很不注重他人感受,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说这个时候的人对他人感受的概念不太一样。几十年后的人注意的东西,这个时候的人会觉得至于吗。
这时的人注意的东西要更加实在。
比如说这个时候的人会很注意上门做客的时间,会很注意避开饭点儿,这当然是免得主人家留饭从礼貌的角度住人家是肯定要留饭的,不然就不像样了但一旦留饭就得多准备一个人的饭菜。
首都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不至于客人吃一点儿,家里就困难起来。但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好,所以这方面的要求也会高一些。待客留饭不再是添双筷子的事,非得弄点儿像样的菜才行
这年头首都、上海这些大城市的老百姓日子看着体面很多,那也是主妇们细细算计得来的,不会过日子可不行随随便便留下吃饭,很有可能就会让主人家之后几天缩减伙食上的预算
由吃饭这件事可以得知,大家也不太会借用热水器。
洗衣机就不一样了,用水用电什么的,这个时候水电都挺便宜的呢到时候用了人洗衣机,欠了人情,日常交往中还人情也挺容易的。
洗衣机对于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不只是极大解放了妇女们,也省心不少毛思嘉买的是双缸的半自动洗衣机,等到洗完了还得手动放到甩干桶里甩。
这个时候晾衣服的地方也很吝,特别是他们这几栋宿舍楼所在的地方,楼下并无可以晾衣服的空地,大家就只能从阳台上想主意。然而阳台能有多大夏天的时候够用,晾的衣服稍多一些就晾不开了
这个时候一个家庭五六口人不要太常见,七八口人也多,人一多衣服也就格外多了。
衣服难干的日子里,怎么晾衣服对于主妇们来说就头疼了,有的时候家里客厅都得牵绳子晾衣服。
但经过甩干桶的衣服就不同了,水分去了不少,晾干也容易。
特别是洗床单被套这些大件的时候,洗衣机更是极大简化了工作基本上一到休息日,家中的洗衣机就没停歇过。
毛思嘉和孙继东入住这栋楼并没有多久,再加上两个人对外交流上都不是特别积极,理论上来说他们的人脉都不是太宽才对。但因为洗衣机的缘故,整栋楼都熟识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干部家庭。
那位给孙继东和毛思嘉主持婚礼的处长也住这栋楼,据说他家已经打算自己买洗衣机了。没有立刻买是因为国内没有洗衣机,得等到有出国机会或者亲朋好友有出国机会的时候再说。
再者说了,这也是给自家添一个计划之外的大件,得考虑一下存款。
这个时候即使是干部,收入也是不高的,只能说余钱比普通家庭多一些而已。他们如果要买大件,和普通人一样也需要攒钱只不过相对容易攒到而已。
“知道了我带了肥皂。”金叶回答了一声就跑去阳台浴室那边了。
之前他来洗澡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因为想着这又不是澡堂,孙继东家肯定是有清洁用品的。然而然而孙继东和毛思嘉两个人在私人用品上都很细致,夫妻尚且不会混用,其他人就更不能和他们混用了。
金叶先洗澡,洗澡之后就开动洗衣机。这个时候正好周宏大接着去洗两个人带来的脏衣服可以一起洗,反正他们两个人是不在意的。
孙继东则是去厨房做饭,金叶和周宏大过来蹭饭倒是买了点儿熟食,就是粉肠、猪头肉什么的,但这肯定是不够吃的。孙继东煮了一锅饭,又做了个粉丝汤、炒了个辣椒。
差不多的时候饭菜就上桌了。
周宏大擦着头发从浴室过来,笑着扒拉了一眼“不行啊,你家酒呢该不会你老婆不让你喝酒吧”
孙继东自己本来就对酒没有特殊喜好,不过偶尔会喝一点儿冷藏过的啤酒。
就是那种喜欢用暖壶打的散装啤酒,他家就用哪种三四升的白塑料壶打酒。平常存在冰箱里,喝完了再去打。
这时候还剩下大半壶,又取了三个玻璃杯摆上倒酒。
后头金叶也出来了,刚刚弄衣服呢,手上甩了甩水“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啊”
他虽然话是这么说,但紧跟着就说“看看,咱们小孙同志竟然还能做饭还做的不错看来在家的时候没少做饭啊”
结婚之前毛思嘉和孙继东都不会做饭,但结婚之后总要自己去做饭的。毛思嘉倒不是想偷懒,而是真不会做饭没办法了,只好孙继东掌勺。孙继东马马虎虎做了这么久了,不能说多出色,但至少像那么回事儿。
能吃就行
“所以说,结婚有什么用看看咱们小孙同志,还没我们这么逍遥自在呢”周宏大拈了快猪头肉,吃的可香。
金叶却立刻否认“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就算小孙同志要回家做饭,那又怎么了人家愿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再者说了,你倒是不做饭,那你做饭就能娶那么一老婆”
“嘿,还拽上文了你是什么文化人”周宏大舒舒服服坐下,又舒舒服服喝了口啤酒“哎,东子,今天你家思嘉不回来”
毛思嘉确实不回来,她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只要带团,晚上就是跟团住饭店的真正算起来,一个月至少一半的时间不睡在家里。
“明天才回来。”
毛思嘉第二天回来,不过按照她的工作情况也回来的很迟。
“小孙买菜了好肥的一只鸡”楼前遇到同一栋楼的邻居了,见他手上提着一只鸡,还多问了两句“小孙现在会杀鸡了”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当初两人开始过日子的时候闹了不少笑话买菜的时候遇上有活鸡,因为毛思嘉爱吃鸡,立刻就买了一只。买回家之后才想起来现在不能回家吃现成了,得料理这只鸡啊
两人也帮着家里做过饭,但杀鸡的经验就真的一点儿没有了。
最后还是找邻居家大姐问,这才好不容易把一只鸡杀好。至于中间弄出来的鸡飞狗跳,则不用说也知道了。
“已经会了。”孙继东停了停,答应了一声。
孙继东到家的时候还算早,淘米煮饭后就去剁鸡块,然后又是炒又是炖的。等到鸡给炖上了又用煤气灶的另一个灶眼做别的菜,都是简单小菜。
隔壁老高家的小姨子在阳台上晾衣服,闻到味儿了。回客厅的时候就摇头“孙同志家炖了鸡说起来每回毛同志回家都会特意做好菜吧这过日子的,不会月底拉饥荒吗”
老高的老婆原本是地方的,因为机遇好这才调到了首都,后来认识了老高成为夫妻。两口子都没有爹妈在身边,但孩子特别多。再加上有工作的关系,实在顾不上家里孩子,在送孩子去老家给老人照顾,和从老家找人过来看孩子之间夫妻俩选择了后者。
小姨子来这个家也有六七年了,如今二十五六,老家这个年纪的姑娘早结婚了现在她却有些犯难。
条件好的看不上她这个没工作的,可要是条件差的,她还不如一直留在姐姐姐夫家给帮忙看孩子呢
小姨子这个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家时间太多,上上下下的事儿不管机密不机密都给她知道了。平常就喜欢议论人家东家长西家短,这个时候的人已经很爱东家长西家短了,她属于在这之中也出类拔萃的那种。
老高琢磨着电视机呢,听小姨子说这话,头也不回“人家是年轻两口子,下面没孩子,上头父母更不用他们负担,说不定还有补贴给他们。只用过自己的日子他们工资也高,当然能这么过日子了。”
老高的老婆有点儿不解了“小孙工资挺不错的这我知道,是个副科级听说领导看重他,要是有空出来的合适位置就要给他升科长。但小毛怎么回事儿她不是在旅游公司工作吗那应该和服务员是同一类工种吧”
这一类工种的工资都是比较低的,如果不是售货员这种有隐形好处的,一般都没什么意思。
“人家做导游的,做的多了有津贴,拿的是外汇津贴小毛又能力强,津贴都快赶上工资了,你们说呢”老高好不容易把电视调清晰了,这才舒舒服服坐回到沙发上。
“爸爸,我想吃红烧鸡块儿”九岁的儿子这个时候馋了。
老高家的条件挺好的,不好也买不上电视机啊不过这个时候的人条件不错的也做不到随便吃喝。真是个不会过日子的家庭,就算是条件再好也能为吃喝发愁
所以日常吃什么都是有算计的。
再者老高家孩子是真的多,八个呢就算没有养老的负担,每个月的伙食费也得自己计算两个年纪大一些的儿子正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阶段伙食费什么的更得仔细打算了。
“前天不刚吃过猪肉炖白菜吗”老高还没说什么,老高老婆先说了起来。他们家是一周吃一次大菜,所谓的大菜就是牛肉炖土豆、猪肉炖白菜这类,这都是有规矩的,作为管财政的人,老高老婆特别讨厌这种计划外支出。
“那”孩子想了一会儿“那今天吃炸酱面,要用肉”
炸酱面用肉并不多,割一小片就够了。但问题是家里人口多,哪怕一个人用的肉不多,人一多也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行,今天的饭已经快做好了,土豆丝、炒白菜,还有鸡蛋西红柿汤呢”老高老婆见孩子撅着嘴,戳了戳孩子头“你这孩子,有这吃还不满足没过过苦日子呢就该让你们饿几顿,好好忆苦思甜”
等到吃完饭之后,天色也暗了下来。老高小姨子看了看外面“姐,我昨天洗的床单应该能收了,我去一趟啊”
楼下没地方晾东西,但也是相对来说的。真要有心找找地方晾晒,也不是不能够。只不过要时时注意不是注意有没有人顺走,这个时候的街坊邻居都是很局气的,要是有陌生人偷到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保准特别上心。
关键是别让半大孩子给祸害了
如今半大孩子淘气程度是几十年后的家长无法想象的。
才到楼下,小姨子就正面碰上毛思嘉了。毛思嘉一手提着自己的旅行包,一手推着自行车,身上穿的是灯芯绒夹克。好看不说,关键是特别显嫩她本身就很年轻,但这么看着就更小了。
按照时下的观点就是,完全不像已经结婚的人的感觉。
楼道口有一束手电筒的光照了下来,是孙继东。
“就说应该是你回来了。”说话时候孙继东就下楼了,替毛思嘉把自行车停好,又接过了毛思嘉的旅行袋。
“你一直注意楼下”毛思嘉歪着头看孙继东,不知道为什么,她现在看到孙继东就会下意识地眉眼弯弯。
“注意着。”孙继东看了看楼道装灯泡的地儿“换灯泡也不管用,不出两天就不知道被谁给下了。”
楼道这么一热闹,老高家的门又是开着的。老高忍不住道“这到底是新婚夫妻,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
他这是有感而发,但他老婆就不满意了“怎么新婚时候我都没吃上过你做的饭”
“这个嘛也不能这么说,人家情况不是不一样嘛。小毛她工作特殊,没办法回来做饭啊”老高显然知道什么叫避重就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08 18:19:5520200411 14:02: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哈哈哈啊哈哈 10瓶;南国燕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